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唐智彬等: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现代化的逻辑与路径
返回列表
查看: 127|回复: 0
收起左侧

唐智彬等: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现代化的逻辑与路径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50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9-26 0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唐智彬(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备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现实与关键基础。从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和共同富裕”这两个基本特征看,当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长期占中国户籍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群体身上。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必须要帮助农民群体走向现代化。不难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的底层逻辑是“以人为本”,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基于农村在我国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现实状况,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也必然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最终体现为农民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内容框架

(一)农民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主要指农业向工业、传统向现代、现在向未来的转变,现代化的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包括人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等。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具体体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并以农民现代化为基础。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在国家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传统因素的束缚,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综合素质方面逐步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过程。从本质上看,这是农民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


(二)农民现代化的内容框架
从本质上来看,农民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学者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解读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自由个性的发展。这与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能力、需求及个性的全面现代化这一显著特征相符合。基于此,本文将农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定义为生产能力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现代化。
1.生产能力的现代化
劳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之一,农民劳动能力的发展则集中体现为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生产能力指农民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引入农业生产要素而创造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现代化既体现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与产业化方面,也突出体现在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以及农业生产主体意识的改变与适应方面。这就意味着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要完成现代化的转变必须要在生产能力上有所提高,要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素养,形成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新理念,具备专业化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和推广新兴农业生产技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和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双重背景下,提高农民生产能力不仅是要提高农民劳动能力,更要加强农民的知识学习能力、科学技术应用能力、增收增产能力等,提高农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说,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是农民知识、技能与素养全面现代化的结果。
2.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生活活动的相对稳定形式,即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劳动工作、社会交往等),精神生活(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以及符合这些观念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主要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具体包括稳定的经济来源、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乃至参加社会、团体和社区活动的机会等。因此,农民要在现代化过程中转变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中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
3.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最为根本的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也就是人格现代化。在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的经典界定中,现代人的人格特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开放的思维,相信科学与民主;二是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意见和观点;三是强烈的探索欲,尊重事实和验证,注重科学实验和对未知的探索;四是遵守规则,办事讲求效率等。具体表现为乐于接受新的生活体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接受社会变革;开放豁达,关注当下和未来;重视专业技能,了解工作和行业相关生产流程与原则等。农民要完成现代化转变,则必须要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具备现代化的特征。受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民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还具有很强烈的小农意识和以地方保守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性格”,农民在现代人格方面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如对待新经验、新事物和社会变革的态度比较保守,缺乏现代科学精神,法制意识淡薄,公共意识欠缺等。

农民现代化滞后的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现代化滞后的问题表现
一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低。据2017年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共有31422万人,其中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仅占8.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此外,农村“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谋生,留守儿童、妇女和空巢老人较多,难以有效辅导和监管孩子的学习,家校合作效果不好,使得孩子的学习效果不佳,形成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恶性循环。
二是未能真正树立健康意识,养成现代生活方式。乡村振兴调查数据显示,由于长期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农民普遍缺乏营养膳食意识,“吃饭吃饱”是大多数农民的饮食习惯,尚未养成“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理念,约40%的农民没有控制饮食中油、糖、盐比例的意识,超过一半的农民不关心如何保持健康。调查样本中只有23.6%的农民有主动体检意识,农民生病依赖封建迷信的做法仍时常发生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从整体上看,农民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仍然有待改进。
三是公共意识欠缺,个人主义突出。目前我国农民还存在着对待社会变革态度比较保守,政治、组织和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较低,社会交往仍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民政治参与度不高,且参与意识薄弱。大多数农民认为村庄事务是由村干部负责的,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村级公共事务并不关心,参与意识不强,对社会事务参与度较低,认为“麻烦”“不懂”。农民的社会交往活动欠缺现代社会的特征与意识,活动范围较小,往往局限在家族圈内,以村里的红白喜事为典型代表。农民群体个人主义突出,重视个人私利,轻视集体利益,毁约、违约等失信问题较多,具体表现为部分地区出现了经营土地的短期行为,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还有为谋求利益而生产“美容豆芽”以及含有毒素的土豆等农产品,造成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农民现代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化滞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来看,农民融入现代化的意识不强是影响农民现代化实现的思想桎梏,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农民现代化的制度性根源,农村整体教育质量不高是农民现代化滞后的关键原因。
1.思想桎梏:农民融入现代化的意识不强
农民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现农民现代化需要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现代意识。而目前我国农民对待社会变革态度比较保守,政治、组织和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较低,社会交往仍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还不高,影响了农民对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及社会变革等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这也直接弱化了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使得他们缺乏主动学习新技能以及融入新环境的意识。如在信息化工具运用方面,农民对新兴智能设备接受较慢,缺乏信息获取和辨别能力。农民使用电子设备发信息、打电话、刷视频,却很少利用信息化工具学习与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营、销售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农民的小农思想和守旧意识较为强烈,现代化观念难以形成。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村交通不便、农民居住零散,农民群体逐渐形成了封闭守旧和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农民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提高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整体来看,农民还未能摆脱小农意识、建立开放思维,排外、卡外思想严重,等待观望思想严重,不思进取、小富即安思想严重。
2.制度性根源: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结构是国家为推动工业化顺利进行而人为推行的一种制度,由此衍生出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诸多制度规定。城乡二元结构从制度上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异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模式,但从客观上来说,到目前为止,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被完全破除。
户籍制度人为地把社会分割成城市和农村,户口在性质上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村中年轻的高素质劳动力单向流入城镇,而鲜有城市居民进入农村成为农业劳动力,直接加大了城市和农村的人力资源差距。与此同时,农村主要劳动力的缺失使得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地荒芜无人耕、儿童成长无人伴、老人年迈无人养”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农业生产得不到发展,生产技术和经营规模也无法得到提升和扩大,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贫困和落后。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身份的变迁。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是工业化,城市工业化使得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入,涌现了一大批“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中学习工业建设的技能,加速了城市工业化进程,然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却因此失去了中坚力量。在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工”虽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大部分时间也不在农村居住,却无法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无法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福利领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仍属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或“新市民”。此外,在生活方式上,农民群体没有过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生活方式单一,进城农民往往难以适应城市巨大的生活和就业压力,疲于处理子女教育、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脱节,导致他们既无法完全融入城市也无法回归农村。
3.关键原因:农村整体教育质量不高
农民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阻力是农村教育落后,教育质量不高,极大影响了农民现代人格的养成。调查显示,欧盟28国所有从业者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为33.9%,其中仅有8.9%的从业者为农民;美国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城市人口占比为41%,农村则仅有28%。由此看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是全社会最低的。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偏离实际需求,对实践应用、社会适应等能力的重视不足,且存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条件落后、信息资源闭塞等问题,造成了师资生源双流失的恶性循环。
首先,教育作为一种向农村社会渗透现代因素的重要手段,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目前农村教育中还存在严重问题,如教育经费不足、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教学人员配置不合理、对农村职业技能教育重视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地区教育水平长期落后,现代社会的现代因素无法通过教育有效向农村渗透,教育的积极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其次,农村教育主体的缺失也导致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滞后。农民教育的主体定位模糊,教育部门、农业部门、科技部门、人社部门等单位责任分割,农民教育缺乏专门的责任部门。农技队伍不稳定,技物分离,教育途径繁多但缺乏有效整合,经常出现培训内容重复和培训对象重合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机构、资金、人员等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最后,农民群体所拥有的技术知识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文化素养却普遍偏低,大多为初中以下学历,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停留在依靠经验的生产阶段,接受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较弱。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习得现代知识、理念与技能后,因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对农村的依恋程度不深,以及乡村待遇差、机遇少等现实原因,回村发展的意愿较低。另一方面,具备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专门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新时代电商行业和物流行业的迅速兴起对农民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而目前农村还缺乏有针对性的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

以职业教育助推农民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教育在促进农民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没有现代化的农民。要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备现代化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高素质农民,就必须重视农民的教育问题。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促成人的自我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通向乡村促进农民现代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阻碍农民走向现代化的现实因素,因此必须要打破这一结构,建立城乡横向融合发展机制,帮助农民尽快走向现代化。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要继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均衡分配职业教育资源,引进优秀教育工作者到农村任教,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通向乡村,努力让农民都具备基本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第一,数字乡村战略或能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为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创造新的机会,激发农民教育需求。因此,有必要为农民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并在现代化进程中给予农民更多的发言权。一是对能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实施农业新技术培训,以职业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农民认可“农民”这一职业的工作状态、职业价值和发展取向的价值观念,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二是要不断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培训机制,推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和管理新模式,为在乡务农和准备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培训,真正让农民具备一技之长。三是职业教育应更多地关注中老年务农人员。从全球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农学专业毕业生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比例仍然不高。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职业教育培训的关注点放在中老年农民身上,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尊重农民教育培训的特点,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中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
第二,职业院校要走出学校教育的藩篱,整合优质办学资源,提升涉农人才培养的能力,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拓展面向农民教育的实训场所,完善相关制度,积累办学资源,将人才培养的空间从学校拓展到农业企业和“田间地头”。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将产业需求、技术标准、管理经验、农业文化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发中,提高农民培育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精准对接乡村振兴的一线需求。
第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增加教育培训机会,提供农村教师职业晋升通道和发展途径。提高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让他们不因经济收入而离岗离职。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可通过轮岗、轮训等方式增加城乡教师间的交流,逐步缩小城乡教师间的差距,减少农民因教育问题流入城镇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面向农民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制
第一,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实施系统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劳动者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育,对只完成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和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习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科技手段、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懂得传统耕种技术和拥有生产经验的农民,更需要能够应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现代化人才。鼓励农村青壮年劳动者进入职业学校和专门的技术学校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使其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化。
第二,创设途径帮助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提升学历。提升农民综合文化素养,促使农民树立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进而保证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以适应未来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要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为学习意愿强烈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更多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从而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水平,提高其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培养更多现代化农民。另一方面,要为农民量身定制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以及转化制度,拓宽农民的成长路径,不断提升农民教育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第三,提供培训助力农民职业转型。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直播带货等行业悄然发展,出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职业。部分地区组织农民参加电子商务培训,集中学习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经营模式,不仅提高了自身经济收入,还使家乡的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政府可以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聘请优秀从业者为有实际需求的农民开展培训,使农民这一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开发面向农民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内容与框架
第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教育首要的任务是传递价值观念,现代化农民必须认可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农民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感急剧下降,存在的毁约、违约等失信问题皆是价值取向扭曲导致的。职业教育应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形塑新时代技能社会,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农民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具备现代性。一方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和传播“大国工匠”的案例和事迹,在技能培养中融入价值引领。通过典型事例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当代工匠精神,建立现代文明意识。另一方面,以制度完善引领技能型乡村建设。要发掘农民中的技能工匠,给予其表彰和奖励,可通过举办讲座和专业技术培训的方式,邀请技能工匠分享经验,培养农村专业特长人才和能工巧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培养农民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质量意识,树立质量意识,致力于在乡村社会形成工匠精神认同,以此带动农民现代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转化。
第二,突出技术技能培养在农村职教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农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农民最重要的还是要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及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针对目前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较脱离实际的问题,要着力完善面向农民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强化农民的个体技能与可行能力为基本取向,既要突出农民知识、能力、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又要突出科学意识、先进价值与理念。课程内容上,以实践性、操作性的直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上,突出农民的知识基础与能力要求,尤其要加强农民现实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契合度,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改进教学,全方位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获得感。


(四)构建面向农民现代化的适应性培训模式
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可使农村劳动力与劳动价值增值,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我国现有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还存在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目标与内容不够精准等问题,培训制度与现代农民的需求及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不相适应。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承担着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重大任务,现代化社会也需要更规范、系统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第一,培训主体要多元。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类涉农职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吸引和鼓励各类农业培训机构参与现代化农民的培育工作,加快农民对现代化生产技术、新科技生产手段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现代化农民的培训,为农民现代化提供市场信息和行业发展信息,精准对接农业产业一线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培育现代农业人才。
第二,培训目标要精准。目前项目式培训普遍存在短期化、碎片化问题,说到底是培训定位不清晰、目标不精准导致的。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目标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在农民生产方式变革与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中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三,培训内容要丰富。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生态农业技术等实用知识的推广应用。在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因地制宜地增加农业防灾减灾实用知识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应注重对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训,助力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是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优化类型定位的责任担当。此外,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生活方式及健康管理知识的宣讲,提升农民主动学习与进步的意识,促进农民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逐步与现代社会接轨。
第四,培训形式要创新。首先,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作用,由政府主导安排培训,统筹协调教育、农业、人社等部门,积极促进“农、科、教”共同发展。其次,各农林院校、科研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台要承担起农民的理论知识培训任务,加大“一村一大学生”工程的推动力度,加大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培训辐射面。最后,农民合作社作为最贴近农民的机构,要及时记录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定期组织专家交流会,并为农民提供相关行业信息,不断提高农民面向市场的能力。(来源:乡村发现转自:《江苏高职教育》2023年第4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1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