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供应“三重门”后,粮食短缺担忧已现
返回列表
查看: 233|回复: 0
收起左侧

供应“三重门”后,粮食短缺担忧已现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3-7 10: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全球农业生产或面临多重不利因素 粮食供给问题引发关注
  进入2022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出疫情影响,“世界粮仓”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冲突引发了全球粮价的大幅波动,让本就处于低库存背景下的世界粮食市场供给担忧再起。回看历史,战争期间及战争后食品价格飙升的情况并不罕见。一战时期,欧洲硝烟四起,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陡增,美国11种主要作物的价格平均上涨约160%,带动1910-1920年间的耕地价格每亩上涨51.4%。二战战后,严重的粮食危机导致1946年德国居民70岁以上死亡率上升约40%。此外,在“工业制裁”政策之下,化肥产量严重受限,导致德国本地农作物产量也急剧下降,进一步加剧国内粮食危机。
  当前,俄乌地缘冲突让市场再度聚焦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供给安全。截至3月4日,CBOT小麦价格较年初上涨超过接近60%,CBOT玉米价格涨幅也接近30%,同时以棕榈油为代表的植物油价格也快速攀升至历史第二高位。一方面,全球疫情和不利天气仍然在限制农业劳动力和单产等生产效率,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冲突也对农产品贸易和生产有较大冲击,比如对当地港口和春耕的影响。那么,当前农产品价格大涨之际,全球粮食供给安全问题是否已经存在,这可能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粮食供应担忧再起,中低收入国家粮食不安全人口数持续增加
自新冠  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粮食供给就已面临重大挑战。由于全球粮食供给依赖于国际贸易系统的正常运转,然而疫情期间防控采取的边境封锁、物流限制等措施严重影响了粮食供应链稳定性,这也造成了部分粮食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粮食供应不足。据Global Network Against Food Crises(GNAFC)数据,2020年全球约有55个国家处在粮食安全三级警戒线以上,约有1.55亿人面临较为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较2019年同比上涨约2000万人。
  图表:粮食安全警戒标准
11.jpg
  资料来源:GNAFC,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1年全球疫情有所好转,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全球人均实际GDP由2020年的10663.97美元 上涨至11158.7美元,同比上涨4.64%。但我们注意到,人均GDP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人均GDP与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的人口比例呈现较为明显的非线性负相关,因此,我们看到,2021年全球粮食供给安全问题仍难言好转。据USDA对于全球76个中低收入国家的调查(IFSA),2021年度IFSA区域内面临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达到12亿人,较2020年预测值高出2.91亿人。这意味着IFSA调研地区30.8%的居民日常食物消费都无法满足日均摄取2100卡的热量标准。
  图表:IFSA覆盖区域粮食不安全情况(2021年)
22.jpg
  资料来源:USDA,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人均GDP与粮食不安全人数占比关系 (2021年)
33.jpg
  资料来源:USDA,中金公司研究部
  通过对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地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亚洲四大区域的分析,我们发现,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水平下滑、贸易封锁、国际物流中断是造成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粮食供给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主要原因,同时地缘冲突与不利天气也加剧了局部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具体来看:
撒哈拉以南非洲(非洲中部、南部及西部)
  由于疫情管控,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活动受限,农资物流运输受阻,叠加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摩擦、作物减产等问题,都对粮食供给安全形成风险。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粮食供给挑战,该地区有44.9%左右的人口食物供给无法保障。
  非洲中部有69%的人口粮食供给面临威胁,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由于当地的暴力冲突及新冠疫情影响。自 2020 年 12 月以来,中非共和国政府军与武装团体之间冲突频发,许多农村地区的局势较为动荡,农作进程受到一定干扰。同时,由于非洲中部医疗条件较为落后,新冠疫情蔓延速度较快,治愈率较低,对于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非洲南部则受不利天气影响较为严重,部分地区经历了近四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如马达加斯加南部地区,干旱、虫害及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造成高达60%的农作物歉收。此外,新冠疫情同样给该地区的国家卫生系统增添了压力,如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
  非洲西部,由于地缘冲突加剧和疫情相关限制的影响,西非和萨赫勒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急剧上升。疫情封锁导致萨赫勒地区和一些沿海国家(例如塞拉利昂)的收入明显降低,区域贸易、供应链和跨境牧民活动均受到限制。
  北非地区
  北非是 IFSA 区域内粮食最安全的地区。GNAFC预计2021年,该地区只有14%的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但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当地能源业和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对于此问题,当地政府对于基本食品购买进行持续补贴,基本抵消了居民收入下降导致的购买力下降问题。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美洲中部及加勒比地区、南美地区)
  新冠疫情对于拉丁美洲地区经济影响较大,数据显示该地区2020年GDP较疫情前显著收缩9.1%,成为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为了防控疫情导致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当地政府积极推进了相应的补贴政策以支持居民收入。然而,由于该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府出台的高额补贴政策(约占GDP5%)反而加剧了该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问题 ,引发粮食供给担忧。
  美洲中部及加勒比地区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极大程度地依赖于服务业、旅游业与出口业。总体来看,粮食和豆类、咖啡、甘蔗、水果、蔬菜和牲畜放牧区均出现损失,直接威胁到该地区的粮食供给 。如多米尼加共和国与塞尔瓦多,疫情封锁后当地经济受损较为严重,需要依靠政府进行财政补贴。除此以外,2020年10月至11月的飓风Eta 和 Iota也对于作物供给有所影响。具体来看,尼加拉瓜以及危地马拉的经济都主要依赖于农业,飓风的登陆导致了尼加拉瓜地区的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80%的农作物歉收,大量农业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危地马拉地区的豆类和谷类作物也同样受到较大影响。
  南美地区主要是受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影响。具体来看,2020年持续低位的油价导致原油出口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玻利维亚蒙受较大经济损失。而从农业生产自身来看,哥伦比亚地区2020年农作物产量较正常年份有所增长,主要是物流受阻及地区封锁导致供应链不畅引发的粮食担忧。而秘鲁地区则是由于先前农产品价格偏低,导致2021年作物种植面积下降明显,供应有所下降。我们预计,随着国际粮价的走高,该地的粮食供给将会有所恢复。
  亚洲(亚洲中部及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亚洲其他地区)
  2021年亚洲地区的粮食供给问题较2020年有所恶化,主要原因是印度经济受疫情影响衰退较为严重,贫困水平倒退到2016年状态 ,达到10.4%。因此,2021年亚洲地区有6.47亿人存在粮食供给风险,较2020年增长48%。
  亚洲中部及南亚地区(CSA)地区人口占IFSA涵盖的亚洲地区总人口的47%。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印度的粮食不安全人口占CSA地区粮食不安全总人口的68%。疫情影响导致印度经济水平下滑严重,贫困率达到10.4%。此外,阿富汗也是CSA地区粮食供给担忧严重地区。2020年阿富汗政治局势动荡,各方势力之间的冲突持续不断,国内粮价连续上涨 [9]。同时,由于疫情封锁,孟加拉国纺织业生产活动及出口均受到限制,而纺织业占孟加拉国GDP高达7%。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孟加拉国服装业出口收入在2020年下跌约25% ,大概率连带当地居民收入发生下降。
  东南亚地区是亚洲粮食供给较为安全的地区,粮食不安全人口约为17%,主要集中在GDP下降明显的印度尼西亚,但粮食不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则为老挝。2020年由于疫情限制,老挝在外务工人口返回老挝,导致人均收入有所下降。叠加该国北部谷物减产,限制了居民粮食消费,降低了售卖粮食带来的居民收入,粮食供应较为紧张。
  亚洲其他地区,也门地区粮食担忧情况较为严重,2021年粮食不安全人口占总人口的84.6%。也门地区的暴力冲突多年来阻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导致贫困加剧。在疫情爆发下,2020年也门GDP 下降12.3%,2021年GDP小幅恢复但仍显著低于疫情前水平,人均每日热量缺口高达631大卡,粮食供给情况不容乐观。
  图表:全球各地区粮食不安全人口占比情况(2021年)
44.jpg
  资料来源:GNAFC,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2年,我们认为全球谷物可能维持低库存,地缘冲突和不利天气或加剧全球粮食供给担忧
  第一重门:全球谷物库存偏低,为供应短缺奠定底层逻辑
  总体来看,对于2022/23年度,我们认为全球主要农产品品种虽处于主动建库存周期,但累库进度或不及预期,价格中枢维持高位(据USDA2月数据,2021/22年度全球小麦、玉米、大豆库存消费比分别为0.35,0.25与0.25,较历史五年均值库消比分别下降3%,2%与3%)。
  谷物方面,库存缓慢修复。据USDA2022/23年度展望报告,我们认为尽管美国在种植面积上小麦小幅增长、玉米虽不及上一年度但也处于历史第二高位,但就目前的库存水平来看,即使2022/23年度出现创纪录的高产,但谷物库存偏紧的事实仍不太可能在短期消除(美小麦种植面积约4800万英亩,较上一年度增加130万英亩;玉米约9200万英亩,较上一年度略降140万英亩)。对于小麦,我们认为全球总体供应是有保障的(2021/22年度全球小麦库存预计7.75亿吨,同比略增0.08%),但受天气因素影响,主产国可供出口的小麦量明显不足,七大小麦出口国/地区(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俄罗斯、乌克兰、美国)总产量预计较上年度下降2.56个百分点,其中加拿大和美国产量同比下降40.31%和9.97%,叠加俄乌地缘封锁等限制措施或加剧区域间的供给紧张。对于玉米,USDA的预测相对乐观,但美国期末库存的超预期恢复并没给市场信心带来太多提振,毕竟北美春播在即,任何产量的损失都会变成市场交易关注的重点,同时原油价格高企将从能源替代角度利好燃料乙醇消费,我们预计库存修复并非易事。
  图表:全球玉米供需情况
55.jpg
  资料来源:USDA,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小麦主产国产量及出口情况预测  
66.jpg
  资料来源:USDA,中金公司研究部
  油脂方面,主产国库存持续紧张。在拉尼娜气候影响下,南美减产正逐步兑现,我们认为尽管化肥价格上涨,导致种植大豆更加经济划算,给种植面积带来一定利好(美大豆种植面积约8800万英亩,较上一年度略增80万英亩),但全球库存仍难言修复。我们预计随着新季北美播种季开启,“天气市”对产量的影响仍不可小觑。棕油方面,尽管主产国夏季增产预期较强,但在库消比降至25年来低点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增产对于库存的边际改善较为有限,库存明显修复或需要等到下一年度。同时,主要经济体或从疫情封锁中逐步恢复正常,叠加“碳中和”约束,工业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或仍有增长空间,将继续为全球油脂价格提供利好。
  图表:全球大豆供需情况
77.jpg
  资料来源:USDA,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棕榈油出口情况
88.jpg
  资料来源:USDA,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二重门:全球不利天气扰动,对农业生产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南北美地区,我们在去年10月的报告《拉尼娜或回归,市场价格如何演绎?》中,就提示了冬季拉尼娜气候对南美、东南亚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目前南美拉尼娜气候引起的减产正在逐步兑现。随着2022年美国春播临近,我们预计干旱或将再次成为影响2022年美国作物产量的最大担忧。根据美国干旱监测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美国48个州中有72.6%的州处于不同程度类型的干旱中,这其中包括11.9%的地区处于最严重的干旱状态。据NASA2019年测算,从农产品的种类来看,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玉米单产预计下降7%,小麦预计下降6%,大豆预计下降3%。
  图表:巴西大豆主产区气温异常情况
99.jpg
  资料来源:WorldAgWeath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阿根廷过去180天降水缺失情况
100.jpg
  资料来源:WorldAgWeather,中金公司研究部
  东南亚地区作为棕榈油主产区,经常在雨季面临洪水威胁,如2020年及2021年的偏多降水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棕榈树的生长与收获。目前来看,2022年3-5月(NOAA预计3-5月拉尼娜发生概率仍高达70%)),在拉尼娜气候的影响下或将继续迎来偏多降水,棕油短期增产较为困难。同时我们在《汤加火山爆发影响几何?》报告中提示过,热带火山爆发或提高全球夏季厄尔尼诺气候形成概率(目前夏季发生概率已接近60%),因此夏季湄公河其余地区面临的干旱天气可能不利于谷物生长。
  非洲地区在2021年度经历了严重的干旱导致谷物歉收严重,而从目前来看,2022年度非洲天气仍面临严峻挑战。根据NOAA气候监测数据显示,非洲地区旱涝分布不均较为明显。具体来看,2022年初至今,津巴布韦、博兹瓦纳等地降水缺失导致土壤干旱,而津巴布韦地区则面临着过量降水带来的洪水威胁,3-5月的雨季或推迟来临,总体来看,我们预计新作年度非洲农作物产量仍面临较大危机。
  图表:非洲不利天气示意图
101.jpg
  资料来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拉尼娜发生概率预测
102.jpg
  资料来源:IRI,中金公司研究部
  第三重门:地缘冲突、贸易保护等因素,或加剧区域间粮食供给不平衡
  我们认为,由于全球农业生产资源具有分配不均衡的特征,因此重要农产品产出主要集中在几大主产国。全球农产品贸易再分配是实现各地区均衡供给的主要方式。如果国际贸易受阻,特别是对主产国的贸易封锁,这对于进口依赖较大的国家来说,或直接导致地区间供给失衡,增加极端风险概率。
  谷物方面,据2021年UN Comtrade数据,俄乌两国合计小麦出口占全球约25%,大麦出口占全球约24%,玉米出口占全球约15%。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玉米、小麦、大麦供给担忧有所加剧。在全球谷物低库存背景下,粮食价格或大概率跟随俄乌局势波动加剧。目前来看,敖德萨港是乌克兰最大农产品出口港,也是黑海的重要港口之一。随着俄乌局势恶化,乌克兰军方已叫停港口商业航运。如果战事封锁持续,我们认为谷物出口可能受到影响,或将引发全球性的粮食供给安全担忧。具体来看,中东和非洲国家在谷物饲料方面严重依赖黑海地区,尤其是在去年北非国家面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据汇易数据,2021年10月-2022年2月,中东和非洲国家进口规模约占俄罗斯小麦出口的90%和乌克兰小麦出口的60%)。埃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阿拉伯国家,近年来每年进口小麦总计超过1000万吨,其中80%购自俄罗斯和乌克兰;叙利亚2021年进口小麦约150万吨,多数购自俄罗斯,叙利亚政府表示当前国内小麦库存仅够维持两个月;黎巴嫩进口小麦中也有80%购自乌克兰,若乌克兰停止供应,黎巴嫩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小麦,运输时间将长达25天,从乌克兰购粮则只需7天。
  欧洲对于俄乌农产品依赖度也较高(据UN Comtrade数据,2021年欧盟(含英国)进口的农产品中,28%的玉米、18%的大麦、21%的小麦来自于俄、乌两国)。如果贸易需求从黑海转移到其他小麦供应国,这或将进一步抬升国际谷物价格。
  中长期来看,战事涉及地区包括乌克兰玉米、小麦种植区,如基辅、切尔尼戈夫、哈尔科夫等。考虑到3-5月是当地农作物播种季,我们认为,战争持续可能影响乌克兰2022/23年度的玉米和春小麦产量,从而对全球谷物库存的修复带来负面影响(极端假设下,若春耕受到实质影响,全球小麦供应量或减少3%-5%)。
  图表:乌克兰农作物出口情况
103.jpg
  资料来源:UN Comtrade,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俄罗斯农作物出口情况
104.jpg
  资料来源:UN Comtrade,中金公司研究部
  油脂方面,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主要葵花籽油出口国,其中两国葵花籽油贸易量约占据全球的80%,俄乌地缘冲突将对黑海地区葵花籽油贸易造成冲击。俄罗斯遭遇西方不断加码的制裁,该国葵花籽油出口将受到拖累。乌克兰进入战时状态,油籽作物加工和出口停滞,该国港口关闭影响葵花籽油向欧盟地区输出。俄乌葵花籽油贸易遭遇困境,国际买家将转向其他货源寻求采购,这导致本就库存低位的棕榈油、大豆供给紧张加重。同时,地域间的贸易保护政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进入2022年,印尼政府就颁布了国内市场义务(DMO)政策,要求棕榈油出口商必须将计划出口数量的20%在国内市场销售,这对于国际棕榈油价形成强力支撑。
  图表:印尼棕榈油现货价格及出口关税
105.jpg
  资料来源:印尼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印尼棕榈油出口量受影响程度
106.jpg
  资料来源:GAPKI,中金公司研究部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1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