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张赫:对湖南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返回列表
查看: 374|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张赫:对湖南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2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2617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12-15 15: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张赫(湖南省政府驻京办信息调研处处长 一级调研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进行了历史性转移。全面提升“安天下”的农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做好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这是各级都在思考的课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字的外面看是“政策、科技、投入”的结合,而从经济本身内部发展来思考,应当是“投资、消费和出省拉动”的合力。新形势下的乡村振兴,就是要“内外合力”,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动力,以此达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乡村社会安定和谐,乡村风貌持续改善,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乡村数字经济空前呈现”的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结合学习和思考,现对湖南如何做好乡村振兴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乡村振兴要把农业的产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农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要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产业化的要求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这个跨越,必须依托产业的振兴。我省的农业能否上一个新台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加快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除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走在前列外,关键还在于农业产业化,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以乡村产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要按照“农业产业链建设目标”和“农业发展规划”进行。我省的目标和规划,主要是利用好国家加大农村投入的政策,认真落实。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推进高效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生猪等养殖业,加快发展油菜、油茶、食用菌、中草药、柑橘、水产、茶叶、竹木、烟草、园艺产业,加强集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体系,全方位全过程提升绿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流通消费水平,以此促进乡村振兴。
  以乡村产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的真谛是“资本带龙头,龙头连产业,产业促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进行变革,是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就是通过资本的凝聚,依靠与农业有密切联系的龙头企业联系千家万户,在经营中形成稳定的网络,实现生产和市场的对接,以改变农产品的产供销脱节和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而导致的比较效益差的状况。
  以乡村产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要以最大限度地加大和支持我省农产品“出省”为目标。“把握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时机和节奏,支持优势农产品出省、出口,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实行优惠信贷政策”等是国家对农产出口的政策,我省要在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上抓好农产品的安全建设,要从农产品质量立法、农产品源头、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上加强监控。要逐步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农产品的品质是消费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只有优质农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卖出好的价钱,求得好的效益,才能在省外、国外占领一定的市场,农业只有产业化,农产品才能达到多“出省”目标。
  以乡村产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争夺农产品的“标准”和“话语权”为目标。发展别人没有或少有的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同样可以占领新的市场,也可以取得好效益;如果做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国际上标准的、安全的,既优又特,那么创名牌,形成拳头产品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占领国内外市场。比如“斯由地气殊,匪藉人工巧”的安化黑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和中国驰名商标就是“标准”和“话语权”的最典型的代表。“人”无“我”有的产品,“我”就是标准,“我”就能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就能“走向外省和世界”, 我们应当努力按国际标准化和有关细则对农产品生产进行监控,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抓好我省农产品生产。我省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茶叶、水果、淡水产品、竹木制品等产品比较优势明显。
  以乡村产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正确处理好农产品的 “标准”和“成本”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对违反“标准”的问题处理不严,“成本”不大,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理念不深、水平不高,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地环境建设滞后,农业生产中品种混乱、法制不键全,不按标准生产、监管不到位等比较突出,不能形成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加工、出口品牌,导致农产品出口不畅。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加大和支持我省农产品出省、出口,采取抓“龙头企业”带动,用“走出去”的办法和“激励”的措施,开拓国际市场,打开销售渠道,防止农产品“卖难”和 “价跌伤农”,这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确保农民增收的积极而有效的保障。
  在全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产业企业要努力争取国家金融的支持力度。要分清层次,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在乡村的各类企业列入金融的授信和保险机构的保险范围。要努力争取各金融机构对我省涉农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呆账的核销力度,解决历史问题,清除历史挂账,让农业企业轻装上阵,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
  二、乡村振兴要用“两手”的办法优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的。政府不仅要在生产服务上提倡引导、更要在市场的服务上搞好建设和规划。因此必须用“两手”的办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期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要用政府调控来规划、引导。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政府要做的就是根据各地的优势作出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我省要以港澳及国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规模的“专精特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龙头企业,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战略。要逐步实现农产品“种苗优质化、品种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加工规模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在优势农产品“良种良法”种植的基础上,鼓励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改力度,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升级。粮、油、肉、果、蔬等大宗农产品的贮藏、保鲜要围绕加工统一规划。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是发展的目标,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的湖南特色产品和企业,要在“专精特新”上列出项目库,抓紧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争取支持。
  二是要用“市场调节和效益”带动。农产品的市场服务也是一个系统的配置,主要是要有好的流通渠道、物流产品和好的加工企业,“定单农业”的比重很大。在各优势品种的主要产区,要引导资金下乡进村,因地适宜,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以加工带动生产,以加工促进生产,以加工刺激生产。一个地方的加工企业发展了,“市场”的效益就能发挥作用, “经济效益”就能带动一个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就能带动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基地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品种的“产业带”规模化和农产品的标准化,要在有消费需求的大城市建设湖南的“飞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进城渠道。
  三、乡村振兴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都已出台,我省要对照研究,理清路径,有针对性地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力争在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板块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主要是要加快江河堤防整修、病险水库加固等水利工程、高产农田、农村饮水安全、血吸虫病防治、沼气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治理,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引导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
要千方百计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对我省在涉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的事项,要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掌握好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逐步现成数据资料库再根据农业、农村已有的科学发展规划,超前、超速地整合项目积极申报,加强衔接,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规划笼子。已有和核准的项目,要按“快、准、重、实”,积极实施,形成实物流量和消费量。要按已确定的工作目标,做好工作。
  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和补贴作用。在中央、省级财力投入增量逐年增加一定量和专项的前提下,要积极争取、努力争取国家在我省农村方面的投资规模,要发动涉农部门围绕各自的工作,提出“要做”的事项,有计划分步积极向上争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和补贴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大幅度地向我省倾斜,向我省的农村倾斜,扩大对我省农村的投资。
要以大投资、大项目带动农村的大变化、农业的大发展。湖南是中部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自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农业是湖南的重要基础产业,有优势、有潜力。我省农村经济总的来说在全国中等偏上,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科技优势、气候条件和主打产品,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多居全国前列,是一个农业大省,正在向农业强省艰难迈进。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差不多一半来自一产业(农业),“粮猪型经济” 属性明显,农村产业有特色,但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人均产量除粮食、生猪、茶叶、茶油、柑桔等几项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外,其他在全国的位置虽逐步靠前,但优势并不明显。要使湖南农业大发展、农村大变化,乡村大振兴,就必须有大的投资和大的项目和优秀人才进村入乡。
要努力争取各类资金和资本下乡。资金资本是生产要素中很重要的因子。我省农村最不足的部分也是资金的不足。因此要积极动员各类资金(资本)下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产品的加工,增加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农产品的收购和储藏加工,增加对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的盘活,使之为乡村振兴服务尽力。因此动员“资金”下乡,除了财政、金融部分,社会资金(资本)还有很大的潜力。
  四、乡村振兴要不忘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必须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是国家的策略。我省农村经济要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主要的方面,600亿斤是我省粮食生产总量目标。主要措施,一是要运用好国家的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提高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向主产区倾斜,国家对粮食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要用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为我省粮食生产服务。我省杂交稻享誉世界,为我国粮食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要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科技资源现有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加强现有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我省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建设规划高标准粮田、推广保护性耕作。三是要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提高我省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人增地少的条件下,发展双季稻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四是要努力争取国家提高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补贴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七月出台后,国家会有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有完善农业补贴办法的探索,我省正好有完善补贴办法的要求和条件。要努力争取国家从政策上进一步支持南方双季稻的生产,加大双季稻种植补贴力度。五是要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搞好我省的土地流转。历次农村改革的核心,都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标准的,这是生产各要素中最突出和最活跃的部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而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因此做好我省的土地流转工作,一是自愿、二是依法、三是有偿,在用途不变,不能强制的前提下,要做好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的示范带动效用,对流转不动的土地要用“规模经营效益”的办法逐步引导。
  五、乡村振兴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来扩大农村消费。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扩大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最终目的。做好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在有效增加农村投资的同时,积极扩大我省农村消费。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必须以农民收入持续增收作为保障。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支出就是无源之水,消费就是无本之木。分析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一是工资性收入,二是家庭经营纯收入,三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问题是农民就业的问题。扩大农民就业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渠道。因此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这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大工程,要千方百计抓紧抓好。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宽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计划”、“阳光工程”等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民就地转移,增加非农产业收入。鼓励有技术、有资金、懂管理的返乡农民工积极自主创业。继续减轻农民负担。搞活农产品流通,变现增收。加大农村脱贫巩固开发力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创办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做好我省农民工的转移再就业工作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保证。我省是劳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按照已有的政策和农民的期望做好培训、就业、信息提供、创业扶持、贷款担保和产品销售等服务工作,从保护农民工权益出发做好农民工的社保、土地承包、宅基地盘活等工作,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增收、减负得实惠。
  开发新的消费热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据有关专家测算分析,我省居民消费总额每增长1%,可拉动国内生产总值1.4%以上。而农村市场的消费更有利于推动投资的需求。农村市场因其面广、量大、人口众多、需求结构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潜力特别巨大,经济放大效应特别明显。只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预期稳定,消费信心增强,保障措施得力,农村营销网点科学、流通网络体系完善,互联网设施普及、消费环境改善、对农村消费特殊商品补贴到位,且政策易懂、易操作,商品又适销对路,就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放大”效应。只要我省提振信心,措施得力,保障合理,农民收入增加,预期好又无后顾之忧,农民已有的货币购买能力才能发挥“攀比”效应,“量”的流动,才能有“质”的变化,消费拉动经济才能确保。
  六是乡村振兴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共享共治、城乡统治,数字一体。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受众是农民,要紧紧依靠农民参与乡村振兴伟业,因此要完善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制度,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综合能力,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利用好当地要素禀赋,在经济发展、民俗文化、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在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探索不同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的基础上,围绕“进一步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这一主题逐步展开,才能依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这应该成为我省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着眼点和发力点,应该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应该成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措施和重要支撑。摸清家底,万企邦万村,精准结对帮扶,深化各项改革,注入新动能。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新高潮。在此基础上,要出台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农村居民、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垃圾处理,产品加工,产品流通等范围的激励措施,把企业的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进乡村,对农村大气、水、土壤环境进行监测。让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有利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发挥其监督作用,并组织会员、志愿者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以此推动多方参与,多方监督,市县协调,城乡统治,共享共治,数字一体,真正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潜力转化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来源:乡知乡见)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66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