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晋阳、魏立乾、罗剑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农村金融研究中心)罗博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引言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武汉地区出现了国内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散传播。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三农”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具体表现为:农产品产业链流通和销售不畅、肉蛋奶产销区供需错配脱节、春耕农资供应不足、农业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农民工外出务工难度增加、农产品出口受阻等。
当前,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快速、全面、有效的应对措施,使新冠疫情在我国境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除湖北省及部分地区外,工作重点已逐步由严防死守抗击疫情转为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同步并进。而农业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复工复产的重要领域和重点地区,在加强科学防控疫情的同时,统筹好农业生产,抓好春耕备耕、畜禽养殖、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国内外疫情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科学分析疫情对我国“三农”发展造成的全面影响,并系统提出了一系列妥善应对措施,旨在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使疫情损失最小化提供科学参考。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传播途径及其动态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nCoV”)感染导致的肺炎,它的特点主要是病死率高、病情传染迅速。人感染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还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还没有特效药,但其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要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2020年2月,中国—世卫组织公布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一是人口学特征。患者平均年龄51岁,其中30~69岁患者占77.8%。二是动物宿主。目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而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三是传播途径。目前认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存在粪-口传播风险,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但在中国这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四是家庭聚集性。78%~85%的聚集病例发生在家庭中。五是密切接触者管理。大约1%~5%的密切接触者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阳性。六是易感性。各年龄段人群均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免疫力,普遍容易感染。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恢复,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在统筹推进。但是,新冠肺炎国际疫情局势急剧恶化,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多点爆发蔓延,产生了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2020年3月2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召开,就应对疫情蔓延、稳定世界经济等问题进行沟通协调。会议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国应结合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经验,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同时,各方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采取必要的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政策,推动市场开放,确保全球供应链的开放、稳定、安全和顺畅运行,为提振市场信心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的冲击与影响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是全面、显著的。总体来看,新冠疫情对非农就业影响大于农业就业,对农村服务业的影响大于农业生产,对养殖产业的影响大于种植产业,对果蔬种植的影响大于粮食种植。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形成的冲击与影响总体情况,如图1所示。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的负面/消极影响
1.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形成的宏观冲击
此次疫情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流通环节影响最大。为防止疫情扩散,各地实施了严格的交通管制,客观上造成了农产品交易中断、外销受阻、储备困难,由此出现了滞销难题。因为果蔬、畜禽农产品的特殊性,对贮藏保鲜品质有特殊要求,加上物流受限造成产销环节脱档严重,农资供应到位率低,果蔬种植和畜禽产业因此较其他农业产业受损更为严重。长期来看,由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源头较大可能是野生动物,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警惕性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特种养殖行业可能将进入一个较长的低迷期。另一方面,疫情对流通的影响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会造成产业链断裂、供需结构性脱节等问题,直接威胁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只有确保农产品市场价值和市场供应平稳有序,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同时,由于物流受阻,春耕成为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农业活动。农用物资经销商、零售商存货量少,且多处于闭市状态,加上物流配送不畅通,对春耕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类农资供应、服务带来显著影响。从区域上来看,南方地区农业生产受疫情影响明显大于北方。中长期来看,疫情引发生产成本上升,后市农资价格有可能出现上涨,对农业生产势必造成进一步影响。目前,国外疫情加速蔓延,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性流行病”,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均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加深。疫情前期受限制人员流动、延迟复工复业等防疫措施影响,农产品出口供应链受阻,加之很多国家对我国采取了限制措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经济损失严重,甚至部分企业面临法律风险。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不断严峻,我国农产品进口来源稳定性将逐步降低,导致进口成本进一步增加,农产品进口需求也因此会受到抑制。
2.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造成的微观冲击
受疫情影响,农民工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外出务工难,二是中小企业用工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农民工数量2.91亿人,其中到外乡就业的外出农民工占60%,大约50%的人选择了进城工作,主要在中小企业就业。目前大部分地区疫情明显缓解,但人员流动的恢复难度系数远高于物流,从而出现外出打工的农民就业难和用工方工人短缺的“两头断截”现象。农民工群体跨区域务工特征明显,各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工困难局面,大量的农民工仍面临失业风险。
农民增收受疫情冲击最大。201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41%,经营性收入占36%。农民收入存在较大的脆弱性和波动性,疫情期间农副产品交易量下降,外出务工和农业服务业受阻,农民主要收入断崖式下降,农民增收受到严重影响,需谨防出现因疫致贫和因疫返贫的风险。
农村防疫条件有限,防疫物资匮乏,医疗救助条件呈现出明显短板。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与大中城市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整体对抗能力和水平较低。同时,农民的防疫意识普遍不高,疫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困难多,要设法平复农民群众的恐慌情绪,让他们遵守居家隔离的规定,这对基层村干部的治理能力是严峻考验。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的正面/积极影响
1.部分特种种植业回暖
中医药治疗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凸显出了独特的作用,将在短期和中长期对中药材(尤其是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清单的中药材)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和其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可能带来新的机遇。短期来看,目前中药材的供给和需求均高速增长,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增收潜力较大,短期内可以缓解中医药市场长期以来供过于求的库存压力,拉动其市场价格上行。长期来看,中医扶正固本、辨证论治的方法与西药治疗相辅相成,可以满足快速、有效抗击疫情的需要。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在世界医疗领域的价值和地位,无疑也会推动中药材需求持久上扬,有利于中药材产业加速发展。
2.食品安全意识升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
受本次疫情影响,国内产品将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国民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有机、生态、安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特色、功能食品市场优势明显,伴随着供需双方食品安全意识的升级,产品健康的认知得到重塑,将会加快农产品品质提档升级。疫情以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一方面加大对野生动物市场、市场价格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积极有序推动各地复工复产,有力有效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突如其来的疫情也对政府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暴露出的监管短板、缺陷和不足将会促进提升政府监管力度,强化政府法治意识,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配套制度建设。
3.农村电商或创新高,运销模式转型提速
我国农产品的传统运销模式无法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的冲击,因此疫情会倒逼农副产品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农村电商在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引领城乡消费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会加速其发展。春节期间,生鲜电商平台销售量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京东生鲜全平台销售额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470%;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节前单量的2~3倍;多点(Dmall)到店到家全渠道下单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89%,整体销售额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132%;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321%;大年三十,叮咚买菜的订单量环比增长超300%。此次疫情将会加快农产品传统运销模式的变革。随着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彼此的深度融合,将会进一步促进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和整合。积极把握用户消费、生活方式改变的机遇,会实现农产品品牌、品质、渠道的一体化升级。长远来看,我国“三农”发展必将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将进一步加速推动众多农业产业向成熟运销模式转型。
三、政策建议
针对“三农”领域由此次疫情产生的负面/消极影响,建议从供给侧、需求侧、均衡侧三个层面,多点发力,促进供给水平和产业链价值恢复到正常状态,避免供给端萎缩、需求端迟滞、均衡端发散对宏观经济造成的震荡。同时,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农村发展业态,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真正成为国家安全的“压舱石”“稳定器”。
(一)供给侧方面:避免供给端萎缩,促进供给水平和产业链价值尽快恢复
1.确保农副产品有效供给
首先,更大力度降低农副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农产品的入市门槛,确保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小规模农业经营主体的合格农副产品能够快速便捷地进入零售流通,增强农副产品的供给能力。其次,用政策补贴等支持方式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活动,丰富市场供应。再次,组织农副产品尤其是叶菜、粮食等作物的抢收抢种工作,避免当前销售和后续供给受阻,同时要增强农副产品的规模组织、产地贮藏和产品直销等能力。最后,重点通过电话或微信等线上渠道订购农副产品,也可设立村级销售点、组级代购店等进行分散化销售、精准化配送,推动农资经营门店与村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实现点对点的定向服务。此外,还要加强对农资价格和质量的监管,防止农业投入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2.做好春耕备种工作,稳定生产
一是将农药、化肥、地膜、饲料、种苗等农资生产企业及其原料供给企业纳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名单,支持其尽快恢复产能,对其用工、用水、用电及流动资金等需求给予保障和优惠支持,对因疫情影响开工困难的重要农资生产企业发放短期专项特殊补贴,帮助相关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确保春耕春播期间农资的正常调配和运输通畅,切实保障农资供给,全力做好农机备耕工作。二是充分预估此次疫情对春播延后产生的影响,提前做好早稻栽插和北方地区春播准备,在疫情较轻地区及时开展抢抓春播春耕工作,稳定粮食生产。三是为了减少早春播种对整个年度粮食生产产量的影响,需要紧紧抓住夏粮和秋粮生产时机,尽量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早春播种的负面影响。四是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适度提高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稳妥推进主要粮食品种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工作,确保农民种粮利益,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五是采取灵活分散的方式开展春耕种植,同时,为了减少疾病传染,要尽可能避免人员聚集,减少面对面农业技术培训,通过网络通讯平台开展农业技术的线上交流和培训活动。
3.保障农企与农民工有序复工复产
第一,推动和帮助涉及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如农副产品生产、超市卖场、食品加工以及交通物流等相关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做到“稳供给、增产能、调结构、防风险”。第二,在复工复产阶段必须要有行政大推动,同时配合以需求大拉动,对当前市场需求旺盛的方便食品、冷冻食品和农药、化肥生产等企业,要建立生产调度制度,解决农产品“卖不出”和“买不到”的问题。第三,针对民生重点企业,建立派驻联络员制度,实行“一对一”定点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四,精准解决农业企业用工难题,分类保障职工有序上岗,对企业统一组织的返岗包车,纳入疫情防控应急运输绿色通道范围内保障其通行。第五,各地区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的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农民工疫情防范意识,对施工场地、生产车间等实施封闭式管理,对其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降低农民工感染风险,缩小疾病传播范围。
4.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引导社会资金逐步向农村回流,破解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金融壁垒,探索完善农地金融制度、生物资产动态抵押融资创新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线上获客、风控、授信、放款一体化业务模式,实施特殊时期“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对指定保供蔬菜品种的生产主体、承担保供任务的畜禽渔等养殖场(户)、种畜禽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补,确保生产稳定。二是对承担疫情期间收储本地“菜篮子”产品任务的主体给予一定的财政奖补,对疫情防控期间进行农机作业、组织设施农业装备进行社会化服务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作业补贴和免税。三是统筹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公共服务等专项资金,自主确定补助对象、补助金额及补助方式。四是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将国家专项再贷款和贴息政策落实到位,降低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对恢复生产经营较困难的企业,给予阶段性减免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单位缴费,以及电价打折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稳岗稳就业,切实为企业减负。
(二)需求侧方面: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加快应用,改变需求端迟滞态势
1.引导农商产销对接
一方面,创新农产品产销模式,顺应疫情影响下消费方式的变化趋势,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经营大户、骨干流通企业、专业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电商企业与蔬菜水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直接对接,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产品的采购销售规模。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淘宝、京东、蒙牛、盒马鲜生等知名电商平台加大对农产品的营销力度,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流动。此外,鼓励各地农贸市场、超市、电商企业等采取降低租金、零毛利销售等方式提升农副产品的保供质量和效率。
2.协调落实“绿色通道”
首先,要落实好“菜篮子”产品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为相关企业提供办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享受“三不一优先”政策,确保相关物资进得了城、入得了店。其次,要切实做好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监测和生产供给监测,及时发布生活必需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有效对接各地农产品的需求。最后,畅通农产品供给渠道,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了、供得上、管得好,防止出现“卖难”和“断供”现象。
3.加快推进5G数字农业
在以信息知识为生产要素,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智能装备应用为特征的现代智慧农业4.0时代,数字农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大量年轻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壮大,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数字农业技术和软硬件的接受度,弥补人才缺口,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的示范和推广应用,为疫后生产需求提供科技保障。
(三)均衡侧方面:科学实施“逆周期”操作,打好“组合拳”,克服均衡端发散无力无序
1.强化应急意识,完善管理机制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管理不仅要体现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常态管理上,还要体现在对农业危机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非常态管理方面。既要考虑中长期重大政策,也要思考短期应对之策,确保危机发生时有足够迅速有效的反应机制,因此要建立及时、有效、分级的农村应急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统一的协调指挥机构,及时有效的反应机制,畅通的信息输送网络,充足的物资储备体系,成熟的科技研发支撑,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2.推进农村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
针对农村地区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在村庄治理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利用多种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提升农村治理绩效。疫情期间,要最大限度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机制。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云党建”平台,将党建工作、经济工作、村政建设等全部纳入信息平台,赋予村民线上参与和监督的权利,打造更加精细化、更加高效的应急反应体系。同时,进一步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庭院道路美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加强后期维护管理,明确产权归属。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配套,坚定不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循环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为农村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3.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的“一线哨所”,对此,要建立健全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应急人员队伍。对基层医务人员要及时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和能力培训,进行针对性强的实战演练;加强对群众防病知识的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防控观念,规范防控行为,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健全基层医疗体系与各级医院的协作联动机制,开发和完善远程医疗指导系统,共建共享医疗数据,建立健全电子健康档案,促进基层医疗体系疫情防控能力的充分发挥。
4.坚定不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做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做到“两个战役一起打、不获全胜不收兵”。一是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全面摸清贫困劳动力务工意愿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切实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就业,扩大公益岗位,有序组织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积极解决好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卖难”问题。积极组织农产品的信息发布、商超对接、产销衔接,持续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等优先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帮助解决“卖难”问题,力争把贫困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用好金融扶贫政策、用足土地政策,强化兜底保障,积极探索保险扶贫,确保各项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