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苏京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出炉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宏观经济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双稳”局面。其中,比较亮眼的指标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所反映的经济结构优化,表明我国宏观经济践行着高质量发展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最终消费支出、升级类商品消费的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和社会领域投资等快于总体指标等的结构性表现,则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双循环”局面的形成与“内循环”的发展。上半年的成绩单是在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得以巩固的环境下、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略指导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判断下得来的,宏观经济的系统性生态保障缺一不可。
从数据表现上来看,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得以在出口、投资、消费传统三驾马车的指标上表现突出,并皆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性特征;从所形成的局面上来看,上半年宏观经济表现表明,我国基于“双循环”格局下的供需循环日益畅通,国内供需循环在供给侧结构性优化的基础上继续在需求侧层面呈现出结构优化局面,已经开始与外循环配合发力;从未来走势上来看,目前形成的供需良性循环局面还将在宏观经济“双稳”向好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并以这种供需良性循环共同推动宏观经济向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不断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半年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复苏。
解析:以需求拉动为主结构性呈现新特征
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与2020年同比增长的两年均值为5.3%。虽总体数量表现上仍低于2019年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速一个百分点,但工业、消费、投资、外贸等主要宏观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之内,供给与需求均持续回升,就业与物价也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新动能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明显得以提升。
回顾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需求拉动特征,但是无论是出口、消费或是投资,均呈现出结构性新特征。首先,从需求侧来看,上半年我国投资需求拉动宏观经济增长比率约为19.2%,出口拉动宏观经济增长比率约为19.2%,而消费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比率则为61.7%。2000年以后,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最终消费支出作为国内生产总值为增长贡献率支柱的局面,但是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两者之间的格局绝非平分天下,而是一直以资本形成总额为主,净出口为辅,即使在2019年净出口贡献率达到近十年的峰值11%,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也高达31.2%。其次,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当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和社会领域投资两年平均增长数值以14.6%和10.7%分别高于全部投资10.2和6.3个百分点,更是凸显出投资需求内部突出的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特点。第三,高于出口和投资42.5个百分点的消费需求在升级类商品消费方面实现较快增长。
局面:供需形成良性循环内循环开始发力
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双稳”局面的形成,虽从数据层面来观察,明显呈现出以需求拉动为主的特征,但透过上半年数据进行观察,则不难发现,这一数据的达成乃是基于一直以来我国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略、不断提升供给能力的结果,是宏观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优化提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以供给能够更好地回应国内普遍需求、国内升级需求以及国外需求的基础上,才得以达成的。实际上是我国宏观调控从供给管理过渡到需求管理进一步促成供需形成良性循环的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前,我国升级类商品消费更多是通过海淘、海购等路径以国外供给的回应实现的。疫情暴发以后,中央决策层开始从2020年4月果断着手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保障了我国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则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促成了升级类商品消费的国内实现,进一步更高质量地稳住了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笔者认为,这是在新发展格局下内循环开始发力的一个突出表现。与此同时,上半年,我国新经济也进一步得以提升和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实现了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也实现了不断壮大。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已经高达23.7%,几乎达到四分之一,而与之相关的全国快递业务量则已突破500亿件,追平了2018年全年总量。不仅如此:从企业部门来看,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150%;从政府部门来看,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2%;从住户部门来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也没有进一步扩大,甚至实现了小程度缩减。而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这一数值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得以稳步上涨,上半年涨幅维持在0.5%的较低水平。从就业来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任务也已过半。可以说,疫情防控的及时得力,供给能力的增强,需求势头的增长,可支配收入的稳定,价格上涨的可控,就业的可预期,这些数据表现都是上半年宏观经济“双稳”需求良好表现的组成,亦为我国内循环的进一步持续发力奠定了基础。
预测: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达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造成广泛破坏性影响的背景之下,我国原来通过境外供给得以满足的升级消费需求,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略推动之下,得以通过国内供给达成满足,从而在数据上表现出升级类商品消费方面的较快增长。若我们悉心观察,不难发现我国国产货已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多极化的特点,而这些从供给侧着手实现的创新,回到需求侧,便得以体现出国内对升级类商品消费的成功回应,从而在宏观层面表现为供需在更高水平的商品市场中循环的实现。而随着这一轮供需形成的良性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动能,新动能回应新需求,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是我国内循环得以发力逻辑上的重要一环。
而需求牵引供给实现之后,这一逻辑链条的进一步延伸仍然是从需求侧回到供给侧。如上所述,主要受到国内需求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拉动,在上半年宏观经济实现“双稳”的条件下,市场主体在预期方面表现出的稳定及信心的不断增长是自然而然的,数据表现上亦是如此,无论是连续16个月位于惊奇区间的制造业采购经纪人指数,还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业指数,都表现良好。供求良性循环之下,从需求侧再回到供给侧,在保障正常供给的情况下,通过新动能的打造,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以新供给引领国内国际新需求,通过提升经济的内生动力来实现我国供需通过良性循环实现新的宏观经济动态平衡,亦是我们基于上半年宏观经济表现可期之态。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仍需注意到,继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这一灰犀牛事件后,国际视野中局部黑天鹅事件频发,紧接着是疫情作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的暴发,再接着又是一轮新的灰犀牛时期。无论是全球此起彼伏的疫情,还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或是多重复杂的国际环境,都是宏观经济前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下半年我们更应切实贯彻决策层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在以深化改革开放内生发展动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的完善,打造稳定宏观经济的系统性生态环境,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上半年宏观经济“双稳”基础上继续推进供需良性循环,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半年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复苏。(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1年07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