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辉 卢晓曦(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仲量联行华西区研究部董事)
2023年的“五一”长假,中国旅游与消费市场出现三年来首个小阳春。而即将到来的“十一”国庆假期叠加中秋节,八天长假期有望带给中国消费旅游市场更多的可能性,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市场对下半年中国消费增长的最大期待。
7月末,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二十条”),重视节假日经济对于社会消费的拉动能力。现阶段,各大平台的机票、酒店和景区门票等预订数据走旺,正同步抬升市场对黄金周旅游客流与消费回升的信心。
节假日经济推陈出新:融合、驻留、转化,兑现流量红利。对于中国消费和旅游市场来说,节假日经济并非陌生的概念。但在推出“黄金周”的早期,节假日更多地只是市民旅游出行、探亲访友的重要时点,尚未与“消费”划上等号。之所以称之为“经济”,本质上需要节假日通过消费端、需求侧,激活消费的最终形成这一经济发展循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性闭环。在这个闭环中,消费的最终形成是目的,而如何形成消费则离不开节假日经济的推陈出新,以激发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具体而言:
一是消费内容须与在地文化和现代商业场景实现融合。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在地文化与人文历史资源是各个城市的优势所在,也是各地旅游业持续的吸引力所在。然而,单纯的景区参观、纪念品销售等传统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今的消费者对节假日经济的诉求与需要。消费场景的衍生、消费产业链的完善、文化IP的现代表达,都是深挖在地丰富资源、嫁接时下消费流行元素、实现消费体验提升。例如,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打造唐文化的沉浸体验,从服务消费到商品消费,无一不体现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潮流趋势的融合。
二是消费具有时间特征,消费驻留时间一直都是零售商业关注的焦点。延长消费时段,无形中可以放大节假日经济拉动地方消费的乘数效应。前几年大火的“夜经济”便是对消费时段延伸的早期探索。如今,长沙的黄兴路步行街、重庆解放碑、西安大唐不夜城、成都春熙路等夜经济发达的中西部城市知名商区,重要假期的夜间时段往往仍人流如织。当然,夜经济不应局限于夜间餐饮,夜秀、夜游、夜市、夜娱,都应成为夜间消费内容的重要组成,以惠及更多商户、品牌和业态。
三是让线上流量转化成线下消费,让节假日经济出圈,仍是各地应重点探索的任务。中国的旅游资源仍集中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如何破局,则是摆在相关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今年大热的“淄博烧烤”,让这座素日平静的城市一跃成为流量热门。激增的客流带给地方经济的正面效应,并未局限于烧烤这个细小的品类;整体旅游营收的增长和城市品牌的打造,更是让整座城市受益;如何让城市流量经久不衰,更是留给当地政府的一道全新课题。因地制宜的节假日经济发展路径,或将成为各地政府深入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宝贵尝试。
四是演艺经济与赛事经济已经成为今年的关键性消费触点,文娱演出和体育赛事受关注度远超预期。国庆长假,文娱演出和体育赛事,既是对节假日消费内容的重要补充,更有可能成为相关城市吸引特定游客到访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提升演艺与赛事的质量和数量更为重要。以成都为例,其早在2018年就提出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的“三城三都”发展蓝图,高品质的赛事与演出不断吸引大批游客到来,助力其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此外,环球影城、迪士尼、长隆等强IP属性的大型主题乐园,往往也是节假日期间的流量聚集地。
节假日经济始于旅游,但不局限于旅游:本地消费不容忽视。节假日经济往往与旅游消费划上等号,但这种“走出去”的逻辑,也有可能忽视了本地基本盘对城市消费的底层支撑作用。国庆中秋长假将是中国消费者旅行出游的黄金时间,但也有不少消费者选择不出远门、在地走亲访友。城市里大部分的零售商业,往往并不在游客触达的地理半径内,只有关注本地消费市场,才能完整诠释节假日经济的全方位内涵。因此,商业运营商必须将目光同步锁定于本地市民,回归商业本质,以触达更广阔、更稳定、更可持续的消费群体。
在核心商圈之外,多数商业卖场的主力客群仍由周边的本地消费者主导。是不是这类商业就与节假日经济无关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少商业运营商表示,长假期是零售商业营销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兵家必争之机,不过商业竞争的关键,仍在于关注普通消费者在节假日期间的消费关切,如礼品消费、家庭消费、短途出行消费、聚会消费等。此外,消费始终离不开下一代、离不开年轻人。如今消费市场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愈发群体化,体育运动、户外露营、棋牌娱乐、电子竞技、文化学习都可以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消费新触点。
笔者预计,今年的国庆中秋“黄金周”必定会迎来客流高峰、出行热潮、消费大月,无论是长途旅行还是短途出游,节假日经济都是拉动年末消费的重头戏。笔者期待,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能够重视节假日经济,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独具匠心、体现在地文化、符合现代审美的消费新内容和新场景,以在各地兑现消费流量、促进内需扩张、助力经济回暖。(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