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曾嵘峰(宁都县融媒体中心)
“我们这里的祠堂文化包含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非常值得带孩子来探索游玩。这个国庆假期,我带着孩子到小布镇、东山坝镇、田埠乡,穿行在一座座祠堂里,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品味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受益匪浅。”10月6日,正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红色旧址群参观的游客廖玉兰感慨道。宁都县推出“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4条红色研学游精品线路,其中不少红色旧址就是当地的古祠堂。近年来,宁都县对祠堂及祠堂文化加以保护和利用,组织专业人士对辖区祠堂情况进行摸底,修缮保护、深入挖掘,并做好创新发展祠堂文化设计,让“红色”文化与“古色”祠堂文化相互融合,让蕴含着红色文化与传统中华文化基因的祠堂焕发新光彩,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祠堂文化熠熠生辉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距离宁都县城40公里的东山坝镇小源村迎来了众多游客。“我们一大早就开始逛祠堂,一路都在感受宁都的祠堂文化,小源村是今天的第七站。”游客温梓晗有感而发。如今,在宁都县,古祠堂与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招牌。宁都县域内散居着130多个客家姓氏,几乎村村都建有祠堂,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保留各类祠堂3343座,遍布城乡,形成了宁都独具特色的祠堂文化。和其他地方的祠堂不同,宁都的祠堂文化和红色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宁都,这些遍布村村寨寨的祠堂建筑,大多有红军驻扎的历史,留下了红色印记,因此这些祠堂也承载着一段党的光辉历史。以梅江镇七里村为例,村中保留下来的赖芳旧屋、赖翠翁祠等祠堂分别为中共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苏维埃旧址、苏维埃国家银行江西分行旧址。小布镇是宁都县红色旧址保存最多、最完整的乡镇,其中有享誉全国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等18处红色革命旧址,还有红军标语、壁画100余幅,文件、文告、实物、回忆录等历史文物200余件。如今,如何激活、利用这些传统建筑群,成为宁都人思考的问题。考虑到宁都祠堂具有古建文化、家风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织的特性,宁都县积极探索将古祠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将祠堂打造为基层善治、文化集散、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在打造过程中,宁都的祠堂文化成为撬动当地旅游产业的重要力量。宁都的祠堂大多去其繁复,留其简约,一副副楹联、一座座功名旗杆、一块块功德牌匾以及一次次仪式活动,都生动地阐释了客家文化不肆张扬、务实低调、含蓄沉稳的精神品质。对游客来说,一趟祠堂游,可以从名人故事里得到人生感悟,可以从族谱、楹联、碑刻、牌匾、文献资料中挖掘到独具特色的家风、家训文化……利用古祠堂,宁都县还开发出一系列红色主题旅游景区。走进小布镇赤坎村的龚氏祠堂内,朱德办公室、报房、发电机、充电机等物品依次陈列,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时光也仿佛回到了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水利厅、瑞金干部学院以及宁都县各乡镇、单位等先后组织学员前来参加培训,并将小布镇列为现场教学点,已有超过万名党员参加培训。不仅是小布镇,宁都各地也在挖掘古祠堂的文化与产业价值。黄陂镇的中央苏区一、二、三次反“围剿”指挥中心;青塘镇的共青团(少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田埠乡东龙村的“百间大屋”……各乡镇利用当地的红色历史、客家文化资源,打造红色、古色品牌,使红色之魂深深扎根于赣南大地,古色之韵源远流长。
修缮祠堂美化乡村
漫步在宁都县东山坝镇小源村,祠堂青砖黛瓦尽显古朴,由祠堂改建成的“乡村大学”“村史馆”“文明实践站”成为游客的好去处。“村子里带有浓郁客家色彩的古建筑如宗族祠堂就有20多座。这些年通过政府的修缮,原本快要倒塌的屋子,又恢复了原貌。”小源村党支部书记曾峰泉说,小源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客家村落,建村时间久远,人口以曾姓为主。村里的古祠堂都是青砖砌墙、麻石垒建、樟木圆柱、雕梁画柱、飞檐斗拱,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不仅祠堂修好了,村里的环境也改善了,关键是村民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也提高了。”曾峰泉说,小源村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村民们明白,只有好环境才能留住客人,不少家庭办起了民宿,房前屋后种花、种草,整个村庄干净、整洁还舒适。近年来,宁都县坚持“保护修缮,展示利用,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做法对古祠古建等进行保护性修缮,确保“修旧如旧”。同时,宁都县还将革命文物、客家祠堂维修保护与镇村联动、古村落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等专项资金,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实施承担革命文物保护村庄的综合改造,并聘请义务文保员实行常态化管理,不断加大对革命旧址、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力度。整治过程中,宁都县严格管控古村风貌,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从基础到配套、从地上到地下、从环境到景观,做到“点、线、面”统筹发力。通过政府、群众双向发力,积极改造现代民居,使其在风格、外观上与村落传统建筑协调一致,全方位提升古村风貌。“在突出功能完善、扮靓古村方面,宁都县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污水处理终端,实施了水系治理、景观提升综合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使各个古村面貌焕然一新。”宁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武说。据了解,宁都县选择86个祠堂,按照“1+4+N”的建设模式来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即1个阵地——祠堂,4个硬指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村史馆、民俗文化活动、文艺队伍,N个文化元素——文艺志愿服务、图书阅读等,打造成集文化服务、理论宣讲、文明教化、志愿服务、党员教育、健身体育服务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将党建、社会治理、文明教化融入传统空间。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打造下,宁都的祠堂由此被激活,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当地推动社会治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条件。
祠堂引客富裕农家
宁都县田埠乡东龙古村,被誉为“中国江南第一宗祠村”。古村处处是优美的田园风光,村中央的水塘、塘边鹅卵石铺的乡道、依塘而建的民居,宛如一幅恬静的水墨丹青。而在这幅田园风光图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祠堂。“祠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 宁都县田埠乡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袁苏霞说,今年来的游客一拨一拨源源不断,村民们重新装修好自己的房屋,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国庆假期,宁都县的农家乐及民宿经营者都表示生意超出预期。“游客爆满,这都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啊!”小源村八大碗农家乐经营者曾天宝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满是笑意。据统计,今年国庆假期,宁都县各祠堂迎来的游客超过5万人。农家乐火爆的同时,还带动了乡村土特产的销售,茶叶、山茶油、土鸡蛋等农产品成了“网红”。游客在体验乡村风情、观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临走时总要带上些农家土特产。小布镇村民熊天星是当地的一名“知名导游”。“我们熊氏宗祠是当年红一方面军总交通队驻扎地,红军不仅在这里休整、备战,而且在我们这里留下了不少标语,请大家随我来看看……”今年63岁的熊天星见到有游客走进熊氏宗祠,便主动迎上前去热情地介绍起来。
小布镇木坑村张氏祠堂外建起了篮球场。 熊氏宗祠是熊天星的祖屋,当地政府便安排他负责看护宗祠。随着游客的增多,熊天星在祠堂内摆售蜂蜜、小布岩茶等土特产,每月能赚一两千元。熊天星说,有游客来祠堂参观,他不仅义务解说,还免费泡茶给大家喝,让游客感受小布镇人的热情。游客多了,一家又一家的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家乡环境美,游客多,回家开农家乐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村民宋芳玮以前在外务工,看到家乡环境变化喜人,发展势头强劲,毅然回家开起了农家乐。盘点着近期农家乐的收入,她开心地说:“仅春节假期就赚了几万块” 。目前,小布镇有大小农家乐20多家。全县范围内,祠堂游带动了200多户村民增收,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宁都县坚定文化自信,以祠堂文化为载体,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文武说,宁都积极探索构建“祠堂+文化”阵地,深挖提炼传统祠堂文化,将祠堂打造为基层善治阵地、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赋能乡村振兴。(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