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产业振兴   陆福兴:现代化改造:乡村振兴进程中小农户发展的方向
返回列表
查看: 835|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策略] 陆福兴:现代化改造:乡村振兴进程中小农户发展的方向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772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5-20 10: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陆福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

    1 背景与回顾
    “我国目前有2.6亿农户,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其中2.3亿户是承包农户”。 尽管这一数字在不断减少,但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今年2月21日,中办国办联合发文,要求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表明中央对小农户的现代化发展问题高度重视,推进小农户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之举。
    当前世界各国对小农户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和划分标准。世界银行将土地经营规模在30亩以下的农户界定为小农户。 但是国际上对世界银行这一小农户标准并不完全接受。因为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拥有的土地质量、数量并不相同,而且小农户不一定只耕种土地,还有养鸡、养猪、养鱼以及从事其他产业的小农户,并不是用土地规模可以界定的。我国小农户是指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规模小、半自给、兼业化、非法人的农业经营主体。
    学界有关小农户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一般把“小农户”和“小农”混在一起。根据农业经济活动主要与自然过程结合的本质特征,世界农业“可以划分为三种经营类型:大农场农业、小农场农业和小农户农业。”  “小农户”是小规模经营群体 ,是“在特定资源禀赋下以家庭为单位、集生产与消费一体的农业微观主体” 。当前“农民生产、生活、交往都被卷入‘社会化’大分工网络,属于‘社会化小农’。” 叶敬忠等认为“小农户”是“小农”的“量的规定性”的独立反映,是可进行独立核算的合成单元。 分散的小农户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他们“往往处于供应链上游,被边缘化,绝大部分的农产品价值被供应链中的其他经营主体所占有”。 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必须“遵循结构主义范式,全面推进产权制度、生产耕作制度、交易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与小农户经营相关的制度创新。”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应通过组织化路径,需要提供包括生产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金融性服务在内的现代农业服务。” 孔祥智 、陈锡文 等提出了用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主张。要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就要强化以小农户生产经营增收为导向的社会型政策,促进小农户深入参与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来。
    小农户现代化改造就是通过提升小农户主体现代化适应能力,使其成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乡村振兴时代小农户必须实现现代化转型搭上现代农业的时代快车。其路径首先是通过小农户主体身份的社会化改造,成为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其次要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分享现代农业分工的红利,取得内涵式规模化支持,进而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2 小农户现代化改造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和历史必然
    中国是小农户大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小农户发展、分化、转型的历史。纵观世界各国,小农户在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就业机会、确保食物安全和维护农业多功能性方面意义重大。
   (一)小农户现代化改造的现实需要
    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有现代化的主体。传统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即:外部大生产大市场环境与自我生产能力弱小的矛盾;小农户需求的无限扩张与满足需求的能力有限的矛盾;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与集体行动能力不强的矛盾等。因而当前小农户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过程中,小农户面临发展权利不充分的问题;二是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进程中,小农户面临发展机会不充分的问题;三是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小农户面临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不充分的问题。” 吴敬琏认为,“农产品的生产在空间上是分散的,在时间上带有季节性特点;相反,市场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在空间上是集中的,而在时间上却带有持续进行的特点;”特别是目前我国小农户的经营规模小,单个小农户只能提供市场有限的农产品数量,“小农户的供给和大市场的需要之间就存在很大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但是,小农户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就必须加速推进小农户的现代化转型。
   (二)现代化是小农户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趋势
    在乡村振兴中只有解决好小农户的现代化问题,小农户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因此,新时代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衔接、与大市场衔接、与产业链衔接、与社会组织衔接、与龙头企业衔接以及与城镇化衔接等诸多问题,是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课题。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小农户经济普遍阻碍资本主义和工业发展,只能是封建、专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但20世纪的革命实践表明,中国小农户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小农户的现代发展趋势来看,小农户不再是过去自给自足的个体单位,也不可能自给自足地生存和发展。事实证明,现代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兼业小农,而是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者。 尽管当今小农户经营规模仍然小,但他们已被越来越深地卷入到现代化社会体系之中,在现代社会里,小农户的开放与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由“乡村中国”转型到“城市中国”的需要。我国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要再回到“乡村中国”,而是要构建适应现代“城市中国”的乡村。因此,小农户追赶上现代化的步伐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型,是中国乡村振兴中小农户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社会化:小农户现代化改造的必然途径
    克服小农户的小必须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首先要使小农户通过社会化与外界联合或融合发展,成为现代化大网络上的一个节点,改变自身封闭孤立的生产组织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功能主体。
   (一)社会化是小农户现代化转型的前提
    小农户社会化是破除小农户的封闭和弱小,使小农户的生产、消费、生活均融入大社会的过程。小农户以家户为单位,其活动的空间半径不大容易造成自我封闭。社会化是个体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小农户社会化就是小农户的个体方式、价值观念、业态价值融入农业大社会的过程。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小农户显露出了诸多的缺陷,只有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大市场,小农户才能走进现代化的大家庭。小农户社会化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然的,是小农户不断自我发展和创新中对现代社会做出的反应。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社会化改造的关键是引入现代要素。 小农户的现代化改造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国在关于规模经济的探讨中,主要是重视小农户自身壮大规模,扩大生产来实现规模化,往往关注如何实现“外部规模经济”,重视支持规模较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是现代化的希望,却相对忽视了小农户的社会化改造,忽视如何通过小农户的内涵发展、转型或对接现代农业借势实现内涵式规模化的问题。当前,我们要重视引导小农户社会化,在社会化的基础支持小农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靠拢,并推进小农户社会化的组织创新,使小农户成为新型主体和形成新业态。
   (二)小农户社会化的意义
    小农户社会化通过小农户对外界生产与市场的接受,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生产和市场的社会主体,适应社会并且融入社会,成为具有社会独特功能的社会主体。小农户社会化的意义在于:
    1.强化小农户的现代化能力。小农户产生于小生产的传统社会,一直在比较封闭的乡村生长,小农户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和隔离的环境,使其发展处于传统循环而缺少了现代性的环境之中,缺少现代性的小农户就会对现代的农业生产和市场社会产生不适应感。通过社会化把现代社会的文化、规则输入小农户,小农户接受现代化熏陶后自身的现代性也会相应提升,这是小农户对接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2.强化小农户的网络化支持。小农户社会化可以最终突破自身的封闭,从传统的小圈子进入现代的大社会,这样小农户就与外界产生交往成为了现代社会网络中的一员,在社会上能够得到网络的支持而不再单独是一个封闭的主体。社会化强化了小农户的网络链接使小农户能够突破自身的封闭循环进入大市场,从而增强小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
    3.保障小农户社会化生存。小农户最大的弱点是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单打独斗缺乏社会保障。当前,我国小农户的成员一旦失业或遇到较大的自然风险,或遇到各种病痛变故的风险,小农户就会变得倾家荡产,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弱。但在城市和单位居民可以通过购买社会保险,使其养老、失业、生育、工伤等的风险均由社会承担。因此,小农户需要社会化,需要国家或社会提供公共性的社会保障,使小农户能够得到公民社会应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障支持,提升小农户的社会化生存能力。
   (三)小农户社会化的依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小农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规模大,紧密对接市场,是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模式,代表着农业的新生产力,是带领小农户走市场的重要力量。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具有相同的出身,它是小农户适应现代农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是小农户的不同生产经营的组合,小农户通过组合转型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而成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的主要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等不同方式,带动小农户的社会化生产经营,帮助小农户闯市场,形成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的多种力量。再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社会化的载体,他可以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等方式,与小农户组成生产经营的联合形式,延长小农户生产经营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利益链,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最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资源社会化的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吸纳小农户的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采用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带领小农户统一生产、统一营销,互通信息共享技术,共同创造品牌,为小农户的融资提供担保,形成与小农户互赢互利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小农户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实现自身的联合、联营、转型发展,加快社会化进程。一方面,引导小农户转型升级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现代化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通过合作和带动,增强小农户的现代化生产能力和市场经营能力,弥补小农户规模小能力弱的缺陷,引导和带动小农户社会化。
    4 社会化服务规模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桥梁
    小是小农户的优势,也是它的弱势。因为小没有能力影响市场因而市场竞争力弱,因为小许多事情成本高办不成。因而小农户必须打破封闭的家庭社会单元模式,利用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化,把自己融入大社会和大市场之中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一)小农户通过社会化服务分享社会分工红利
    社会化服务规模化是社会化分工理论的创造性应用,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通过购买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社会化低成本产品或劳务,是以“外包”促进农业分工。使分散的小农户因为购买专业化规模化社会服务而连接现代化技术和生产,从内涵上实现了规模化和现代化。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在农业现代发展的理论研究中,我们曾经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与“农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作为经典,一度将土地规模作为经营规模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农业规模存在“内在规模”与“外在规模”,农业主体规模扩张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就是通过社会化服务得到规模化的效益。如随着小微型农业机械的问世,丘陵地区、偏远山区的小块耕地也可以进行机械化耕作了,现在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由于社会化服务的不断推进,都普遍使小块土地实现了机械化和规模化,不少地方通过卫星导航和互联网服务进行信息化的田间管理,从而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规模经营概念,打破了小农户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判断。” 因为如农业机械化,不可能每一个农户都去购买农机,不可能每家每户去对接市场,必须要有一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链条,链接加工、链接市场。在我国,由于耕地规模的硬约束,实现小农户的规模化就必须“用扩大社会化服务规模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规模和信息化水平,可以弥补耕地规模的先天局限性,促进小农户装备现代化与经营集约化,”无疑是实现小农户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二)社会化服务规模化是小农户现代化的通道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融入现代社会,成为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途径。单个的小农户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在许多生产和经营中成本高。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社会化服务中小农户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把自己的某些部分劳务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的提供者,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因而利用规模化的公司实现了自身的规模化,提高了劳动效率,从而小农户不再小,反而更加显示出自身的优势。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规模化功能是多方面的:
    1.连接沟通小农户与现代化。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的买卖,把分散的小农户连在一起,使分散的小农户可以集聚起来。如刘某是小农户,刘某种的柑橘委托给销售协会代为销售,销售完了付给协会代理费,通过购买销售这一社会化服务刘某就不是一个小农户在销售,而是一个大公司在做销售,既有市场议价能力,又可以通过规模化运输节省物流成本,而刘某只要负责柑橘生产就可以了。这样,小农户刘某通过销售协会也似乎和其他的小农户连起来成为了一个联合体,与外面的销售市场联通了。
    2.促进小农户集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是服务主体利用自身的优势提供的规模化服务,因此,相对于某个小农户而言,规模是很小的,但是整个服务是规模较大的,而小农户通过社会化服务也享受集聚化大规模的红利,而不是小农户自己的成本。如小农户刘某只有5亩地,自己没有收割机,准备把自己的5亩地承包给李某收割,李某除了承包刘某的5亩地外,还承包了张某的13亩,陈某的16亩地收割,这样一来,李某的收割地共计就达到了34亩,小农户刘某、张某和陈某通过购买李某的社会化服务也融入了规模化经营而享受到规模化的收割效益,摆脱了规模小的弱势,从而对接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
    3.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率。社会化服务通过规模化服务,降低了服务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提高了效率。如小农户刘某家里总共只有5亩水田,如果刘某花钱买头耕牛耕地,买个收割机收割,肯定不划算,因为成本太高,农具闲置多没有效益。因此,刘某通过租用张某的耕牛耕地,租用李某的收割机收割,刘某就只需支付租金就可以了,因而可以省下买牛的花费和买收割机的花费。而张某喂养的一条牛通过开展社会化服务,就可以租给刘某、李某、王某耕地,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
   (三)如何加强对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
    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桥梁,是乡村振兴中引导小农户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加强对小农户的现代化服务,必须从组织培养、平台构建、机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着力。
    1.完善小农户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为小农户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从传统的小规模经营形式引入现代化大生产,才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对接。 要加大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力度,大力培育各类公共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社会类服务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公共社会化服务组织与社会类服务组织多元协作的组织体系。一方面,要鼓励一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小农户”组织,如“公司+小农户”“合作社+小农户”“基地+小农户”等组织形式。
    2.夯实小农户社会化服务的各类平台。社会化服务需要平台支撑,要以2.3亿户小农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因地制宜搭建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平台。其一是夯实技术服务平台。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激励经营性服务组织,鼓励两者融合发展共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其二打造营销服务平台。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小农户开展网络购销对接。其三是完善物流服务平台。支持建设面向小农户的农产品贮藏保鲜设施、田头市场、批发市场等,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运输、物流网络体系,建立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其四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推广小农户适用的手机、互联网信息服务,把小农户纳入信息化服务网络。
    3.创新小农户社会化服务的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力度,完善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小农户公益性社会化服务与经营性社会服务综合机制。一是要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机制,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服务;二是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丰富供给内容,优化供给服务,完善政府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合作社经营管理、农业品牌设计、物流仓储、新农人网络建设等服务供给。此外,激励社会组织加大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的供给创新,建立多元、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4.培育小农户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加大农村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其为小农户服务的意识、提升能力,完善社会化服务人才开发的激励机制;鼓励开展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社区工作者、返乡农民工服务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试点,努力提高小农户服务人才的待遇和社会保障。
    5 思考与结论
    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论证,“小规模组织由于凝聚力更大,组织费用更小等原因,比大规模组织更易于形成统一的决策,使集体行动更有效率。” 小农户是中国农业历史上最重要的主体,他们的存在在我国具有长期性。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方向,但改变分散的、粗放的经营方式,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中国人口大国的现实即使实现了全面现代化达到80%的城镇化,还有20%的农业人口,也就是近3亿人,按照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人均6亩耕地,这就决定了小农户在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必然存在。 中国农村的全面小康,必须看小农户是否小康。在中国乡村振兴中,要把小农户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对象,只有小农户得到振兴,中国乡村才能振兴。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585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