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把脉地摊经济:科学筹划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返回列表
查看: 507|回复: 0
收起左侧

把脉地摊经济:科学筹划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6-29 13: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张宏斌

 地摊经济近日成为热词。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是一个“大信号”。
  5月28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到,“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就在同一天,中央文明办发文,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6月1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一时间,部分城市对发展地摊经济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规范、有序发展地摊经济的办法。同时,也有像《北京日报》发表的“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这样的观点,强调“北京是国家首都,北京形象代表首都形象、国家形象”。
  理解地摊经济还要从其内涵入手。地摊经济并不是狭义的“摆地摊”,这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练摊”不可同日而语。地摊经济应该是一种在有序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在保证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地区特色,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的微小经济的集合体。其并非完全出于自发,也不应该是无约束的随意占道摆摊,应该是在有关部门的协同规范管理下的,科学合理布局的、高质量发展的地摊经济。
  那么,地摊经济该不该发展?该怎么发展?地摊经济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民生为要 降低创业就业门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经济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在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如何复工复产,激发经济活力,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大考”。
  今年“两会”,政府并没有制定202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将“稳就业保民生”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总理在记者会提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其实,早在2016年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指出:“我看到有些城市,街边到处是小店,卖什么的都有,不仅群众生活便利,整个城市也充满活力。但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观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
  结合当下所面临的巨大的就业压力,“保民生”成为头等大事,地摊经济正是降低了创业就业的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下岗再就业或创业。目前,随着城市管理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个人要想经营餐饮或零售业态,门槛越来越高。例如,在北京,开办一家具备餐饮资质的商铺,需要审批的部门至少4—5家,其对于排烟、消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苛,从规范性来说,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也使得准入难度加大,可利用的资源变得更为稀缺,创业成本高企。
  从推动“三证合一”提高准入效率,到今日的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均可以理解为是降低经营门槛的有利措施。在当前形势下,发展地摊经济存的必要性既与缓解就业压力有关,又与活跃市场有关。从近期的直播带货来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不断放大卖货的量级,但与就业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电商的逻辑只能让商品的流通更高效,不可能解决制造业的提质增效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因此,线下的市场交易仍然需要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一窝蜂式的搞地摊经济要不得,无规划、无规范的地摊经济会带来更多负面的影响,同样,一刀切式地表态,不发展地摊经济也是一种误区,这与所谓代表什么形象,什么功能定位都没有关系。
  北京东华门夜市、西安的回民街,这些曾经都是一个城市名片,正是因为这些地摊经济的成功代表符合当时、当地的特色。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视角,把地摊经济做成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名片,这才是发展地摊经济的指导思想。
  从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针对地摊经济的规划来看,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其大致上会对现有的早市、夜市的业态及管理规范进行升级,同时,开辟更具地方特色的早市、夜市,并且融入更多的服务民生的内容。例如,一些地区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协同商业银行,借助早市、夜市开展金融知识宣传,现场进行融资供需对接,推动移动支付工具应用,将地摊设置为一个新的金融服务场景,为更多的小微经济主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这应该是大力倡导的。
  地摊经济本身也可以做得高大上!北京有个著名的网红菜市场——三源里菜市场,1992年由马路市场搬进大棚,2003年再次改建,这里的蔬菜、水果、生鲜品质优异,这个地区的周边汇聚了外国驻华使馆、500强企业总部等,有着先天的国际化氛围,整个市场不断优化、规范,成为口碑俱佳、名副其实的网红菜市场。其整个发展过程中,也有多次传闻要拆掉,但政府部门正是采取了包容式的策略,因地制宜,近30年,将这样一个马路市场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地摊经济的代表。
  走品牌化之路 做产业促进的孵化器
  一个沙县小吃源于地摊经济。在沙县小吃的故乡,记者曾经采访过当年推动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相关人士,据介绍,沙县小吃本身能够成为遍布全国的一个品牌,得益于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推进,包括产品及服务的规范化等。记者曾经在陕西紫阳县采访时发现,紫阳县一个“洗脚产业”的产值就达20多亿元,开始的时候,也是从地摊做起的。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说明地摊经济是可以做出品牌、做出规模,尤其是对县域产业发展,地摊经济更像一个孵化器,这需要政府及市场主体的共同促进。
  品牌化需要市场的活力,需要有一定的规模基础,需要营造更宽松、更有序的包容性发展环境,同时,要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把眼界放得更宽广一些、更远一些。
  发展地摊经济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次考验。地方政府习惯于做“大投资”,运作“大项目”,往往对于地摊经济这样的形态望而怯步,因为,这非常考验地方的治理水平。要看到,中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一味地追求大投资、大项目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应把重点放在围绕民生、就业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上,因此,发展小微经济、小小微经济是县域产业发展的必修课。
  不容忽视的是,近日北京新发地市场发生的疫情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并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所谓“清零”当成考核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地摊经济更需要结合疫情防控的要求,这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挑战。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