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民以食为天,粮食市场供求情况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粮食供应是否充足、粮价走势如何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目前小麦、稻谷口粮品种库存为历史上最充裕时期,口粮供应实现了绝对安全。”9月1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通气会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如此表示。 当天的新闻通气会上,王晓辉指出,从供求形势看,国内谷物供需总体宽松,库存充裕,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又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粮食市场供应。 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夏粮产量为1.43亿吨,同比增加121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32亿吨,同比增加76万吨;早籼稻产量2729万吨,同比增加103万吨。 王晓辉表示,虽然今年早籼稻生长期间,江西、湖南等主产省遭遇洪涝灾害,早籼稻单产受到较大影响,但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弥补了单产下降带来的损失,实现了总产有所增加、结束7年连续减产的局面。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0/21年度我国三大谷物仍将供大于需。其中,小麦产大于需1400万吨左右,稻谷1700万吨左右。目前小麦、稻谷口粮品种库存为历史上最充裕时期,口粮供应实现了绝对安全。 三大主粮中,玉米存在产不足需的情况。不过,王晓辉表示,玉米市场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库存、品种间调剂得以弥补,尽管明年玉米仍存在产需缺口,但缺口比前两个年度在逐年缩小。 今年以来,受玉米供求关系变化、用粮需求回升、市场看涨预期增强、社会资金充裕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价格高位运行。7月底,国内玉米价格同比涨幅20%。 不过,7月末临储玉米竞价交易规则调整后,玉米市场投机热度下降,成交溢价连续回落,加之受饲料企业使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黄淮地区春玉米开始上市、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大量到货等因素影响,8月国内玉米市场供应明显好于7月。 市场化收购比重提高 粮食供需之外,粮食收购由于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和种粮农民利益,同样备受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因素影响下,今年的夏粮收购呈现三个方面的新特点。 一是,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开秤初期,小麦价格出现一定回落,随着部分省份启动托市收购,价格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上。据监测,目前主产区小麦均价约每斤1.18元,较去年同期高3~5分钱左右;优质小麦需求旺、销路好,部分优质品种价格在1.27元以上,较普通品种高0.1元左右。 从最终作用上来看,这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增加绿色优质品种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二是,市场化收购比重提高。前一段时间,面粉加工企业补库需求较旺,饲料企业增加小麦采购,加上储备粮轮换工作开展,市场化收购十分活跃。截至目前,小麦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87%,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早籼稻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90%。 市场化收购保持较高水平,充分说明粮食市场流通顺畅,各类主体市场经营意识浓厚,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日趋完善。 三是,农户储粮意愿增强。近几年由于国内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多数农户减少了家庭储粮数量。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农户储粮防灾应急意识增强,家庭存粮相对往年有所增加。 农户储粮增加,一方面有利于“藏粮于民”,增强一家一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丰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层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种粮农户合理安排售粮时机,增加种粮收入。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本月发布的市场报告,2020/21 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将达到27.6亿吨,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这是连续第二年全球谷物产量突破27亿吨,上年度为27.1亿吨。全球谷物库存8.96亿吨,也是历史新高。 不难看出,尽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但全球谷物供给是充裕的。比起粮食存量,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或许是市场担忧对粮食物流、粮食贸易带来的影响。(来源: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吴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