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刘宗林(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湖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陈文胜教授出版了新著《中国乡村何以兴》,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乡村应该走什么样的振兴之路、谁来振兴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国乡村何以振兴?一个如此宏大的话题,如果从教科书上找答案,从文件中找答案,或许可以得到很多不同角度的解答。而这本书用十分通俗的语言,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和建设者,应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推进乡村振兴。
要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服务农民,让他们自由且全面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真正使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断提高素质,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就目前中国城乡发展情况来看,必须要减少农民,特别是农业产业的分母。据测算,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以种30亩地为标准划定种粮大户,其产出的效益和外出打工的效益就基本相当。如果农民这个分母不减少,乡村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发展起来。当然正如书中所言,制度与政策既要考虑到现代化的成本,也要考虑到城乡利益公平。制度与政策的合理性在于,其要能实实在在地服务于农民自由且全面的发展。
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服务农民,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流动以及畅通下乡渠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书中所言,有效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在于乡村。现在强调畅通进城下乡双向渠道,一方面进城的渠道较为畅通,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都向城市汇集,包括公共服务领域里的医疗、教育、卫生资源,但是城市资源下乡的渠道还尚待疏通,而这些资源又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迫切所需的。另一方面,在乡村也有不少资源要素,未能发挥应有作用而处于闲置状态。集中于工业和城市的资源要素亟需通过延伸流动半径,实现与乡村资源的有效对接组合。
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服务农民,实现乡村发展的“弯道超车”。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是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稳住农业基本盘,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现代农业不是肩挑背驮、用牛耕田,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正慢慢渗透到农业领域,农业若是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就能实现质的飞跃和“弯道超车”。如书中所言,智慧农业、农村电商、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字化治理平台在农村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中也开始广泛应用。 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有很多。但无论走哪条路,都应始终站稳农民立场,让条条道路都能真正造福于农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该文系作者在《中国乡村何以兴》新书发布会上的演讲的录音整理;乡村发现转自:《农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