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人气高涨。在旅游市场的带动下,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复苏势头强劲。多个省份的消费数据回暖。“五一”假期消费回暖的原因是什么?呈现了哪些亮点?下一步,应如何优化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供给能力?
“五一”假期高涨的消费热情或许预示着今年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更好地促进消费向好,需求侧和供给侧需共同发力,持续巩固支撑消费回暖的积极因素。
车站人流如织、目的地游客爆满、热门打卡点排起长龙……今年“五一”假期,熟悉的场景又回来了。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消费得到“井喷式”释放。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五一”假期消费市场延续了一季度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的情况,这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进一步增强,“五一”假期高涨的消费热情或许预示着今年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旅游消费信心持续恢复
“‘五一’假期,我们一家人去了趟南京,我们没有采取‘特种兵式’的出行,而是在一个个名胜古迹中,慢慢品味着南京古都的魅力,虽然景点‘人从众’,但秩序维护得还可以,感觉不虚此行。”在北京居住的李先生说。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这两大指标双双远超疫情前的2019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表示,从各个平台的数据来看,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呈现爆发性增长,与去年甚至和疫情之前相比也有较快增长。
“‘五一’假期旅游消费火爆的原因在于,第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消费场景限制的解除使得消费者出行消费大大便利,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二,从中央到地方今年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的位置,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刺激和鼓励激活消费。第三,三年疫情防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特别是接触性消费需求,使得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在这几年中皆有所积累,居民储蓄持续攀高。而随着政策的调整,消费需求得以反弹式释放。”漆云兰说。
“今年‘五一’假期可以说是全民兴奋,市场亢奋,消费数据也令人振奋。热点城市和景区人流如潮,热门消费场景和新商业业态强劲回暖,市场火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中心主任宋向清说。
宋向清说:“究其原因,一是今年是疫情后第一个‘五一’假期,三年累积的消费欲望被释放,出游激情和消费热情被激发。二是多重利好政策累积的市场红利被集中派发,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拉动有力,引发消费者与市场的紧密互动。尤其是各城市的促消费活动密集部署和政策动员,让政策支持‘五一’假期有了底气,多了支撑,强了市场。三是文化旅游体育等活动助力消费市场复苏,增强了零售餐饮住宿等接触性消费的活力和激情。”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彭涵表示,今年“五一”假期用户飞行距离达四年最高,出游半径较去年同期增长25%;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7成;国内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9倍,较2019年“五一”增长超两倍。这与疫情期间消费者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的旅游方式产生显著差异。
旅游将进一步助推消费复苏
“五一”假期,热络的假期消费市场带动了文化、旅游、娱乐等诸多产业消费增长,在这些大规模的消费背后,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五一’假期高涨的消费热情或将能够带动今年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易观分析旅游行业分析师王珂表示:“今年的消费市场或将会呈现加速回暖的态势。从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费情况来看,居民的消费意愿还是较为强烈的。”
“因为国人‘穷家富路’的传统消费习惯,其长线出行将会带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的复苏。对于线下消费来讲,旅游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火车头’,诸多产业将因此受益。”彭涵表示,今年“五一”长线出游全面崛起,将促进大众消费、带动人员就业等,这有望成为二季度消费复苏的重要推动因素。
漆云兰表示,更好地促进消费向好,需求侧和供给侧需共同发力,持续巩固支撑消费回暖的积极因素。就需求侧而言,持续提振消费信心尤为重要。通过经济恢复、就业满意度和收入预期提高来改善预期,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以发放消费券、举办主题文化消费节等措施来活跃旅游消费市场,巩固消费市场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就供给侧而言,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特别是与消费升级相关的智能化消费、绿色消费等;恢复线下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打造旅游消费新品牌、新模式、新产品,助推消费复苏。今年以来,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创新文旅产品等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有效举措,推动消费市场有序恢复。
“从‘五一’假期的情况看,各地促消费的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未来,政策要和市场进一步有效衔接,形成良性的互动,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漆云兰说。
宋向清建议,下一步,要突出特色工业品、特色农产品、特色业态和特色服务,让“特”为市场增“色”,让特色为消费赋能。同时,还可以引进元宇宙等新技术打造全新的消费场景,从而吸引年轻人、时尚消费者进场消费。另外,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