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种子虽小,却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的第一站——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句话生动深刻地阐明了种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的特殊时期,一粒种子或许就是影响长远、左右大局的关键棋子。
对良种,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多次在全国会议上、考察调研中作出大力发展种业的重要指示。“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种业发展始终是事关三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发布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定下了“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目标。
实现“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需要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土壤”“空气”“水源”缺一不可——
雄厚的资源家底是良种诞生的“土壤”。我国广阔的海陆孕育了性质各异的生物,蕴藏着一座又一座基因宝藏。系统科学地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不仅事关当代,而且利在千秋。2021年,我国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力争用三年时间摸清资源家底。从白山黑水到青藏高原,从近海水域到云贵深林,目前已基本完成对畜禽和作物的普查;正紧锣密鼓开展的,是运用生物技术分析研究品种特性,以期准确高效将资源家底变为育种材料,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种子。从传统种业到现代种业,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基础问题一以贯之,将从丰富的物种基因中不断寻找答案。
完善的机制保障是良种生长的“空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指出要“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近年来,我国供种体制、生产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和科研创新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紧紧围绕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目标开展集中攻关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运用市场力量探索搭建畅通的成果分享平台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科研机构多方通力合作的创新链条正加速形成,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在适宜区域的推广力度逐步加大。目前,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正式施行,并有“种业监管执法年”“种子市场大检查”等一系列执法活动重拳出击,对套牌侵权、“假种子”等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让种业得以在公平良性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久久为功的科研精神是良种必需的“水源”。回首往昔,种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凝聚了广大种业工作者的辛勤汗水。经年累月的反复实验研究,有时数十年才能产出一个优良品种。众多育种科研人员、企业主体像溪流一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最终汇聚成种业进步的汪洋大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当前,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力以赴振兴种业,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地攻关,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的宏伟蓝图。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催人奋进。一粒种子,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持续为种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土壤”、“空气”和“水源”环境,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让农民用上更多好种子,收获更多丰收粮。(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2年第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