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范周(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催人奋进、开拓创新的历史性盛会,对于我国和世界发展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化建设不仅承担着凝聚民族共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时代重任,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使命。在新征程上,系统总结文化强国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刻领会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和道路方向,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自信到自强: 迈向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现实逻辑
从价值指引作用来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守好阵地加快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全面举措,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话语权不断增强,思想上积极健康向上向好的态势不断发展。
从战略高度来看,文化建设支撑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策支撑层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列;《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强调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提出要更好发挥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与文化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对以创意设计、演出产业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作出全面部署。这一系列政策举措体现了文化建设与各领域、各发展要素之间的深度链接。
从目标导向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逻辑始终坚定不移。马克思主义认为,既然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历史是由人书写的,而社会意识形成的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那么文化也是以人为主体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人”不是某一特定的个体或小范围群体,而是包含大多数人的“人民”范畴。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三个贴近”“四个尊重”,再到“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人民主体性地位不断夯实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文化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产业贡献和对外传播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传播能力和实力不断提高。新时代十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中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逐步以融合性、数字化为引擎,成为经济主战场的重要一员。同时,2021年中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影视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类型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19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起的“视听中国”活动,已在海外建立58个电视中国剧场,推动近百部中国优秀作品在10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和网络媒体播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动人、动心、动情的中国故事不断出圈、出海。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明确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问题。“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和实践中获得长足发展和进步,其形态从初级走向高级,体系从零散走向系统,力量从隐性走向在场,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境界。可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的,亦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是文化强国建设最深厚的精神根基和最坚定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博物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到推进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工程,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力度和效度显著提升,全民参与的意识和热情持续高涨。
强化“三个面向”和“三个坚持”,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三个面向”概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三个坚持”明确了实践中的原则、手段、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多次强调,体现了“人民至上”和“守正创新”在内部逻辑上的深度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 指引文化强国建设的道路方向
第一,充分考虑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进一步提升文化生产力。一方面,庞大的人口规模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略的现实基础。如何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提升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无疑是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引发的相关问题需要做好顶层战略设计。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如何适应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如何满足其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需求,如何通过文化供给提高老年群体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这对建设“每一个人的文化强国”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充分考虑到城乡发展格局的变化,切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水平和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虹吸效应将进一步加剧,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城市流动的趋势仍将持续。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推动城市消费能力与乡村文化基因之间的有效结合,通过城市文化信息和文化创意的输入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与演化,在乡村物质文明得到长足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耕文化传承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治理体系,充分激发乡村振兴的文化动力。
第三,持续增强文化引领力、感召力、凝聚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艺创作等方式充分激发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的向心力作用。另一方面,要扩大兴文化、展形象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家园的构建。
第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依靠教育在提升全民素养方面的基础作用,需要依靠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智力支撑,需要依靠科技赋能提升生产创新力,需要保障人民强健的体魄和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还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将美丽中国的生态画卷作为中华文化、中国形象的靓丽底色。尤其是在文旅融合的战略指引和现实要求下,要让美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品质的增长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良好国家形象的发力点和传递“天人合一”中华文化精神的闪光点。
第五,坚守“和合”传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之路发乎于自信,指向自强,指向美美与共、胸怀天下的文明形态。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在坚定自身文化坐标立场的同时,吸收借鉴先进文明精神,更要提升描摹好“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和文化软实力。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领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历史必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创意为动力,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力量。(来源于言之有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