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俯瞰三湘大地,湘、资、沅、澧自南向北汇入洞庭湖。密如蛛网的水系,滋润广袤良田;肥沃的土壤、暖湿的气候,造就水稻生长的“天堂”。这里是南方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晚期,炎帝神农氏在这里教民农耕、制作农具、栽种五谷。上世纪,袁隆平科研团队发明的杂交水稻,从这里走向世界,书写“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传奇。
“湖广熟、天下足”流传至今。目前,湖南仍是全国稻谷核心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双季稻面积、早稻产量均在全国首屈一指。
“湖南稻作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担任农业农村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以来,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黄璜带领科研团队,遍访农耕古迹遗址,探寻“一株水稻的传承”,破译湖南稻作文化的“密码”。
沉淀万年,稻作遗址遍三湘
湖南农耕文化资源丰富。道县玉蟾岩、澧县城头山、茶陵独岭坳、沅陵盘古洞……稻作文化遗址众多,从有形的自然景观到无形的民俗传统应有尽有。
上世纪末,永州道县出土了古代栽培稻以及条纹陶器,距今已有一万余年的历史。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出土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在澧县城头山、八十垱、彭头山等遗址,专家分别发现了6500年前世界最早的成熟水稻田、史前稻谷和大米两万多粒,还出土了陶器、石器。
茶陵县独岭坳发现的稻粒,证明远古先民在此栽培水稻。长沙南托遗址出土的陶器,大都刻画了“口含禾苗的鸟”“草绳纹”“农田纹”等符号,见证稻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新化县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系统堪称水田工程的奇迹,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溯源稻作文化,遗址遍布三湘。”黄璜介绍,湖南省内拥有30多处旧石器时期遗址、900余处新石器时期遗址,炎帝与舜帝的墓穴也都位于湖南省内。
炎帝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是中国远古稻作农业的开创者,因“始作耒耜,教民农耕”被尊称为“农皇”,葬于炎陵县城西鹿原陂。据学者研究,湖南诸多地名与神农氏有关,如嘉禾、耒阳、耒山、神农山、炎陵等。嘉禾被认为“天降嘉种”,是神农氏教民耕作的地方。
农耕工具也见证了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专家根据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的木耒、木铲、骨铲等农具考证,从时间和地域上都与《易·系辞》中“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记载相符。耒耜是早期稻作农具,“耒阳”这一地名也反映了该地与稻作文化关系密切。
长期的稻作生产中,湖南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农耕民俗。如农历六月初六是城步苗族自治县传统的“禾兜节”,表示对五谷大神的虔诚。湘西土家族的《梯玛歌》、侗族的《侗歌》、苗族的《古老话》、瑶族的图腾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稻作生产的传说故事。
至今,湖南各地方言仍然流传反映物候农事的农谚,如“清明前后,撒谷种豆”“谷雨前,好种棉”“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等饶有趣味。
多方考据证明,湖南稻作历史与神农文化相辅相生,从农耕操作、农耕用具到农耕民俗,都对全球稻作文明影响深远。
稻香万里,“粮”心永恒济众生
春秋时期,湖南就成为楚国的南方粮仓。到宋代,湖南成了全国主要的稻作区和粮食供应基地。清初时期的“湖广熟,天下足”谚语至今广为流传;清代晚期,随着湘军在全国的征战,长沙、湘潭兴起全国著名的米市。
“深厚的稻作文化底蕴,涵养了湖南人勇于担当的精神。”黄璜称,自古以来,这里崇耕尚读,坚守“粮”心,为了“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质朴理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湘工作近70年,三湘四水是他应用知识、挥洒汗水、产生灵感的地方。从安江农校开始,他率领专家团队,研发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选育、超级稻,一再刷新高产纪录,亩产先后登上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台阶,2018年创造了亩产1152公斤的最高纪录,“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成为传奇。
1994年,袁隆平院士创建了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次年,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依托成立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如今,中心研发的杂交水稻,占全国每年水稻产量的60%。
解决了国内粮食问题后,专家团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研究中心与隆平高科共为亚非拉约80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一万余名技术人员,杂交水稻香飘万里,花开全球。据测算,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在国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从上古时期的神农授五谷,到杂交水稻的发明,湖南始终在稻作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近5年,湖南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全国首位,粮食总产量一直稳居300亿公斤的高位。
黄璜告诉记者,在稻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湖南始终不忘初心、不懈创新,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为粮安天下勇挑重担,让“鱼米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永久传承、熠熠生辉。(来源:央广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