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萧禾(国科农研院)
在疫情防控、非洲飞蝗、南方水患叠加的影响下,虽然夏粮丰收,但小麦收储量仅为去年一半。上半年粮食进口量大幅增加,中央又号召节约粮食,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疫情防控前期,由于封村封路、交通不畅,种子生产加工和运输受到影响,一度影响种子供应安全。俗话说“饿死爹娘不吃种子粮”,种子供应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一旦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和突发情况,如何确保种子供应安全?《种子法》已经设定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第一道防线,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
国家早在1989年就建立了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对种子贮备制度进行了明确。2000年版本、2015年修订,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均明确了国家种子储备制度的法律地位。现行《种子法》第六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种子储备制度,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及余缺调剂,保障农业和林业生产安全。对储备的种子应当定期检验和更新。种子储备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目前,农业农村部每年组织储备中央级救灾备荒种子5000万公斤,储备任务的落实,是结合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商业储备,国家财政补贴5000万元左右。全国已有20多个省根据种子法的规定,建立了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
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前,种子生产经营单位以国有单位为主,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容易发生供应短缺,国家救灾备荒储备种子调用率较高。随着种子生产经营走向市场,种子短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救灾备荒种子调用率虽然不高,但仍然发挥着粮食生产“定心丸”的作用,重要意义不可替代。
第二道防线,改种以及调节种植结构
改种或调节种植结构,是农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的惯常做法。在东北地区,积温较低,玉米春播后由于干旱不能出苗的灾害时有发生。有的时候剩余的无霜期充足,可以补种。有的时候,只能改种比玉米生育期短的大豆、向日葵、马铃薯等其他作物。在西北地区,荞麦、谷子等短生育期的杂粮杂豆是农业生产改种的重要作物,也是救灾备荒储备种子的重点。
今年春季,由于湖北等南方早稻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早稻播种季来临,农民下不了地、农资进不了村,部分地区有计划地压减早稻播种面积,改种中晚稻。
改种及种植结构调整,往往是农民自发的选择。在当前粮食安全日益严峻的形式下,相关地区农业农村部门应做好预案,做好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
第三道防线,使用低于国家标准的种子甚至以粮代种
由于不可抗力,种子生产大面积损失,种子供应不足,就必须牺牲质量获得数量安全,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要。2013年,东北地区大部分粳稻种子还没有来得及晾晒至安全水分就下起了大雪,提前入冬。很多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设施条件较差,没有种子专用烘干设备。种子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入“冻”结冰晶,大部分种子达不到85%的国家发芽率标准。个别地方政府批准动用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水稻种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指导农民适当加大播种量,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对此,现行《种子法》第五十三条有明确规定,由于不可抗力原因,为生产需要必须使用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标准的农作物种子的,应当经用种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今年春播季节,商品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大豆种子价格明显上涨。部分地区可能默认了部分“以粮代种”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低于国家标准的种子甚至以粮代种一般情况下必须是常规种,杂交种以粮代种会给粮食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
关于建立供种安全两个战略的建议
以上三道防线,只能救助常规或中小规模的用种短缺或改种补种问题。确保农作物种子供应安全,还应当建立两个战略。
一是战略种子储备。目前,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制度的落实,是依靠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商业化储备。国家财政少量补贴,相当于购买了种子一年的使用权,但种子的所有权还在承储企业。一旦遭遇战争等极端情况,储备的种子可能调不动、运不出来。应当依托中化农业、中农发、中农种业等国有大型农资企业、供销系统建立国家战略种子储备库,国家有储备的种子所有权和调用权,遇到特殊情况可特殊渠道调运,免费供种。
二是南繁应急加代制种战略。当前,杂交种子生产日益集中在西北、西南等少数地区,这些地区一旦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就会发生大面积的用种短缺。例如,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达到200万亩左右,占全国的60%。而甘肃省的制种主要集中在张掖的少数区县。甘肃甘州区、古浪县等区县一旦在玉米扬花期遇到干热风或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就会对全国的玉米种子供应造成影响。长远考虑,应当在海南储备玉米、水稻等主推品种的亲本种子,杂交稻杂交玉米生产如遇大的损失,可以应急在海南南繁加代。甚至考虑在东南亚地区建立应急制种区,利用季节差运回国内,确保用种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