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农科技   杨立国:以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返回列表
查看: 886|回复: 0
收起左侧

杨立国:以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5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50694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9-19 1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杨立国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60年前毛主席就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时指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年底,《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正式发布,该文件是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南针和路线图,更是农机工作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
  北京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2018年末,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全国排名第3。应该说,北京农业机械化正支撑着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农业产业链条的各个领域。农机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乡村产业振兴的质量,在更高起点上,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支撑引领作用,继续做出农机行业的特色和亮点,需要我们广大农机科技工作者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当前北京农机化发展现状
  当前北京市农机化发展情况大概可以概括为“农机装备种类齐全、农机科技发展迅猛、农机服务提质增效”。农机装备方面,201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125.65万千瓦,亩均动力0.38千瓦。农业机械保有量20.52万台套,基本涵盖了从种子处理、耕整地、播种、植保、田间管理、收获、农产品初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1.2%,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8.5%。农机科技方面,一是全面全程发展,实现了大田、设施、林果、生态等农业各产业的全面发展和耕种管收全程发展;二是智能智慧发展,搭建了现代农业综合智能示范平台,实现了粮经、设施、养殖等产业农机管理、作业、调度、监测等信息化服务;三是绿色生态发展,引进智能水肥一体化、高效植保、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先进适用设备,实现了节水节药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机服务方面,2018年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及农机户14003个,其中,农机户13688个,占总数的97.8%;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31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29个,占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41.0%,其中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家、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家,北京市农机合作社示范社9家,2018年全市农机从业人员18728人。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北京农机科技工作新形势
  首先是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一是政策体系全面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对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任务、发展措施做出了全方位的指导性安排,搭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框架和目标愿景,这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形势,值得深入学习;二是管理体系全面聚焦农业农村系统改革。农业农村系统还没有改革到位,特别是面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系统的职能职责还不够明确,横向及纵向的各类机构协调配合还没有磨合到位,总体上还处于改革调整时期。特别是农机系统,也需要及时调整思路,借助这一轮机构改革的东风,全面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中;三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通过改革,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激发农村活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
  其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一是农业和农村建设逐渐融合,农业的产业功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农村的宜居功能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农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要求农机工作者要增强统筹兼顾、把握全局的工作意识,从更高的高度,更大的视野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二是产业功能区域化逐渐显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菜田、粮田、养殖、特色产业的优势区域布局逐渐稳定,形成产业区域化的发展形态。如,大兴西瓜、平谷大桃、怀柔板栗、昌平草莓等,产业功能区域化布局有利于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农机装备等要素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三是呈现适度规模机械化发展态势,合作社、科技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带动农业科技投入、现代农机装备投入、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同时还肩负着小农户、小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未来将得到持续的发展。
  三、当前北京农机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装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大田粮食作物机械基本饱和。如小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二是设施农业机械较为缺乏。以日光温室为例,现有日光温室11.30万栋,目前卷帘机保有量4.50万台、卷膜机0.46万台,每栋温室不足1台,缺口较大。三是养殖业大部分设备老旧需要升级换代。四是对林果残枝、蔬菜尾菜、杂草树叶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处理机械装备需求较大,相关机械装备发展不足。
  第二,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协调。一是各产业机械化水平不均衡。大田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而其他产业机械化水平低,特别是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林果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是关键环节机械化存在短板弱项。农产品初加工脱出、清选、保质,设施农业种植、采运,畜产品采集环节的捡蛋,池塘养殖起捕、清淤,林果除草、修剪、采收等环节缺少高效适用设备,需要加快自主研发创新及农艺技术改造。
  第三,作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户多社少”。合作社占比不到1%,专业化、品牌化服务能力不足;二是服务领域单一。大田作业服务内容多,其他产业服务内容少,作业服务有丰富提升空间。三是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不足,一些作业质量监测手段覆盖率不高,例如深松整地质量监测。
  四、当前形势下的北京农机科技工作总体思路
  今后的农机科技工作应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机系统的三个变化。第一工作领域变化,一是农业与三农。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实施后,农机真正的战场在整个三农而不单单是农业;二是业务与综合。机构改革后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四个部门的农业农村职能划入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的桥梁作用更加凸显;三是主导与辅助。机构的重组、职能的合并,将使农机、农艺、信息化迎来真正融合的时机;第二工作方向变化,一是内涵与外延。农业农村发展一体化后,农机的概念将由原来单纯地服务于农业而转变为现在更加复合的农业农村装备;二是被动和主动。农业农村领域的扩大,推进农机成为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的核心;三是主角与配角。面对崭新的工作环境,农机的角色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努力做到主角时显示优势,配角时突出作用;第三工作重心变化,一是产品与方案。随着个性化需求、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农机的工作也将由提供单一产品方式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方向转变;二是集成与创新。立足于集成就是创新的理念,依靠融合、引进、吸收、整合、创新的路径,提高农机科技创新水平;三是公益与市场。把握公益性职能,坚定鉴定公益化及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计划和市场协同作用,做好鉴定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政策导向和资源高效利用,推进鉴定工作管理方式、检测方式和鉴定方式改革发展。
  根据这三大变化,今后北京农机科技工作发展将围绕北京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机构”“新目标”“新任务”,树立“融合、支撑、创新、服务”理念,明确“产前产中产后融合桥梁、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桥梁、一二三产业融合桥梁、管理供给需求融合桥梁、京津冀农机科技融合桥梁”定位,深化“一点三线”工作方法和“点线面体”工作路线,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重点突出、效率优先的基本原则,加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农机化技术的引进、试验、鉴定、示范和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北京农机鉴定推广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信息水平、科技水平、推广水平和综合水平,引领京津冀农机大融合、大发展,建设全国农机科技新高地,为北京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和技术保障。
  五、未来北京农机科技工作的具体措施
  第一,深入推进农机化管理方式改革
  一是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装备升级”,主要是补短板,解决“无机可用”,促升级,加快“更新换代”;二是加快农机技术集成创新,推动“全程全面”,主要是加强“宜机化”改造和提升薄弱环节装备水平;三是聚焦农机服务组织建设,打造新型服务主体,主要是培育新型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和加强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管理。
  第二,深入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全面发展
  一是聚焦农业结构调整,在主导产业方面,要创造宜机化条件,推进主要叶菜品种(如生菜、小油菜等)全程机械化;在特色高效产业方面,要锁定重点环节,推进主要经济作物(如草莓、鲜食玉米、甘薯)生产和加工机械化;二是针对丘陵山区、小散零碎地块等不适合机械化的产业和区域,选择条件相对较好区域,开展宜机化农田改造示范,同时积极研发引进小型动力机械和农机具,推进山区主要农作物(如谷子、大蒜等)生产环节机械化;三是针对平原区具有规模的农业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农机”等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打造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基地,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第三,深入推进农机鉴定工作改革发展
  一是改革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实现由具体实施农机具鉴定检测向组织统筹、综合评价方式转变;二是改革检测方式,继续深化京津冀农机检测工作机制,实现检测结果互认互信互用,促进区域农机检测工作协同发展。探索利用社会中介资源,采取联合使用或租赁使用本站实验设备、与第三方合作检测或委托检测等方式,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和机具检验检测工作效率;三是改革鉴定方式,健全完善农机鉴定制度,加强补贴新产品的鉴定评价工作,推进鉴定方式向综合评价方式转变,为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方式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第四,持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服务组织规范化创建,以农机合作社为重点,完善管理机制和技术保障;二是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典型,积极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机维修(销售)、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对接、金融对接等“一站式”托管综合服务,重点打造设施、林果、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服务主体;三是强化农机服务主体扶持政策,优化技术培训、农机补贴、贴息贷款、作业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扶持政策,并向大型化、综合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倾斜。采取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更新培训,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人才储备。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3386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