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绿色发展:我国的“换道超车”与“后发优势”
返回列表
查看: 6189|回复: 0
收起左侧

绿色发展:我国的“换道超车”与“后发优势”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7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7953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19-11-14 0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鲁政委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方琦 钱立华

  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传统看法认为,要保护生态环境可能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的《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有的同志对生态环境保护蕴含的潜在需求认识不清晰,对这些需求可能激发出来的供给、形成的新的增长点认识不到位”。
  事实上,绿色发展不仅不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前提,而且还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当前,虽然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的愿景,但在传统发展方面所累积的巨额投资和专利所形成的“锁定成本”和既得利益集团,使发达国家在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路径依赖障碍,而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不受此限制,后发国家的优势使其能够更加超脱地选择绿色发展路径,由此实现“换道超车”,近几年我国在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细分领域的迅速发展正是完美的例证。
  二、绿色发展:新兴经济体实现赶超的“后发优势”
  当下,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愿景,绿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也已开始悄然崛起,提前越过以污染换发展的阶段,主动选择绿色发展路径将成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萧条期往往孕育着全新的技术,而在技术和制度范式转换过程中,行为规则、组织原理、社会意识、技术能力与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将开始剧烈变化。在此期间,前一范式的领先者必须放弃原有的既得利益、改变原来的行为惯例与组织规则,才能适应新的范式,因此,过去的领导者往往转变过程较为缓慢。但对于追赶者而言,由于没有前一范式的约束,可以相对容易地引入新技术、实现社会组织变革。因此,范式转换期将为后发国家的赶超提供难得的机会窗口,历史上后发者成功的赶超一般都发生在这样的时期,如19世纪末由蒸汽动力与铁路时代转向电力与钢铁时代过程中美国和德国对英国的赶超、20世纪后期日本在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领域对美国的追赶(眭纪刚等,2018)。
  在今天,绿色发展已经开始引领新能源等一系列绿色技术变革,绿色发展或将成为新兴国家实现赶超的“机遇之窗”。而在绿色发展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具有更为明显的“后发优势”。
  首先,发达国家面临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路径依赖。由于发达国家传统技术和传统产业已经十分成熟,规模效益已经形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则意味着要放弃过去几十年的投资选择和专利优势,巨额“锁定成本”以及已形成的利益集团格局,都会抑制发达国家低碳转型的动力,使其更加倾向于沿着现有的“技术轨道”进行发展,而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没有历史包袱。OECD在2012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曾指出:绿色发展是新兴经济体跨越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重要机会,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机会去利用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同效应,因为他们仍然可以将环境问题纳入基础设施投资决策中,而发达国家则受到过去几十年的投资选择和沉没成本的限制(OECD,2012)。
  其次,新兴经济体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也更有机会赶超发达国家。一方面,与成熟的传统技术相比,绿色技术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兴经济体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更易实现追赶与超越。Perez和Soete(1988)指出,在技术变革的早期阶段进入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早期在知识产权(IPR)方面的进入壁垒较低。在技术创新早期,由于没有固定的市场领导者,往往更容易获得已有的技术知识资源,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创新,因此,进入新兴技术领域可能比进入已经发展到后期阶段的成熟技术领域更加容易。另一方面,在绿色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新兴经济体甚至比发达国家更有优势,因为他们不受限于现有的技术体系,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反而因为拥有了先进传统技术带来的高生产率,使发展初期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绿色技术完全不具竞争优势,从而导致发达国家更容易被限制在现有的传统技术中。这就好比在技术更迭时代,那些传统市场垄断者虽然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与优势,但却往往会选择固守传统市场,最终被后来者超越。
  三、我国绿色产业的“换道超车”
  在部分绿色产业中,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优势已开始显现,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细分绿色产业领域,在全球从“追赶”迅速跻身“并跑”乃至“领跑”行列。
  1、可再生能源产业
  可再生能源革命已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核心。而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仅仅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便迅速发展至全球领先地位。
  在风力发电领域,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公布的数据,2000年,我国风电装机量仅为34万千瓦,在全球总装机量中仅占2%;但到2018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8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量的比例达32.8%,与2000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达42%,一跃成为全球第一的风电大国。从2000年到2018年,我国风电行业几乎从零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超越的过程,目前累计装机量、新增装机量、发电量都稳居世界第一。
11.webp.jpg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2000年前后开始起步,自2009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公布的数据,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从2000年的3万千瓦增长至2018年末的1.7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达61%,并从2015年起就成为了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至2018年装机容量占全球比例已达36%。在发电量方面,2017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为1183亿千瓦时,同样稳居世界第一。与风电类似,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也是在短短十几年间实现了从起步到全球领先的跨越式发展。
22.webp.jpg
  除装机规模实现了赶超外,我国目前也同步发展成为了全球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领域的最大生产商、出口商和安装商。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2019年年会上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超过25万吨,全球占比超58%;硅片产量达到109.2GW,全球占比超85%;电池片产量约为87.2GW,全球占比近70%;组件产量约85.7GW,全球占比超70%[2]。在由“ 365光伏”发起的“2018全球光伏20强(综合类)”榜单中,有16家均为中国企业。在风电装备制造方面,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18全球前十大陆上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囊括了一半的席位。
  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同样占据领先地位。截至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专利已超过15万件,占全球总数的29%。美国排在我国之后位列第二,其专利数量略高于10万;而日本和欧盟则分别接近7.5万。从近年来每年新申请的专利数量来看,2015年起全球超过一半新增的新能源专利申请都来自中国,2016年该比例则高达66.6%,几乎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4倍。
33.webp.jpg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迅速崛起,是发展中国家在绿色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佳例证。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看见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受限于与发达国家一样的路径依赖障碍,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已经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从2015年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额占GDP比重排名来看,前十名中发展中国家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其中,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额占GDP比重为0.9%,超过了英、日、德、美。
44.webp.jpg
  2、新能源汽车产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在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增速曾一度高达341.3%,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以33.1万辆销量成功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到今天,这种增长势头仍在延续,2018年,在我国整体汽车市场销量多年来首次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维持较快的增长,全年产、销分别完成127.0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59.9%和61.7%。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稳居世界第一,并超过了全球总销量的一半。尽管如此,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73辆,排在全球第17位,而排在第一的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837量,是中国的4.8倍。这意味着,随着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如充电桩)的普及和进一步便利化,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有巨大发展空间。
55.webp.jpg
  除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也在迅速崛起。在传统燃油车阶段,由于技术的缺乏,我国以合资形式开启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道路,后起的自主汽车品牌发展一度难以获得一席之地,多年来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始终低于50%,2018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也仅为42.1%。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自主品牌则展现出了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2018年之前,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均在90%以上,2019年以来,随着合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加速布局以及外资品牌的进入,我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在80%左右。从全球市场来看,2018年,全球新能源销量前十的企业中,有4家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到49%。
66.webp.jpg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也带动了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发布的数据,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已从2014年的4.4GWh增长至2018年的65.0GWh,年复合增长率达96.0%。从全球市场来看,动力电池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从2015年开始,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最大的国家,到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占比已超过60%,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前十大出货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列第一和第三。
  在技术研发方面,截至2017年4月,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包括动力电池)领域的原创专利数量已紧随日本和美国,排在全球第三,占全球总量的11%。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是,作为新兴领域,技术创新仍在不断涌现,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公开总量同比增长49.4%,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因此,与发展已趋成熟的传统汽车技术相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仍有相当大的机会追赶甚至赶超发达国家。
  3、高铁
  高铁作为低碳、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是最为典型的绿色产业之一。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起步较晚,2008年8月1日,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距1964年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开通时间已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从2003年铁道部正式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路线方针开始,我国的高铁产业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从2004年开始引入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到2008年,我国已自主研发出了时速350公里高铁并正式通车,到今天,我国已成为全球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至2019年10月1日,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3.1万公里,在世界总运营里程中占到了65%,在建里程也稳居世界第一,达7207公里。
77.webp.jpg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实现了高铁列车自主设计、制造、调试的完整链条,在线路工程、列控系统、牵引供电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达到世界领先。在高铁运行速度方面,我国也遥遥领先,京沪高铁每小时350公里运营速度是目前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2019年7月,国际铁路公报(Railway Gazette International)发布了其每两年一次的世界铁路速度调查最新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铁的起停平均速度也远超其他国家,其中最快的为G17和G39两次列车,起停平均速度达317.7公里/小时,比排在第二的意大利最快高铁起停平均速度272.4公里/小时高出了40多公里/小时。
88.webp.jpg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