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粮安論壇   今天,为什么“关心粮食和蔬菜”
返回列表
查看: 47|回复: 0
收起左侧

今天,为什么“关心粮食和蔬菜”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59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595039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0-16 11: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粮食、蔬菜、土地……农耕文化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本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同时,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之后,更要“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于我们每个人,一日三餐,一饭一蔬,都是舌尖上“稳稳的幸福”;于“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如何认识“大食物观”?“大食物”如何托起舌尖上的“小幸福”?践行大食物观,中国已经出发,“关心粮食和蔬菜”,不能等到明天再开始。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一次次考察中,他总会揭开老乡家的锅盖,了解大家吃什么;一次次调研里,他深入田间地头,看庄稼长势,问农民收成。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湛江市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前不久,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也强调,践行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大产业。

       所谓大食物观,简单来说就是打破“食物就是粮食”的旧有观念,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不仅向“主粮”要食物,更要向“副食”要食物,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中国饭碗”里不仅要盛满“主粮”,还要有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种食物。

       从账面上看,当前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大食物观?

       向外看,大国粮仓必须绝对筑牢。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堪称一个伟大的奇迹。然而,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世纪疫情冲击之后,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甚至近来局部地区热战频起,严重冲击着全球粮食安全。

       仓廪实,天下安。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表示,要以大食物观引领食物系统加快转型,以大食物观开辟保障粮食安全的全新战略路径。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正是与时俱进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演进。只有确保14亿多中国人有饭吃、吃饱饭、吃好饭,才能游刃有余应对新的变局。

       向内看,百姓饭碗期待再添“新菜”。据业内专家介绍,过去,中国老百姓的食物80%来自主粮,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则呈现出主食不“主”、副食不“副”的现象,在“吃得饱”的基础上,更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而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正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说起这些年来自家餐桌上的变化,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感受,主食吃得没以前多了,而肉类、蔬菜、水果的“花样”则越来越丰富。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传统以粮食为主体的食物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健康、营养、多元化的需求。大食物观的树立,将充实每一个家庭的 “米袋子”“肉案子”“菜篮子”“果盘子”……

       向远看,农业强国呼唤时代有为。当前,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建设“农业强国”任重道远。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打牢根基,守好粮食这块“压舱石”,筑牢农业这个“基本盘”。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青认为,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转变到新时代的大食物观,建设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成为加快农业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宏观来看,大食物观的践行,将为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新动能,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 树立大食物观,思路如何打开?

       践行大食物观,我们又从何做起?

       革新思想是关键。吃饭大事,“稳”字当头。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保证14亿多人按点开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绝不是放松粮食生产,而是要拓展粮食的边界,从更广、更深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

       各地应坚持革新思想,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各种食物资源,把目光从“耕地”上跳出来,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向山水林田湖草要食物。

       比如重庆结合自身禀赋,创新念好“山字经”,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潼南柠檬、巫山脆李、武隆高山蔬菜、梁平柚子、奉节脐橙等一大批特色产业竞相在群山间绽放,让原本的“山货”“土货”变为消费市场的“抢手货”,在创新保障粮食和食物多样性安全的同时,也是消费升级背景下需求端驱动供给侧的提档升级,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创新开发是跳板。大食物观也是新食物观,需要我们发挥科技的“奇兵”作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做强种业“芯片”,创新开发更加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创新技术手段,生产加工更营养美味、更安全可持续的“未来食物”,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文鱼、石斑鱼、龙虾……前段时间,新疆“海鲜”丰收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刷新了不少网友的认知。科研技术团队先后攻破了盐碱地治理、品种选育、配套技术改进等一系列难题,最终实现在“离海最远的地方”养殖海鲜,向人们展现了现代农业丰富的可能性。

       全民参与是落点。大食物观的提出意义深远,但离我们的生活也并不遥远。强化全社会大食物观共识,发展营养、健康、绿色消费,树立起合理、平衡、适量的食物消费新观念,我们将共同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舌尖上的中国”。
一粥一饭,仍当思来之不易。今天的我们虽不再囿于耕作的辛劳,不再受制于食物的短缺,但勤俭节约是我们世代传承的美德。中国的丰收,值得每个人接力守护。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正如《诗经》中写道的那样,盈车嘉穗、五谷丰登是我们共同的夙愿。践行大食物观,何不从今天开始,从当下开始。(来源:重庆瞭望)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2 | 帖子:4611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