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返回列表
查看: 146|回复: 0
收起左侧

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2-8-1 15: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期,读者纷纷来信,讲述粮食生产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粮食收购价格总体稳定,但农资价格抬升较快,压缩了农民种粮的收益

  “种庄稼是体力活,可现在下地看看,见到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不愿种粮食了。”来自河南安阳市的农民齐强说,“在外打工的收入比种粮食多不少,这是摆在农民家庭面前的现实问题。辛辛苦苦种一年粮食,还比不上打工几个月的收入,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

  种粮收益一端是价格,一端是成本。2004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最低收购价为重点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今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较上年均有提高。这些举措保护了农民利益,有效避免了“谷贱伤农”。

  由于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保持粮价稳定十分重要。而粮食价格总体稳定,也意味着上扬空间有限,不少农民朋友在来信中表示,相对粮食价格,农资价格抬升较快,增加了生产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农民种粮的收益。

  “粮食收购价格稳定,可是种子、化肥、农药价格有时涨得很厉害,种粮本来就不太赚钱,成本一旦上涨,赚得就更少了。”安徽蚌埠市读者杨文利说,涨价尤其明显的是肥料。他根据自家去年的情况算了一笔账:“去年我们这里尿素、复合肥的价格都上涨了10%左右。施肥打药加上机播、机收等花销,粗算下来每亩地要投入约500元,差不多占去了收入的一半。”

  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多种肥料价格有较快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6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6月上旬全国流通领域尿素(小颗粒)市场价格达到每吨3187.4元,复合肥市场价格为每吨4121.7元,同比明显上涨。读者安先生是农资经销商,他说:“原料价格、运输都会对农资价格产生影响。在化肥价格上涨迅速的时候,我们的生意就冷清许多,农民种粮都得精打细算,农资价格太高对他们来说影响很大。”

  来自江西吉安市的何先生是当地一名种粮大户,他流转的田地超过百亩,肥料需求量大,对成本上升的压力感受明显。“每袋肥料涨个几块钱,加起来就是挺大一笔支出。反过来说,如果肥料价格能稳住,我们种粮的收益就更有底了。”为适当弥补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的种粮成本支出,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2022年中央财政继续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了一次性农资补贴,相关部门和单位还建立了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

  土地租金、人工成本对种粮大户来说也是较大的开支。山东济宁市一位种粮大户反映,去年他发放的种地工资是每天150元,较往年多出50元。与此同时,地租价格也有所提高,有些地方的地租超过了成本的一半。

  浙江慈溪市读者伍新福说:“多种因素交织作用,影响着种粮生产成本。除了坚持和完善有效的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还应着力探索一些长效办法,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让农民更愿意种地。”

  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小农户在稳产增收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亩均种粮收益为824元,是近5年来最高水平。但在农民眼中,种粮收益仍然偏低。一位农民说:“同样一亩地,用来种瓜果蔬菜,收入能翻番。这还不算花在田里的功夫用来打工的收入。”获利微薄,是一些地方耕地撂荒、“非粮化”的主要原因。

  要保障种粮收益,离不开更先进的经营方式、更高的生产效率。近年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许多地方通过适度发展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相比这些经营主体,一些耕地偏少、经营手段相对落后的小农户,在稳产增收方面仍面临不少困难。

  海南文昌市读者朱先生说:“我们本地人均耕地少,地块细碎不成规模,即便没有自然灾害或粮价下跌,农民也很难通过种粮食显著增加收入。”

  河南商丘市读者白飞宇是一名90后农民,他说:“在家乡,我的同龄人几乎都在外地。父亲那一辈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一些有利于增产的新技术、新设备,对他们来说较难掌握,更不用说那些更年长的村民了。”

  此外,农民在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议价能力也比较弱。在信息获取方面,他们也不具备优势,尤其是面对农业生产中的“大小年”现象,更难保障收益。还有不少农村家庭将农业生产视为副业,缺乏主动融入现代农业、种粮增产的意愿。

  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规模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从现阶段来看,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一些读者认为,小农户的增产增收需求不容忽视,而他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造成的,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引导扶持,让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小农户。

  近年来,《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支持保护小农户发展的思路和政策举措。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实现了农业价值链增值和农民就业增收。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超过390万个,全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农民合作社成员中普通农户占比95.5%;全国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吸纳近1400万农民稳定就业,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1.27亿农户,户均年增收超过3500元。

  聚焦粮食生产全产业链,补齐短板、保本增效,让农民通过种粮多多受益

  一些读者在来信中建议,应着眼粮食生产的全产业链,发现并补齐短板,保本增效并举,让农民通过种粮多多获益。

  “让农民愿种粮、多种粮,就要完善收益保障的相关政策和工具,给种粮户吃上‘定心丸’。”福建三明市读者张梦凡认为,除了继续用好种粮农民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还建议保险企业根据不同地域粮食生产的特点、风险,创新拓展农业保险品种,为种粮户提供更全面有效的保障。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表示,要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提升种粮积极性,应进一步发展各项保障措施,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性,在农田设施、农业市场经济、农业装备等方面都要发力。如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期货市场以抵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力发展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仓储物流业和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附加值,克服粮食等农产品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安全性。

  吉林辽源市读者冯茵建议,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农业技术。“种粮是否得法,也会影响成本。比如有的合作社因为掌握了新的种植技术,就可以比小农户更高效地生产,减少化肥等农资消耗,从而压低成本。”她建议,鼓励合作社、种粮大户带动小农户学习先进的种粮技术,一些院校、研究机构还可以组织网上课堂,提供技术指导。

  有的地方尝试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种粮,让专业的农业服务团队接手农资采购、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仓储运输等环节。山西太原市读者林建勋说,将部分生产环节托管出去后,原来种粮人手紧张的问题解决了,而且由于专业团队知识技能更加丰富,无论是农资采购还是用肥用药,都比以往节省了更多费用。“将农业生产托管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实际上是通过服务把分散的地块做整合,完成了靠一家一户难以实现的规模化作业。”林建勋说。(来源:人民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18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