|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吸引更多人才 助力家乡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农村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正式启动了全国农村的乡村振兴工程。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让广大农村基层工作者和农民备受鼓舞和自豪。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更是对此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在欣喜之余,他们也看到了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认识到了农村发展中的不足,下一步如何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成了他们普遍的愿望和动力。
村村有本难念的经
对于乡村的发展现状,笔者采访了长治市一些村委会主任以及农业技术骨干人员,他们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就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问题。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东柏坡村党支部书记郭天顺告诉笔者:“我们村地处山区,没什么收入,外出务工、创业人员比较多,村里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现田间只看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村民在劳动。”
“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技术经验、具有较强号召力的年轻人回家乡,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农村才会振兴。”郭天顺向笔者感慨道。
郭天顺还说,农民思想守旧,对农业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农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从事工业、商业等领域才会致富。而且有些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好不容易离开家乡,在外面找到了创业门路,所以,不太愿意再回去务农。
此外,郭天顺还告诉笔者,资金缺乏也是制约乡村发展的突出问题。村民们对乡村振兴很关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平顺县西沟乡青行头村党支部书记郭献中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村民们对乡村振兴充满期待,但具体实施起来还有很多困难,还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我们村年富力强的几乎都在外面发展,留守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弱病残者;还有建设资金缺乏,我们地处山村,村集体资金没什么积累。”据郭献中分析,实施乡村振兴首先是土地流转有一定困难。其次,人才外流严重。
郭献中说:“我们村地处山区,有旅游和农业资源优势,以前想开发,但没有相应的政策,现在有政策,可以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打造田园风光,但土地流转又有困难。因为我们村那些山林和田地都已包干到户,分散在村民手里,如果把这些闲置的土地流转起来,就要跟村民签协议,但有些村民宁愿让土地在那里撂荒,也不愿拿出来流转。”
呼唤更多政策支持
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实施乡村振兴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郭献中信心十足。他说,下一步先把村集体土地进行确权登记,让集体土地流转起来,盘活村集体资产,然后盘活村民手里的土地,让村民参股,采取“公司+农户+产业”的方式,引进企业投资,打造生态农业和田园观光旅游,真正把村集体资产做强做大,让村民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郭献中去年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学校组织他们去安吉考察。考察后,他认为,安吉的发展之路值得借鉴,下一步计划带一些村民去安吉参观学习。但是,鉴于目前村集体经济薄弱以及土地流转指标尚未纳入规划,有些好的设想得不到实施。过去也有投资商对郭献中所在村的旅游资源感兴趣,因土地流转有难度,最终打消了投资的念头。
郭天顺说,想要解决人才问题,第一,政府部门要给予政策倾斜,在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此来提升农村劳动力队伍的战斗力。第二,要加强规划引领,从农村实际出发,在保持原形原貌原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和科学的规划,让农民看到希望,尝到甜头。第三,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我对种粮的信心更足了。”长子县南张乡种植大户李天才说。他从2014年开始承包了400亩地种粮食,这些年中央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作为一个种粮大户,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种粮大户给予倾斜:一是粮食补贴的倾斜。国家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希望继续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二是贷款的倾斜。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购买农业机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他们一时半会儿拿不出这么多钱,贷款又需要抵押担保,手续麻烦,希望能以农机或土地流转合同作为抵押获得贷款。三是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政策支持。农产品要卖上好价钱,还得走深加工的路子,品牌大米比无品牌的大米利润要大得多,希望中央出台政策扶持种粮大户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比如在资金、商标注册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四是技术培训方面的扶持。他们种庄稼全凭老经验、老办法,种什么品种好、打什么农药等基本上没有技术指导。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多开设培训班,多派农技人才下乡。
让更多人才回到家乡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在郭献中看来,实现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根本的保障是乡村的人才问题。“我最大的担忧是乡村人才匮乏,农村留不住年轻人,更谈不上留住人才,也没有人愿意走农技人才的发展路子。”郭献中告诉笔者,高昂的种植成本、较长的种植周期、潜在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过长的流通环节,加上低廉的农产品价格,种种原因导致了谷贱伤农,农村产业不发达,年轻人不愿意在农业上发展,也无法在农业上发展。大部分农村成为“老人村”“空壳村”,致使丰富的土地资源难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而这种恶性循环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加剧的趋势。
“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而且乡村的人才振兴有其独特性,不能照搬城市思路。”郭天顺告诉笔者,在乡村人才振兴中,一些地方推出了“寻找一批老村长”行动。这些“老村长”德高望重,作为编外人员,协助开展思想帮扶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一批返乡扎根创业带头人”,选择“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返乡创业青年,为他们提供资金及技术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做到“重点帮扶一人,广泛带动一群”。
人才回乡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和平台,既能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壶关县秦庄村老党员万超武建议,国家应该出台培养和留住农业农村人才的政策,为他们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较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孩子优先享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使他们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心系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第一资源。 (来源:山西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