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
返回列表
查看: 405|回复: 0
收起左侧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3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35682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0-9-8 09: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刘坤

  习近平总书记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关键期。我国应如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如何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如何开顶风船、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1.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
  【案例】
  8月17日,为期5天的“华中国际车展”在湖北武汉落幕,车展吸引了国内外60余个知名汽车品牌参展,成交额达35.2亿元。众多汽车品牌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制定了优惠购车和补贴方案,最大优惠幅度达2万元。武汉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治表示,车展对当前扩内需、促消费、活跃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一家进出口企业国内贸易额达2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同时超过了该公司进口和出口的增速。“这说明国内市场空间巨大。”该公司董事长说。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不少出口企业纷纷瞄准、开拓国内市场,一大批优质的出口产品转内销,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市场供给,带动了消费升级。这是我国强大内需市场对经济支撑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从2018年以来,我国国内市场的绝对规模就超过了美国,但与美国相比,我国国内各种要素与商品的流动面临更大的障碍,这些障碍无疑会削弱我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明说,我国有14多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国内市场空间广阔。促进国内大循环,必须打破国内市场上存在的各种显性与隐性要素流通障碍,通过促进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来塑造国内统一大市场。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张明认为,这一政策如果能够得到充分落实,将对打破国内要素流动障碍、塑造国内统一大市场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张明表示,促进国内大循环,必须确保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与消费持续升级。这意味着要保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缓解国内收入与财产分配失衡格局;意味着要保证居民将更多收入投入到消费,必须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构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政策;这也意味着必须加快户籍改革与农村土地改革,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热情。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看来,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立足强大的国内市场,打通一些关键点和关键领域的梗阻,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内需潜力。
  “从国际范围来看,大国经济一般都是以内需为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说,我国拥有超大型的国内统一市场,有条件也完全有可能形成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大循环。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2.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案例】
  疫情期间,“健康码”快速走红,这一应用程序用红黄绿几种颜色,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智能服务;5G测温巡逻机器人、全能消毒机器人等快速“上岗”,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科技支撑。与此同时,直播平台、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系统等也在快速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不再遥远,它延长了双手、强大了大脑、丰富了视觉,消除了时空的障碍。”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百度的生态链中有近百万家中小企业,数百万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只有发挥创造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激活创新,才能更好驱动整个生态链焕发生机。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如今,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同时,我国还面临一些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  
“一些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要通过夯实基础研究,在新的科研体系、新的创新战略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攻克关键技术。
  张明认为,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必须确保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促进我国企业通过各种努力实现技术进步、在产业链价值链上不断向上攀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过去支持我国经济发展几十年的低成本优势和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在未来不可能再持续,未来需要依赖的是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必须提高总要素生产率。
  有专家建议,我国需要把更多资源用于提高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整个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进行调整。大学应鼓励创新精神,鼓励自主讨论,努力培养大量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时,我国也应加强中专教育和职业培训。
  3.改革开放,打造竞争新优势
  【案例】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0岁生日。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之下,深圳从南海之滨默默无闻的小镇,一跃成为常住人口1300多万、每秒创造超过85000元生产总值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今天的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拥有华为、腾讯、万科、恒大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近300家。
  “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专家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不是对过去政策的简单重复。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供需梗阻,在提高供给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
  “国内大循环有两个特点:一是要提高内需比重,二是要提高关键技术和重要产业链的可替代性和韧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后退,更不是关起门来自给自足,而是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刘世锦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适应不同国家、地区、市场的变化,适应开放程度的周期性变化,构建更有韧性和弹性、更具抗冲击性的开放,并基于规则制度进行开放,推动维护全球化长期发展。
  张明也表示,发展高科技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必须要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努力参与各种双边、区域与全球性多边合作,实现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专家称,新发展格局着眼于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迈向新发展阶段,一个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