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张英洪等:进一步丰富农民丰收节的内容和形式
返回列表
查看: 515|回复: 0
收起左侧

张英洪等:进一步丰富农民丰收节的内容和形式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3-9 0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张英洪 王丽红(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自2018年起,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和举办农民丰收节,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地,农民丰收节的时代价值在于增进农民与市民的相互交流,促进乡村与城市的深度融合,推进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推动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加强传统与现代的文明对接,实现强农与强国的和谐统一。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需要我们进一步丰富农民丰收节的内容和形式
  一、更加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增强农民参与丰收节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双重功能和价值导向。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发展引领、政策支持、制度规范、环境营造、平台提供、服务保障等方面,农民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农民组织健全、农民决策民主、农民意愿自主、农民参与积极等方面,同时要激活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要包办代替农民的主体作用,也不是要取代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构建“1+N”的丰收节庆活动新格局。“1”是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丰收节庆活动,重在体现国家对“三农”工作重视的政策导向以及对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主题的引领作用。“N”是各级地方层面以及广大农民群众自主组织举办的丰收节庆活动,重在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特别是要体现和形成广大农民群众自主举办和欢庆丰收节日的喜庆氛围和节日习俗,像欢度春节一样欢庆丰收节。
  三是要建立健全农民组织和其他涉农社会组织。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既需要发挥农民个人的积极性,也需要发挥农民组织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已有农民组织在组织农民参加丰收节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适应现代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允许、鼓励和规范新型综合性农民组织以及其他涉农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和诉求平台。
  二、更加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农民丰收文化的根本源头,农耕文明本身就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在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中,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凸显农业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农业稳则天下安,基础牢则国家兴,粮食丰则社会宁。在国家层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要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社会层面,通过各种形式唤起人们敬畏自然、亲近农业、爱惜粮食的认知和情感。在个体层面,要使人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工业和服务业,我们的生活可能极大不便;但如果没有农业,我们则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二是要切实改变以GDP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农业价值的观念和做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就是第一重要的产业。农业是母产业,其他产业都是从母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好像高楼大楼的基座,二三产业好像是基座上建立起来的楼层。以GDP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农业的价值和地位,是以工业的价值标准来审视和评判农业的价值,这就像以鸭的水中生存能力标准来审视和评判鸡的生存能力一样,实质上是对农业基础性地位的极端漠视和歪曲。我们要通过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使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农业的价值,不能再简单地以GDP数量和占比来衡量农业的价值,因为农业的多功能价值和极端重要性,无法通过GDP的数据来衡量和体现。长期以来我们以GDP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农业价值的做法,导致了政府、社会和农民对农业价值认识的严重扭曲,从而造成政府决策的轻农化、农民选择的去粮化、社会认知的离农化。
  三是要超越现代化学农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质量兴农。如果说忽视农业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背离的话,那么污染农业和农副产品,同样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的破坏与背离。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都是建立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之上的,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生态农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农药、化肥等大量化学品投入为标志的现代化学农业,造成了前所未有农业污染、乡村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损害,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农业基础地位的信心和信仰。我们要通过丰收文化的传播,深化农业供给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人们超越现代化学农业,走现代生态农业之路,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推动更多的农民自觉从事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的生产,成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提供者,既保障粮食的数量安全,又保障粮食的质量安全,真正实现质量兴农。
  三、更加重视乡村的文明价值。在农民丰收节活动中,要将传播和体现乡村价值作为重要内容。
  一是要展示和挖掘乡村的文明价值。乡村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生命、文化等多重价值和功能,是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种文明于一体的文明体,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和承载空间。乡村文明孕育、产生和滋养了城市文明,乡村文明是母文明,城市文明是子文明。由于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消极影响,我们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政策制度安排,从而导致人们对乡村价值的忽视与扭曲。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随着城市病的爆发,乡村独特而巨大的价值开始为人们所认识、认可和认同。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庆活动,充分展示乡村文明的魅力和价值,既使市民充满对乡村的向往,也使农民增强对乡村的自信。
  二是要正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健康生态宜居乡村。特别是要重点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使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美丽乡村,必须防止以建设乡村之名行破坏乡村之实,决不能简单地以工业思维建设农业、以城市思维对待乡村、以市民思维要求农民,特别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法典、刑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是要加强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村落承载着农耕文明的遗传密码,是历史留给我们鲜活的乡村建筑艺术博物馆,具有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我们要以乡村美学的眼光看待乡村,以乡村艺术化的心灵建设乡村,将传统村落作为乡村文化印迹、乡村文化符号加以珍视、保护和利用,作为农民的居住权利和财产权利予以尊重、敬畏和保障。必须防止对空心村、闲置农宅一拆了之的粗暴行为。对待空心村、闲置农宅的正确做法,应当是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制度通道,真正放活市场和社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四是要发展乡村民宿业和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形成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精品路线、精品节点和精品品牌,融合艺术家的眼光、企业家的经营,让农产品变成乡村文化产品,让乡村文化价值变为农民增收的源泉。在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中,通过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和旅游线路的推介,让市民与农民一道共同体验和感悟乡村文化的魅力和乡村文明的价值。
  四、更加彰显劳动的创造之美。在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中,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劳动的价值和劳动之美。天道酬勤,丰收的果实都是人们的劳动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都是劳动创造的。应大力弘扬勤劳节俭、艰苦创业、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是要通过各种农耕体验活动,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加劳动的良好氛围。既让农民认识到农业劳动的艰辛与光荣,又让市民体验到农业劳动的不易与乐趣。特别是让人们体验到在优良的生态环境中,农业劳动是最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劳动。
  三是要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重塑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社会主流思想。
  五、更加突出乡村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地乡村优秀文化习俗资源的独特优势,促进丰收节庆活动与乡村地域特色有机结合。
  一是要彰显乡村文化习俗的特色。鼓励和支持全国各地乡村紧密结合自身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举办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民丰节活动,将各地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土人情作为重要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中,继承和弘扬各地区各民族庆丰收的优良传统和形式,充分展示乡村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风采,形成具有乡村区域特色的庆丰收活动品牌。
  二是要突出乡村特色产品的特色。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国各地都有各具特色、品质优良、众口皆碑的著名农副产品。这些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既是农民丰收节活动展示的重要依托,又是农民丰收节庆活动展销推介的品牌。
  三是要突出现代科技创新的特色。各地乡村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传统丰富多彩的习俗文化上,也体现在现代异彩纷呈的科技创新上。农民丰收节庆活动既要立足于历史文化名村,又要面向科技创新名村,像电商淘宝村、直播网红村等在现代化进程中崛起的科技创新乡村,不断为农民丰收节活动提供新的内容和支撑。
  六、更加体现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农民丰收节本身蕴含着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思想资源和人文精神,也承载着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时代使命和光荣职责。
  一是要传承发展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要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核心思想融入其中,并且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思想理念基础。可以积极开展农民丰收节庆历史文化研究,促进节日塑形与铸魂相统一。
  二是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要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转化为节庆活动的重要元素,以春风化雨、以文化俗的方式荡涤污浊、净化心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三是要传承发展中华人文精神。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要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光彩夺目的中华人文精神贯彻其中,充分体现出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活生命力和强大感染力,从而不断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使中华文明不断推陈出新,更加光彩夺目。
  七、更加坚定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举办农民丰收节,既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力促进和融入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
  一是要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之融入到农民丰收节庆活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也体现了现代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在农民丰收节庆活动的组织、举办过程中要充分践行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充分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严。维护和发展农民权利,是举办农民丰收节庆活动的力量源泉,也是举办农民丰收节庆活动的重要任务。在当代中国,农民具有三重不同的身份角色,相应地需要保障和实现其三重权利。首先,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拥有公民身份,享有公民权;其次,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拥有社员身份,享受成员权;再次,农民作为村庄社区居民,拥有村民身份,享受自治权。保护和实现农民的公民权、成员权、自治权,要从制度建设和行动上进行落实。通过以农民为主体举办农民丰收节庆活动,要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农民的公民权、成员权和自治权。
  三是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农民丰收节庆活动应当坚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突出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文化传媒机构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987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