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文化振兴   “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提供根本遵循
返回列表
查看: 112|回复: 0
收起左侧

[乡风策略] “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提供根本遵循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15 10: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金融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金融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中,金融信念引导金融政策、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指导金融机构确立存在和发展的使命、建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指导金融从业人员明确职业定位和行为操守;金融价值观则涉及人们在金融活动中对“是非”“优劣”“好坏”“对错”等的基础认识和判断标准;金融行为规范是金融活动参与者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是金融信念与金融价值观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为塑造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国特色的金融理念强调经济金融共生共荣

   马克思对金融的分析建立在对资本运动分析的基础之上,认为金融脱离生产过程便不能创造价值,生产是金融的基础,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借贷资本只有与产业资本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资本的作用。无独有偶,探寻中国货币的起源,“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管子·国蓄》),亦蕴含了金融因繁荣经济而生之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作出了高度凝练与概括。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资本“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为生产力发展扫除障碍;另一方面,当资本无法克服和超越这些限制时,资本具有限制生产力的趋势,导致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有制度性的原因也有文化性的原因,文化性的原因非常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来倡导“重义轻利”“礼以行义,义以生利”,主张教导人们“义在利先”,教化人不要变成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人,宋代大儒程颐提出“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是利”。这些理念有助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引导金融企业以实体经济为基,以社会福祉为重,削弱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建设,应当坚持“经济金融共生共荣”的理念,推动金融行业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勇于担当使命,自觉开拓创新,继续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金融资源稀缺程度、金融生态成本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着眼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推动数字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中国特色的金融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进一步阐发,也与“民为邦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民者,万世之本也”“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民为邦本”的思想强调政策措施应惠及人民。

   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金融发展的价值取向。金融企业主动以金融服务化解社会痛点和百姓难点,履行好社会责任,引导从业人员积极践行金融为民、利民、惠民、安民的理念,在深度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完善与制定、推动境内外各类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完善适应金融双向开放的制度体系、助力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着力发展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以党建引领中国特色的金融行为规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党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百年来我们党的建设也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比如强调道德修养、推崇清正廉洁等。以党建引领中国特色的金融行为规范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到坚持党对金融文化建设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厚植“金融报国”情怀。坚持全面覆盖抓党建、以上率下抓党建、创新思路抓党建,推动金融机构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将“经济金融共生共荣”与“以人民为中心”映射于金融行业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与伦理观、行业规范、管理理念之中,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相融互促,树立中国特色金融诚信文化、清廉文化、服务文化、效率文化、发展文化,以磅礴的文化力量助力金融业行稳致远。

   各国之间的金融竞争,不只是金融组织、金融业务和金融技术等有形的博弈,更有建立在金融信念、金融价值观和金融行为规范基础上的无形的比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挹注并灌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指导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将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的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正确的行为规范,强化金融文化自觉与自信,提升国家金融软实力,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来源:光明日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29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