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培育水稻品种,是为了农民能增收,是为了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让老百姓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才林在接受本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年过耳顺的他眼神坚定,闪耀着年轻人一样的活力,走起路来脚下生风。采访中,王才林用朴实却又不乏趣味性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科研经历。 与时间赛跑 只为让百姓吃得更好 从20世纪90年代起,王才林就潜心培育既好吃又高产的水稻。他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培育出抗条纹叶枯病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南粳44”、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3908”以及杂交粳稻“95优161”等20多个。 目前,南粳系列品种已经在江苏和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江苏的“南粳”系列品种种植面积就占了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成为振兴苏米产业的顶梁柱。作为“南粳”系列育种的领头人,王才林也因此获得了“南粳之父”的称号。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王才林一直把“让中国百姓吃上最好吃的大米”作为自己的目标。经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吃得饱”的问题解决了,作为水稻育种工作者的王才林并没有驻足不前。他从前在日本研学时品尝到的颗粒饱满、口感清香的大米始终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怎么才能让中国百姓“吃得好”成了他不断追求的目标。 然而,培育新的品种至少需要8代的种植,才能使品种中的优良基因稳定下来。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王才林带领团队扎根于稻田,与时间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赛跑。即使是烈日炎炎的夏天,王才林和他的团队也早早起床,在田里一直待到正午,吃过午饭又匆匆赶回田里。对于王才林来说,几乎没有“周末”“节假日”这些概念。稻田里的每一株水稻都是他捧在手心里的“孩子”,每天都要亲自去稻田里看看这些“孩子”,看看它们和昨天相比有没有长高、变壮,生怕刮风下雨把这些“孩子”摔着、碰着了。即使是春节,王才林也要带着团队前往海南南繁育种基地进行新一轮育种工作,如今的王才林已经记不清和这千万株的水稻“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多少个春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王才林真的做到了,他培育出的水稻品种成为全中国最好吃的品种,即使和日本的水稻品种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产量甚至更胜一筹。 农户的夸奖才是至高荣誉 谈及此次获奖,王才林表示“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看到老百姓喜欢吃自己培育的水稻品种并且愿意大规模种植自己的品种,王才林感到十分欣慰,自己在实验室付出的心血、水稻田里挥洒的汗水也全都值得了。 王才林笑着将育种工作和农民选种比作“谈恋爱”,看似简单,但为了能让农民在选种时能“看对眼”,科研人员耗费了不少的心血。在选择水稻的优秀基因时,除了要有好吃的口感,还要兼顾水稻的产量、种植时长和抗病能力。只有真正满足了这些条件,农民们在选种时才更愿意选择新的品种,进行大规模种植。 现在,种粮大户和粮食业内流行着“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的说法,农户们对王才林和他的团队已经形成了一种无条件的认可。每当王才林和他的团队推出新品种,农民们都愿意大规模种植这些新品种,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王才林培育的种子,肯定错不了。这对于王才林来说,是无冕的至高荣誉。 热爱不息,前进不止 如今已经63岁的王才林,早已可以带着满身荣誉退休,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坚守在水稻育种的岗位上,和从前一样干劲不减,每天行走在稻田间,埋头于实验室中。 对于王才林来说,水稻育种不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这一辈子都无法割舍的爱好,他将所有热爱、赤忱与心血投入其中,水稻育种已经成为他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未来,王才林早已为自己设定好了下一个目标:“水稻品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还要在水稻品种的产量、口感、抗病能力上更加精益求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道路上,王才林强调要坚持科技引领。“作为从事科技创新的人,关键技术非常重要,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科研单位,掌握了核心技术,才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创造更好的成绩。”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他表示,无论是哪个领域,科技创新总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科研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考验。(来源:江苏省科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