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范思立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6月20日采访时表示,当前的核心应该通过快速地提升有效需求来弥补目前越来越扩大的供需缺口,从而使市场循环常态化,从行政性复工复产转向市场自我循环式的复工复产。
经济将呈逐季复苏特征
在同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研究团队分析预测,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分季度来看分别为-6.8%、2.5%、6.5%、7.5%,呈现持续且较为强劲的逐季复苏特征。若不考虑第一季度疫情严控期的经济非正常表现,后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比201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能够完成。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中期报告认为,从经济停摆到最终实现宏观经济循环常态化运行,中国经济复苏需要经历生产复苏、需求复苏、供需平衡三个阶段,而当前的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即以推动复工复产为先导、以供给面修复为标志的行政型经济复苏已经完成,但是以需求扩张为先导、以经济循环修复为标志的市场型深度复苏刚刚开始。
该报告执笔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表示,中国经济复苏路径逐渐明朗——第一季度有效控制住疫情并成功守住底线,第二季度复工复产下供给面基本修复,下半年规模性政策全面发力下需求持续回升、新一轮改革红利逐步显现,全年将呈现较为强劲的逐季复苏态势,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有望迎来久违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能否冲破惯性、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取决于本轮规模性政策和系列改革举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再造和格局重塑。
高度警惕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
该报告认为,应该高度警惕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六大风险挑战:疫情发展存在变数、外部形势严峻复杂,需要坚持底线思维;需求修复慢于供给、供需缺口持续扩大,需要全面扩大内需;内部结构分化严重、短板效应可能显化,需要压实“六保”任务;市场主体心理变化、行为模式趋于保守,需要一剂“强心针”;政策传导存在阻碍、相关机制有待理顺,需要完善宏观调控;趋势力量逐步显化、潜在增速可能下滑,需要改革促进动能转换。
刘元春强调,核心CPI的回落、PPI跌幅的扩大、工业环比增速的放缓、民间和制造业投资复苏的迟滞、消费水平的持续紧缩,充分说明行政性复工复产已经面临瓶颈,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开始制约经济复苏进程。
刘晓光表示,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全景分析表明,以复工复产为先导、供给面修复为驱动的第一阶段经济复苏已经完成,需求不足取代供应链中断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消费低迷成为宏观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近期外需的超预期表现以及供给面修复带来的第一阶段复苏效应,为中国集中精力稳定内需、改善预期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必须在外部贸易摩擦与政治冲突高峰期到来之前,全面扩充内部需求,加快实现市场循环的常态化,实现向市场型深度复苏的顺利转换。“政策目标不应局限于短期总量效果,还应关注中长期结构效应,解决积重难返的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打破经济惯性下滑力量,重塑增长基础和发展格局。”
更具针对性和有力度的政策应适时推出
在目前政府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基础上,该研究团队重点提出如下建议。
把握第一阶段经济复苏带来的信心提振的窗口期,将中期视角的“预期管理”作为各项宏观政策的统领和重要抓手,果断推出一揽子规模性政策。
高度重视疫情冲击下各类微观市场主体行为模式调整的宏观经济后果,特别是居民消费行为和企业投资行为的过度“保守化”倾向,不仅导致经济复苏节奏放缓,也将导致一些传统政策手段以及预调微调模式的失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并且达到一定的力度。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步入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必须从行政性复工复产转向有效需求的快速扩展之上,实现向市场型深度复苏的顺利转换。在快速落实一揽子规模化政策和有效需求提升战略的同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特殊疫情救助向有效需求刺激转变,从供给侧扶持政策向需求侧扩张政策转变。
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必须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科学组合搭配一揽子规模性政策,疏通宏观经济循环堵点。建议利用全国预算报告拟安排的扩张资金,集中出台三大针对消费、投资和产业的“规模性”政策方案。
更加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应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相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发挥政策乘数效应和预期引导作用。进一步解决政策利率传导和风险分担机制问题,合理推动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利率下行。
宏观审慎监管要与逆周期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重点在于“市场秩序建设”而非松紧力度的摇摆,从而在防范风险积累的同时,避免造成市场预期的紊乱。
以构建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落地,推出以形成国内市场大循环为导向的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巩固疫情前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刚刚开始企稳回升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