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理县:推进村庄规划助力乡村振兴
返回列表
查看: 200|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理县:推进村庄规划助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6 0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处处山明水秀,村村整洁干净,家家果树繁茂。行走在理县的乡村,既能看到质朴的传统建筑,也能看到充满现代美的新居;既能感受到“大手笔”的规划,也能看到“巧心思”的装点。近年来,理县从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着手促推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路上扎实迈进。

基础建设推动村民自觉提升

2019年8月20日,理县通化乡通化村龙胆沟暴发山洪泥石流,洪水过后,河道内积存了大量石头,既不美观,也影响正常的河道行洪。村“两委”组织人员清理石头时,村民邹玉佩在乱石中找到了商机,发现这些石头可以变成钱。很快,村集体创办“拾柴文创园”,聘请邹玉佩担任石料加工车间的设计师,把从河道里捡来的“大禹石”打造成形状各异、造型独特的“奇石花盆”,通过绘画、雕刻等方法,给一块块冰冷的石头穿上“新衣”。剩下的“边角料”也被打磨出精美的摆件、烟灰缸、笔筒等小物件。

现在的通化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花架,架子上摆满栽着多肉的奇石花盆。村党支部书记马强告诉记者:“花盆摆在村民家门口,既是对村庄的美化,也是对村民家的美化,更是一种产品展销方式,除了在本村外,‘拾柴文创园’的花盆还在丘地等3个村子展销,有游客来买,村民可以出售,并获得一定的分红。”2020年以来,拾柴文创园加工车间解决村民就业6人,发放工资30万元,村集体收益41万元,带动本村及相关村村民573人,人均增收349元。

“打牢乡村建设的基础,要方便村民的生活,也要美化环境,为村庄发展、村民增收提供便利。”理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邓高露说,“早在2009年,通化村就完成了路面硬化,2020年又完成了村内道路及地下管网提升改造,这些都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也激发了大家美化环境的主动性,鼓舞了他们开展多种经营增收的信心。”

2021年,理县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目前,全县已建成44座污水处理设施,完成4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8.25%;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设施和服务,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加强入户道路建设,构建通村入户的基础网络,稳步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出行不安全等问题,目前全县村组公路通畅率达100%,入户路硬化率达100%,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硬化路”。

“五美村寨”造就“幸福农民”

“我们家以种甜樱桃为主,去年收入4万多元,今年也差不多。”通化乡卡子村村民吴勋高兴地说,“我家是村里庭院经济规模最小的。不过,我正准备搞一个车厘子采摘体验园,结合我们羌民族文化特色把房屋、院坝改造一下,游客来了,春天可以赏花品茶,夏天可以摘果避暑。”

卡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强介绍,该村历来有种植核桃的传统,“卡子核桃”是理县特色农产品,2013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卡子村把提升村容村貌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把过去杂乱的空地整理出来,全村105户共整理出可种植核桃、樱桃、青脆李的空地近200亩发展庭院经济,年总收益达500万元,收益最高的村民可达20万元。

在卡子村,随处可见用石头垒起的矮墙,它们既是村民的围墙,也是他们果园的“栅栏”;既让村子显得整洁,又突出了山村的特色。在一处山脚下,“我是幸福的农民”大型标语,展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这些园子不仅能种果树增收,还具有旅游价值,在让游客体验田园风光的同时,还能给他们提供采摘的乐趣。”王强说,“每年5月到7月,水果成熟季节,成都等外地客商就会来村里收购水果,通过他们在村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也渐渐打开了村里的旅游市场。”种果树“种”出了一个旅游点。2022年,全村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其中住宿游客1500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100万元。

“理县在乡村建设中,把打造美丽家园、生态发展、家庭农业、经济提速有机结合在一起,称之为‘五美村寨’工程。”理县县委副书记莫尚华说,“卡子村从环境提升到壮大庭院经济,再到发展乡村旅游,真正让庭院‘方寸地’变成了群众增收的‘致富园’,就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目前,理县全县共有种植水果的庭院经济17565亩,年收益1.46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4300余元。

科学规划引导稳步推进

一条条街道整齐划一,石砌的藏式民居成排连片,清澈透明的高山雪水从民居门前的排水渠流过。走进古尔沟镇丘地村,仿佛走进了桃花源。正在打理自家客房的村民玛初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家经营民宿,去年挣了差不多20万元呢!”

11.jpg

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藏式民居一景。

丘地村紧邻古尔沟温泉、毕棚沟、霸王山等生态风景区,镇村把这一区域优势摆在首位,在上级指导下,编制古尔沟镇“1+5+1乡村振兴示范方案”,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以优美的环境留住游客。“到古尔沟周边景点观光的游客往往喜欢住在这里,甚至到红原、阿坝等较远处游玩的游客,也愿意到这里留宿,因为那边海拔太高,有些游客多少会有些担心。”丘地村党支部书记孙建东说,“但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如果村子又脏又乱,就没法留住游客。”

孙建东介绍,丘地村全村59户,有56户在搞旅游接待,现有各类接待房间400余间,最高可同时接待游客近800人,接待户年收入都在七八万元。为更好满足游客需要,2022年,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按每间1500—20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动员大家对房间和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改善提升。

丘地村借力发展获得成功,绝不是偶然。邓高露介绍,做好乡村建设的规划,是理县做好乡村建设的基础。近来年,理县因村施策,统筹考虑农村发展现状、村庄分布、旅游发展等因素,结合各村资源禀赋,选择合理的建设方案和模式,科学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如打造温泉村、羌寨、藏族村、红军村等,并把规划内容分解为年度实施计划和具体的实施项目,分类推进、分步实施。

“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各级才能有遵循,不跑偏。”理县县委书记金天强说,“目前,理县不但编制了《美丽理县·宜居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还指导20多个村编制了乡村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按照这些科学的规划来建设,理县‘生态美丽家园、和谐幸福家园、富裕小康家园’建设目标将很快成为现实,相信理县的乡村一定会越来越美,人民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17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