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德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农业都是可以排的上号的,但是德国农业的农用地面积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现在为止整体呈递减的情况,与我国的情况刚好相反。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依然能够在农业领域占据着强国之位。
1
德国配套建立了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且精深加工的水平比较高。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衣产品都是经过不同程度加工后才进入市场的。德国食品加工业已经发展为实现种、养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989年,德国食品工业的营业额超过800亿欧洲货币单位,占欧盟总量的21%以上,位居欧盟第一。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德国等欧盟国家的城市和农村几乎没有差距,也没有农村工业的概念,政府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各环节的全部内容始终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来开发,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间的连接比较顺畅,农产品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2
德国建立了健全的农产品服务体系
德国为本国的农民提供农业各类服务的组织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联邦政府农业部和各州农业部负责农业教育培训和咨询的机构及其下设的各类服务站;另一类是独立于衣业部但得到各级政府部分资助的农林业协会;再一类是发育最早、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
截至2006年底,德国农业合作社协会有3188个合作社,其中包括2027个农村商品和服务合作社,214个商品贸易信贷合作社,925个农业合作社和22个联邦一级的管理机构。就业总人数约10.4万。德国几乎所有的农户都是合作社成员,一半以上的农民、园丁和葡萄种植人员通过农业合作社进行购销。2006年,德国农业合作社销售总额达382.5亿欧元。这三大类组织的工作人员都是受过农业高等教育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在服务内容上,各类组织都有自己的特色,农林协会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服务、缴税服务、预算平衡、职业技术再教育、新品种种植及指导、计算机教育、社会和市场信息咨询、动物家禽养殖指导、农作物栽培种植等方面的教育。
3
德国培育了农业科教及技术推广体系
在政府大量科技教育投入的推动下,德国等欧盟国家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衣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对就业的新农民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要求。普通年轻的新农民必须受过9年义务教育,然后经过3年的学徒生涯和职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者才有资格担任农业企业主和农场主。同时,只有在农业学校经过4年学习和实习,最后通过农技师考试的人所经营的技术先进、规模适中的农业企业,才有资格接收学徒工。
目前,在德国农民中有10%以上的农民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余的农民都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专业技能培训。强大的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推动了德国农业现代化高水平的发展。
总结来说,德国既成功地实现了农产品产业的链条化,解决了农民最大的销售问题;也通过农产品全部进行初加工再上市的方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彻底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农民固定的认知,又用农业的教育体系,让农民成为一个完全可以与其他行业相比又毫不逊色的岗位,重新定义了农民,这样的农业又怎么能够不成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