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组织振兴   毕于坤: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宝安实践
返回列表
查看: 419|回复: 0
收起左侧

[治理策略] 毕于坤: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宝安实践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2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2617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1-16 0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毕于坤(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宝安是深圳人口最多的城区,针对辖区特点,宝安区通过党建统筹、优化线下实战平台建设与运行,科技赋能、加强线上治理平台开发与应用,推进并实现多元共治局面,探索出“把资源汇聚到线上与线下工作平台、就地就近解决问题”的宝安经验。

党建引领,建强一体多元实体平台。夯实治理支柱平台,打造三级贯通的治理体系。实施“3221”工程,以“1+10+124”体系布局实现辖区综治中心覆盖至社区一级,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将各部门资源统一调度,建成了一体贯通的治理支柱平台。

建强治理专业平台,形成民生诉求多元化解矩阵。宝安区委政法委统筹成立了全市首个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并建立了“1+5+N”三级多元解纷网络,构建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平台。依托五个人民法庭,建成5个多元调处分中心,提供联动对接的常态化、实体化专业平台,实现法院多元解纷机制与辖区社会治理体系“无缝衔接”。

深化基层实体平台,将多元力量下沉至末梢。宝安区采取推动“资源下沉+部门下访+队伍包楼”等形式,建立部门下访,部门与社区共建机制,强化党建引领,把党支部建在小区里,党小组建在楼栋上,建立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五级动力轴,形成基层治理队伍矩阵。

科技赋能,建强一体多元线上平台。建强综合智慧平台,强化统筹协调。“宝平安”作为宝安区社会治理的综合性平台,集数据采集、分析研判、事件分拨为一体,广泛接入专业化治理平台,形成“综合性+专业化”一体多元的数字化、信息化平台体系,主动发现问题隐患“弱信号”,强化风险预警研判,实现“发现在小、处置在早”“一个平台管平安”,连续四年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

融合多元专业平台,强化资源共享。宝安“雪亮工程”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覆盖全区,建有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在监控研判室即可实现辖区视频资源查看、调度、研判、指挥等功能。针对家事情感纠纷事件频发、“民转刑”风险加大的问题,宝安创新建成覆盖全区、多部门联动、全流程闭环处置的家事情感纠纷智慧联调系统。

推进智能终端覆盖,强化转化应用。宝安区通过开发和集成各类应用终端,实现服务线上化,形成民生诉求“指尖办理”,提升了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多元协同,就近高效解决居民诉求。推进风险研判前置,实现矛盾风险提前多元化解。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指挥工作机制,构建城市安全风险场景智能研判模型库和预案库,开展常态化日常值守监测。依托“1+11+N”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建设,完成4大类风险领域、15类风险区域、61个监测区域物联感知建设。

强化事件多元化解,实现居民诉求的高效处置。针对复杂性强、专业性强等疑难案件和基础性问题,宝安区以便民利民为原则,注重调解优先,推进诉调对接、履约执行,推进多元解纷,通过“三调联动”“吹哨报到”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资源,以职能部门资源为主体,区、街道调解委员会为协同行动,强化第一关口化解社会矛盾。

深化事后多元联结,做到“事了人和“凝聚民心。宝安区强调“案结事了人和”,将事后回访纳入治理闭环的重要环节进行管理。组织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展经常性回访和定期反馈案件进展,广泛发动志愿者队伍上门进行服务交流,在交往过程中不断了解和化解需求诉求。

专业支撑,把一线队伍锻造成尖兵。推进队伍的专业化与多元化。通过引入多方调解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吸纳多领域专业人才及人民陪审员为兼职调解员,实现多元参与、分类调处、精准解纷。

优化队伍成长和技能培训机制。根据群众诉求、矛盾纠纷特点,重点开展培训,提高社会治理队伍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标准赋能基层治理规范化。基层工作法标准化。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相关组织职能、人员在基层培训中进行明确与规范化。运用手册、展板、宣讲等进行流程展示和推广学习,促进基层治理标准赋能,让基层社会治理队伍能够有章可循、有条可依,做到规范化落实、清单化执行。

法治保障,以法治精神贯穿全周期。升级公共法律服务,夯实法律服务阵地。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推广在线服务平台运用,打造宝安特色普法品牌,着力为群众提供实时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把司法程序嵌入调解过程。分阶段、分类型加强诉讼前、诉讼中、诉讼后的司法调解工作力度。强化“调解+司法确认”衔接机制,畅通调解与信访、法律援助、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刑事和解等的衔接联动,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合理途径表达诉求、和平协商,将法治主动融入全区诉源治理体系。

把司法队伍下沉到一线。推进特色化、专业化人民法庭建设,在基层引入“劳动仲裁庭”“法院审判庭”,实现全闭环调解服务;配置警务室、轻罪治理工作室、劳动仲裁室等,推动基层法庭、公检法司等重点部门“轮驻”。

行业自治,促进涉企纠纷减量提效。构建行业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强化行业参与。通过多元解纷中心与行业协会、区域商会、工会等组织联动,实现行业多元调解。将行业纠纷分配给行业调解员,普通纠纷分配给专职调解员,实现行内人管行内事,商人纠纷商人解。建立重点企业劳资纠纷调处机构,矛盾就地化解。针对辖区重点企业的新业态领域存在劳动关系和用工主体认定难、举证难、法律适用难等特点,集中设立园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及行业性调解委员会。

强化企业信用合规建设,引导行业自治发展。组建了全国首个区县级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打造刑事合规、行政合规、信用合规、行业合规全链条合规体系。通过制定行业合规指引、行业自律规章,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诚信经营。

文化浸润,化心理健康为社会和谐。为居民的心理健康提供专业支持,开展重点人群心理服务,搭建完整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打造心理服务新高地,按照“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配备人员,让居民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专业服务。织牢心理服务智慧网,打造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平台。

将心理服务嵌入治理过程,依托区、街道、社区“馨和家园”工作室,将多种案源平台中需要提供心理辅导的个案一键转入,社区居民就日常困扰产生的情绪问题、青少年及家庭关系等,在社区就可以获得资源和帮助。

以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需求,进行柔性治理的普适性心理预防,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推动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的融入感与归属感,促进社会整合。(来源:《国家治理》2023年12月上)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1 | 帖子:299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