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这些日常支出之外,其他方面能节省尽量节省,能不花钱尽量不花钱。”这是在北京打工的刘先生的一番感慨,也是疫情当下,一些普通百姓家庭生活消费观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复苏持续向好,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4%,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反复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也导致消费预期和能力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是2020年8月份以来首次负增长。接受采访的专家分析,居民消费复苏缓慢主要受收入影响,促消费仍须从增加居民收入着力,当务之急是尽快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多举措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可支配收入不足 百姓多选择捂紧钱袋子
在采访中发现,当下百姓对消费有着共同的心理:不管有钱没钱,捂紧钱袋最要紧。
在北京从事养老服务的刘先生眼下正面临着失业危机。受疫情影响,近几个月他的业绩上不去,达不到公司规定的绩效要求,极有可能被解雇。为此,刘先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每天想办法开拓市场,但在疫情多地散发、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收效甚微。
“两年多来,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减少了很多社会应酬,一家人很少在外面吃饭,除了生活必需品和日用药物,其他方面几乎都不消费了。”来自河北的企业家陈先生坦言,他们期待疫情尽快得到有效控制,让生活早日恢复常态,尽快复工。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举措,协同发力、综合施策,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近期促消费政策也不断加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助企纾困、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增加就业收入等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紧接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提出“全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促消费仍须从增加居民收入着力
“保市场主体,增加居民收入乃是当务之急。”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天勇认为,增加收入的前提是要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就没有消费。现在要想办法尽快让企业复工复产,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促消费有三个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一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要持续增长,这是决定消费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面临困境,也使得很多人面临失业,失去收入来源。因此,要通过精准防控,尽快让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消费金融要发展,运用普惠金融工具来满足普通百姓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金融要向大宗商品消费以及消费技能方向发展,消费金融机构通过技术加数据双轮驱动,精准识别并投放资金给真正有需求、信用较好的消费者,从而推动消费发展,倒逼金融机构向数字化转型。
三是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和完善供给体系,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完善县以下包括农村消费市场在内的产品体系,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农村是经济发展的洼地,加大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扶持力度,对于促进农村消费有着深刻意义。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张红宇认为,要通过丰富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四链”的作用,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从而更好地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对于目前消费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认为,在流通方面,要打通堵点、痛点,地方对物流司机的核酸检测要互认互通,能放行尽量放行。在市场监管方面,加强保供稳价,加大对民生重要物资的质量和流向严格监管,为消费者建立起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体系。就保市场主体而言,对中小微企业已有的纾困措施继续落实到位,扶持政策可适当向特困企业特别是线下实体企业倾斜。同时,对消费主体包括对失业家庭和人员予以生活补助和就业帮扶。(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