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国家1号文件连蚯蚓都保护了,粮食安全问题到底多严峻?
返回列表
查看: 130|回复: 0
收起左侧

国家1号文件连蚯蚓都保护了,粮食安全问题到底多严峻?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2-24 1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在最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这条表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打击捕蚯蚓竟然也配和黑土相提并论,上升到一号文件的高度?
众所周知,黑土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土质疏松肥力高,有机质含量是黄土的十倍,是世界公认的少数高肥力土壤之一。我国光东北黑土区粮食产量和粮食调出量就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和1/3
而黑土的形成条件异常苛刻,是在特定的、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草原草甸植被经过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演化而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盗卖黑土的贩子,重拳出击自然没什么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切两半都长成两个的蚯蚓,把它上升到和黑土并重的地步,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了?
这些年,我们一方面连年称粮食增产丰收,甚至疫情都没有太大影响,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严峻。如今到了连“松土机”蚯蚓都要重点保护的地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难道我们的粮食安全是在虚张声势?
其实,在国际上关于粮食安全有“两条线”:
一条是“吃饱”的线,联合国规定粮食安全线是人均400公斤
另一条线是“吃好”的线,国际上目前还没有标准,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大多在800公斤左右,以它们为标准,“吃好”的回归线大致为800公斤
我们现在在哪呢?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这也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以此计算,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吃饱”安全问题解决了。
但我们也能看出,现在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离“吃饱”这条线很近,离800公斤“吃好”这条线还差得远。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下一步的目标似乎应该是保证“吃饱”的前提下,让人们“吃好”
“吃饱”和“吃好”之间差了什么?
二者对粮食品种的需求是不同的。粮食按品种来分,包括谷物、大豆、薯类三种。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类。而谷物中的稻谷、小麦,又被称为“口粮”,这是负责“吃饱”的部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2年,全国谷物产量12664.9亿斤,产量很足,自给率超过98%。
但在“吃好”的部分,大豆占据了主要地位。我国食用植物油和畜禽饲料的主要原料就是大豆加工后的豆油和豆粕。根据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我国大豆常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
2021年大豆消费量10872万吨,国产大豆产量1640万吨,进口量9652万吨。2022年,大豆的总产量也只有2351万吨,不足消费量的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此,中国消费的大豆主要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85%,2015年一度达到87%。而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大豆占比曾高达进口大豆的9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保持现状似乎也没什么,自己种的管饱,买的提升生活品质,粮食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但现实却是,我们不仅从“吃饱”到“吃好”路途艰难,即便维持“吃饱”这一步也是相当不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有三个因素:耕地面积、劳动力和产能,这几项关键变量在近几年都在不断恶化。
首先说说耕地面积下降问题。
2001年,为治理土地开发中的腐败和混乱,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行招标拍卖”。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各地政府开始大量征收农民土地然后有偿转让,土地财政开始膨胀。2003年,土地出让收入就已经达到了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55%。
各地政府也逐渐发现,将过去不值钱的土地潜力挖掘出来,价值不可限量。
土地开发,首先就有一笔巨额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接着就是土地使用和开发有关的各种税收收入。
这些税收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和土地相关的税收,主要是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收入百分之百归属地方政府。另一类税收则和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有关,主要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部分归地方,部分上交中央。
若把这些税收与土地转让收入加起来算作“土地财政”的总收入,收入能够达到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8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GDP增长不仅与地方发展切实关联,对官员政绩也大有裨益,而粮食安全是关系全国宏观大局,和当地自身经济发展关系不大
孰轻孰重,各地政府心中自有“衡量”。
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就强调,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粮食亩均单产不到800斤,以17亿亩的播种面积计算,对应的产量是1.3万亿斤以上,所以18亿亩的底线是如何都不能让步的
大家信誓旦旦立了军令状,坚决保护耕地!结果202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753万公顷,降至1.28亿公顷(19.2亿亩)。
离18亿亩红线仅差1亿了!
雪上加霜的是,耕地面积缩减之余,耕地产能也要跟不上了。
这些年,耕地面积减少,但产能还不错的一个重要助力是化肥、农药
2018年,我国使用了全球25%的化肥和43%的农药。在每公顷耕地上,中国使用的农药是美国的 6 倍,氮肥施用量是美国的 3 倍。这不仅是投入量的问题,更是使用集中度的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样的过量使用的代价触目惊心。
2018 年,中科院研究表明,中国 21.5%的耕地重金属超标。以前“插根筷子都能发芽”的黑土地,现在要靠化肥“续命”。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村民陈兴业感慨称:“离了化肥,一年也不行”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说:

“长期以来,由于高强度利用,耕地基础地力呈下降态势,2018年化肥施用量是1978年的6.4倍,而粮食产量仅是2.2倍。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局部地区退化势头明显,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气候、酸雨等综合因素,强酸化耕地增加70%以上,由于水盐运动失调,盐碱化耕地增加30%。”

耕地的问题没有解决,种地的人也出问题了——农民后继无人
过去有一张图,一瓶小麦的价格不如一瓶水的价格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即便在小麦收购价创历史新高的2022年,1斤也就1.5元,而一瓶水的的价格却普遍在2元以上,看起来粮食很廉价。
但和国际市场比起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其实并不便宜
过去五年,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的国内价格分别比各自的国际价格高出110%,90%,115%和 80%。即使考虑到进口农产品的关税(通常是 3%)和增值税(通常是 13%),这样的价差仍然是惊人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农产品价格虽然相对高,但农民却依然穷,很大程度是因为更多高在播种管理、运输、地理条件等限制,靠种地无法致富。
在中国,当农民就是“终生职业”,农业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还没有城市“五险一金”的保障,不仅如此,农村教育、卫生、饮水、体育与娱乐等生活设施严重滞后,新生代农民纷纷逃离农村,去交“进城税”
这还只是国内的问题。前面我们提了,“吃饱”的问题我们暂时解决了,但“吃好”的问题很大程度是依赖国外的。
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我们优先种植口粮作物,大豆等饲料采用进口方式,这就等于变相利用国外耕地。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9652万吨,如国内生产,以亩产130公斤计算,需要7亿多亩播种面积。
但国外的耕地也不是那么好用的,想要控制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它们的粮食。
美国在制裁中国时,没少在粮食上动歪脑经
中国出口的粮食中包括小麦、玉米、大麦等,这些国际竞争力较弱,也包括棉花、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随着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就开始大力炒作新疆棉事件,从 2021 年起禁止从新疆进口棉花和番茄制品。
自身浪费极度严重,却炒作出“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丛林就升起一缕烟”这样的恶心话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年,美国是中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美国也就有了牵制中国“吃好”的手段。
只是现在,一方面中国是它最大的金主爸爸,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另一方面即便制裁,中国口粮安全有保障,同时可以把这笔大订单转移巴西等其他国家。其他地方供应链一旦完善,毁的只是它自己,最终结果得不偿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只是对中国来说,这无疑也是个定时炸弹,需要想办法拆除
从上面这些状况可以看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暂时没有危险,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我们离“吃饱”的底线很近,离“吃好”的目标还很远。
也因此,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耳提面命,反复强调。
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只是强调了粮食安全,但2022年,第一次明确粮食安全是需要牢牢守住的两条底线之一
而今年的一号文件,甚至将电击蚯蚓,拔到和黑土一样的高度,足见对粮食安全之重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真正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显然不是光强调,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面对耕地面积减少、土地产能下降、劳动力流失和国际威胁这些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两个解决措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
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是什么意思?
“藏粮于地”不仅是指18亿亩耕地红线,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耕地效率,也就是怎么“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不然多少耕地都不够用。
“高标准”中的标准高在哪?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有明确建设标准的:土地平整工程、灌排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工程。
例如,土地平整工程耕层厚度应达到30cm以上,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cm以上;灌溉工程要能形成“干能灌、涝能排、涝能减”的灌排体系,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农田面积比例不低于90%;平原地区的道路可达性应不低于95%,丘陵地区不低于80%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样的效果,就能形成一批“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口粮田,就能逐步满足更多的粮食需求问题。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我们现在已经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正在向15.46亿亩目标出发,目标是稳定保障1.6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藏粮于技”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个就是农业种植相关技术,另一个就是农业技术工人的新身份。
种植技术最核心的就是种子。种子是农业“芯片”。如果被他人控制种子,就相当于被控制了命脉。
如今,全世界的大豆种子都被一家公司给垄断了,它就是被评为“世界最恶劣公司”的孟山都。
这家公司先是发明了一种具有致癌性强效除草剂——草甘膦。这种毒药会在土壤里面残留很长时间,毒力不散,其他杂草和农作物无法生长。只有草甘膦转基因的种子才能生长,并且长得更好。
而孟山都规定农民必须同时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因此,一旦沾上孟山都,就像染了毒瘾,很难戒掉,必须受制于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农科院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大豆生产用种保持100%国产化,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合农95”“黑农84”“绥农44”“齐黄34”等品种成功选育和推广种植。
除此之外,就是农业机械化。
202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0.6亿千瓦,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现在农业机械化可以做到多方便?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的“无人农场”迎来了建成后的第一个春耕季。
农场负责人焦魁是种地的“老把式”,当他看着一人就能通过操作无人机,一天喷施农药超过1500亩时,他惊讶于传统人工效率提升了上百倍。不由佩服起自己懂得各种信息化的“新式农机”的“新农人”儿子。
前面我们提过,我们粮食相较国际粮食价格高但是农民穷,就是因为种植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只靠补贴就是杯水车薪。现在这种情况也可以打破。
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催生出一批农业技术工人,机械化的操作方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而国家也在努力解决城乡不平等问题,要是能处理好农民生产、生活、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就能让农业技术工人也成为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职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实上,这已经是我们当下“不得不”做的事。
为共和国人口增长提供粮食,为城市发展承受工农商品“剪刀差",为地方发展贡献土地财政的农民,理应被善待
更重要的是,当下耕地所面临的危机,事关我们所有人的吃饱和吃好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所有的农业耕作、耕地保护,最终还是要靠广大农民去执行。
所以,我们需要一号文件反复强调,需要司法系统打击倒卖黑土地,需要各类高新技术服务于农业,需要保护每一条蚯蚓,也需要尽一切可能善待每一个农民。
善待农民,就是善待耕地,也是善待我们自己。(来源: 酷玩实验室)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501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