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双季水稻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在双季水稻高效利用气候资源、避灾安全种植、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水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等气象服务和技术支撑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江西省气象局等5家单位的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价认为,由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双季水稻气象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总体达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中双季稻应对气候变化的适用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依托科技部重点行业专项和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等研究,该成果针对国家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的需要,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双季稻主产区气候资源变化、气象灾害多发重发背景下水稻生产全过程定量化服务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双季稻种植气候资源利用机制、水稻气象灾害指标、水稻高低温灾害影响指数模型、水稻生长气候适宜性诊断评价方法、水稻高温热害灾害损失评估、水稻气象适用技术试验开发、适用技术施用抵抗不利温度影响的生理机制以及适用技术应用定量指标等研究。成果已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等领域和各级政府部门成功应用。 专家组评价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双季稻气候资源演变规律和影响双季稻种植的气候灾害风险,提出可供双季稻高效利用气候资源的种植布局和利用气候资源避灾安全的精细化种植方案;发展了双季稻春季低温、小满寒、高温热害和寒露内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和等级标准;研究建立了双季早稻高温热害、晚稻寒露风灾害影响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和等级指标以及水稻高温热害灾害损失定量评估方法和指标;研究揭示了不利温度条件下,适用技术应用水稻抵抗春季低温、小满寒、高温热害、寒露风等灾害的生理机制,探究了双季水稻气象灾害致灾机理;挖掘出早稻结实率响应高温和氮素的差异表达基因;基于定量灌水和喷施叶面肥等农艺防控技术开发,制定出了防御双季早稻春季低温、小满寒、高温热害和晚稻寒露风等灾害的7项气象适用技术及定量指标,明确了适用技术原理、特征指标、实施时间、实施要点和使用效果。(来源:江西气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