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生态振兴   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返回列表
查看: 98|回复: 0
收起左侧

[生态策略] 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0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04296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8-9 09: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王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其中,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即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充分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主体参与,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关键少数”,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全社会内生动力中,最关键的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面对新征程上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更要充分激发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内生动力,切实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

   树牢正确政绩观,是初心所在、职责使然,是内生动力产生的必要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仅培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也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毅、抱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方能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多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其中关键,不仅在于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快”与“慢”,还在于正确认识政绩的“显”与“潜”,最终久久为功、步步为营,将一件事干到底。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是内生动力产生势能的内在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近年来,我国切实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调整优化作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做大金山银山“价值”。始终坚持多方共治,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格局,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推动绿色转型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外脑”,持续加强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创新的研究、生态产品领域基础研究、碳汇生态产品应用场景研究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充足智力支持。此外,坚持在社会范围内培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传播平台,引导企业和公众养成绿色、低碳、节约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是内生动力得以激发的关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其中,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设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导向作用,使干部既为经济发展而努力,也为保护环境而竞争,既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者获得必要褒奖,也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应有代价。当前,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可以进一步设计更为细化、合理、差别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加大绿色考核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让考核评价“指挥棒”越来越绿色、导向越来越鲜明。(来源:光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830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