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 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加快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前进的步伐。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时代课题,需要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跳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重构和全球性持续性非传统挑战之“危”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机”并存,为国家治理带来更多挑战与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手段与新工具。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已然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途径、重要组成和核心基础。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技术一方面赋能国家治理向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催生了局部不规范数字社会而带来一系列新的治理问题和挑战。因而,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过程与影响都是系统性的。如何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当下国家层面已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更好促进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化需要我们明确当下的挑战与困难,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性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时代发展、国家安全与国家治理的必然趋势、必然要求与必然选择。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是拥抱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量子技术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细胞,社会的演变速度大大加快。特别地,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进展,全面加速数字社会的演进过程。数字技术在为国家治理带来新工具的同时,也带来新理念和新模式,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在此背景下,国家治理一方面需要善用数字技术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应对和处置潜在的社会问题,实现“以快制快”。展望可见的未来,一个国家若能率先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能抢占发展先机,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不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数字技术日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底座,关切到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安全层面,数字技术有助于打造智能科研范式,促进科技突破,增强科技数据防护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安全层面,数字技术软硬件基础设施、各类生产控制系统、核心业务操作系统以及管理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各类企业运营的关键支撑力量,相关运营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已成为产业安全的根本前提。在社会安全层面,数字技术有助于增强法治、医疗、交通、网络社会、应急治理等领域的态势感知和处置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在国家安全层面,乌克兰危机期间的网络战、信息战,生动诠释了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博弈的第二战场,以真实案例明示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是改善国家治理的必然选择。传统国家治理方式面临响应不及时、治理部门分割、治理工具落后等问题,导致国家治理效能有限。数字技术为解决国家治理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为提高国家治理的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水平提供了新路径与新手段。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治理工具,强化治理部门之间以及治理部门与治理对象之间的联系,及时感知国家治理风险,对精准解决传统国家治理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对数字技术的日益依赖,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我国人口多、地域广以及地区差异大等因素导致大规模乡村与城市治理问题。通过数字技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提升治理效能的主要手段。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中,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化社会发展的不匹配,与多部门协同、社会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因素关联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呈现出较强的耦合性、级联性和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当,局部风险极有可能经过多级链条的传导扩散到整个系统,将会严重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当前,我国用于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发展远落后于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其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主动感知的治理模式挑战。现阶段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些地方政府不论是单点服务还是场景联动,仍依赖传统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测技术。针对突发状况和潜在风险,治理模式属于被动响应,信息反馈链条长、治理速度慢、治理效能低等问题突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突发状况的动态感知和潜在风险的立体解析,研制公共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的主动挖掘与智能推理技术,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转变。
数据孤岛的治理技术挑战。近年来,数字技术虽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进行了应用与尝试,但这些数字技术的运用尚局限于少数治理领域,且缺乏大规模数据的深度整合和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此外,治理体系中的诸多部门均倾向于独自构建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接口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共治,数据孤岛普遍存在,导致诸多地方政府官员仍然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严重影响了治理效能和决策效率。需要研发可扩展、可迭代、保障民众信息安全的数据治理技术,从根本上打破数据孤岛,真正实现精准决策和精细化治理。
技术风险的治理能力挑战。业界的数字技术在飞速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为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然而,目前我国国家治理的数字技术落后于其治理对象——业界的数字技术,迫切需要提升对技术风险的理解来改善这一现状。一个典例就是算法公平问题。所有的治理任务均形成数据依赖,任何治理场景均追求算法至上,使人沦为算法的工具。在此过程中,部分利益机构或群体的主观偏见和利益诉求或将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算法之中,极有可能造成群体歧视、“信息茧房”。再如,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产生大量的机器生成信息,信息的真伪及价值观也可能影响人们的认知,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作搅乱社会的武器。为此,我们不仅需要研制算法公平和算法安全治理技术以保障公平与公正,还需要国家的战略倾斜以促进更多科技力量投入到此类没有商业价值的治理技术中。
发展和安全冲突的挑战。数字经济与数字社会的发展,需要鼓励数据开放与流动以打破数据孤岛,而这将势必带来隐私安全问题。数据要素作为数字时代下的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家、企业和个人等数据要素承载着大量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被泄露、滥用、侵犯、攻击等安全隐患。因此,面对发展和安全冲突,我们需要研发兼顾效率与安全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在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也能够使得用户的隐私安全得以保障。其次,需要在促进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完善制度设计,推动技术与制度双向驱动以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挑战。数字化时代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系统复杂性,技术发展应用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冲突与协调日渐凸显。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人机冲突”不断涌现,人机协同和人机信任难度不断加大。当前的数字技术在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既要求专业化的部门分工,如数据的标准化和归一化等;同时又对人机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人机混合决策、人机综合研讨等。这需要我们研制可解释、可信赖的人机协同技术,以更好应对人机信任问题和人机协同带来的诸多挑战。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议
当前,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在系统思维的指导下巩固发展数字技术底座,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夯实数字技术底层架构,强化重点领域治理体系数字赋能建设,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推动数字技术与国家治理的深度融合,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性治理
一是强化数字技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完善数字技术支撑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基层治理、乡村治理、社区治理等不同层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聚焦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网络治理、科技治理等不同领域,全方位推进数字技术升级换代,建设数字技术嵌入的协同治理平台,旨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国家治理模式。
二是强化数字技术对重大战略、重大事件的响应能力。运用数字技术建立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弹性协作机制,及时响应“自然灾害防治”“疫情防控”等重大需求。
三是构建数字技术支撑国家治理的长效机制。统筹考虑发展与安全、当下与长远、现实与未来的治理需求,动态制定数字技术支撑国家治理的路线和方案。
夯实数字技术底层架构
从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个方面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底层架构。
在基础层方面,打造开源、开放、交叉的协同创新环境,推动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操作系统、软件、芯片、平台等软硬件载体的开发利用,完善数字技术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环境。
在技术层方面,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基础理论、技术框架和算法模型,优化资金、项目、编制等资源配置,引导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主体开展协同攻关,构建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生态体系。
在应用层方面,推动基础层、技术层与国家治理应用场景的深度交互,促进数字技术供给与国家治理需求对接,培育一批基于数字技术的国家治理方案服务商,解决国家治理重点领域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在法治、教育、医疗、交通、公共卫生、安防等重点领域,实施数字技术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试点示范,发布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推广目录,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家治理经验。
强化重点治理领域的数字技术赋能
一是加强数字技术对经济治理的赋能。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与分析,识别系统性风险,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不正当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智能化监测,保障互联网平台、消费者、监管部门等多方主体权益,打造良好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二是加强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的赋能。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打造具有泛在感知和智能分析能力的区域大脑,增强对交通、消防、水利、公共卫生、公共空间、重大活动保障、国家安全的态势感知能力。
三是加强数字技术对网络空间治理的赋能。开展高级威胁防护、态势感知、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研发,完善社会公众数字身份管理体系,构筑“以人为中心”、安全可控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
四是加强数字技术对现代法治的赋能。推动区块链、态势感知、情感分析、关联分析、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可信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打造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智慧信访、智慧立法等“智慧法治”新模式,防范化解重大涉稳风险,提升立法、审判、执行效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快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技术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一是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加强数字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培养具备数字技术能力且同时掌握司法、应急、公共卫生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研发人才,加强解决智慧司法、应急治理等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的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形成国家治理政产学研用新生态。
二是面向数字技术供给,加强新技术风险防控与安全治理队伍建设。培育一批熟悉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掌握前沿技术、拥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跨领域思考能力的数字技术管理人才,加快培养能够预见数字技术带来的国家治理潜在风险、监测数字技术正在或酝酿的安全问题以及提出预防风险和处置风险技术场景的人才队伍。
执笔 | 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信息技术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研究”总体组:杨晓光、陈凯华、郑晓龙、隆云滔、张超、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