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按照中央、河南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要求,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郑州市财政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大统筹”、“大平衡”、“可持续”、“高质量”的财政发展理念,抓住“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点,稳扎稳打,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推动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深度覆盖、不留死角,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夯实基础,合理构建“处”+“中心”组织框架
2018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工作顺利进行,2019年4月郑州市财政局明确预算绩效管理职责,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处统筹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现了预算绩效原由预算处的兼职管理转变为绩效处的专职管理。同时,为夯实人员力量,进一步盘活财政事业编制人力资源,成立绩效评价中心,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具体实施工作,形成了“处”+“中心”,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两结合的机构框架。此外,为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上下贯通,郑州市16个县(市、区)均明确了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和人员。其中,6个县(市、区)成立了绩效科;3个县(市、区)成立了绩效评价中心;其他8个县(市、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由预算科负责。
二、建章立制,建立完善“1+6+2”制度体系
2004年出台《关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工作的试点意见》,2005年出台《郑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2011年出台《关于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2014年出台《郑州市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出台《关于郑州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20年出台《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经过多次修订完善,郑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逐步规范,形成了以《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为主体,涵盖事前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的6个办法及2个协作机制的“1+6+2”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为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1个主体,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对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市级层面到2021年底、县级层面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6个配套办法,构建全过程闭环管理链条。聚焦预算绩效管理的五个关键环节,从操作层面对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将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管理、运行监控、评价等有机统一,同时,将绩效关口前移,新增政策项目必须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决策依据和申请预算的必备条件,实现预算绩效全流程闭环管理。2个协作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成立郑州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协调机制,规范和明确财政局各处室绩效管理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工作流程,建立处室间相互衔接、闭环运行的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形成财政内部合力共为、衔接有序的工作格局。制定郑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评价方案,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综合考评体系,通过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点面结合,做实做细“五有”环节管控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2004年试点对专项经费和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实施重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5项。2011年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全市各预算单位至少选择1个项目、市财政局各支出处室至少选择2个项目开展绩效管理试点。2016年开始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郑州市逐渐将预算绩效管理关口前移,聚焦绩效管理的五个环节,实现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五有”全过程管理。
一是决策有评估。2019年明确提出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2020年预算编制新增500万元以上项目政策全部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进一步从源头上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二是预算有目标。经过多年强化目标导向,绩效目标在预算编制环节实现了从可报可不报到符合条件必须申报再到全面申报,从简单填报到尽可能量化、注重绩效内容的申报过程,2020年预算编制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均设立整体绩效目标,所有预算部门专项资金,不分金额大小均设立预期绩效目标,实现绩效目标100%编报。三是执行有监控。2014年开始探索预算监控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监控。2016年开始以绩效目标为对象,对其实现程度进行监控。2019年不断拓展绩效监控的广度和深度,选择部分专项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运行监控,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今年7月已实现对所有预算单位专项支出的绩效运行监控。四是结果有评价。2004年按照“先试点、后推广,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思路开始试行绩效评价,选取市民关注、有代表性的项目支出实施财政重点评价。2013年一级预算单位选择1个项目试点开展绩效自评。2015年,不断拓展评价领域,重点评价向产业发展资金、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等领域廷伸。2016年探索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委托第三方对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开展绩效评价及成本规制审计。2019年全面推行市直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100万元以上项目支出全部开展自评。今年年底所有项目支出将全部开展绩效自评。五是评价有应用。2013年首次提出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并将绩效评价报告下达预算单位,督促全市有关部门及时整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2019年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
四、多点发力,全面筑牢绩效管理之基
一是创新“财政+”模式,充分借力借智。积极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体制机制,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采取财政+专家、财政+第三方、财政+预算单位+第三方等“财政+”模式协同开展绩效管理工作。采取财政+专家、财政+第三方等模式开展目标审核、绩效评价等工作。联合业务主管部门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项目库、指标库、标准库等基础数据库,并实时动态管理。二是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管理水平。2016年郑州市绩效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横向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与预算编制等财政信息一体化管理,纵向实现各级预算单位互联互通,实现绩效管理过程无纸化填报、审核。三是规范审核流程,优化管理绩效。充分发挥财政内部处室的作用,把支出处室嵌入到绩效审核流程,支出处室最了解资金情况放在最前端进行初审,绩效评价中心按照绩效管理标准进行复审,绩效管理处根据情况抽查监督,形成“多方协作、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绩效审核新机制。四是接受多方监督,强化公开透明。2019年首次将郑州市本级781个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随预算同步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审,接受市人大的审核与监督,并随预算同步批复、同步公开。2020年郑州市本级预算单位所有项目支出的绩效目标实现与预算同步报审、同步批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