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财经观察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返回列表
查看: 103|回复: 0
收起左侧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294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948235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11-3 09: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备受瞩目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于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这意味着央行未来仍需要通过总量和结构性工具协同发力,巩固实体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

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虽然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但是恢复向好的基础仍须巩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环比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9月份下降0.7个百分点。

当前经济增长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未来经济运行面临哪些新趋势?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围绕相关问题,中国经济时报邀请三位经济专家进行解读分析。

主持人 周子勋

新变化:预期改善和活力增强势头明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郭春丽

【核心观点】供给和需求、企业和产业、宏观和微观均表现出预期改善和活力增强的良好势头,为经济循环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下一步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您对当前经济增长表现如何评价?经济增长呈现出哪些新变化?

郭春丽:从9月份和三季度统计数据看,国民经济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行中出现积极变化,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征得到充分体现,经济正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经济增速持续回升,内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9%,如果扣除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长4.4%,比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达到更高水平。从环比增速看,三季度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7.1%,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从前三季度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在外部需求总体收缩的情况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表现尤为突出。消费不仅有力支撑了前三季度经济回升向好,还将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速回到潜在增长水平上提供重要支撑,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二,供需两侧新动力强劲增长,经济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从需求端看,升级类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的增速,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11.8%;细分领域如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7%、17.0%、38.8%和39.6%。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一方面代表居民升级方向的服务消费高速增长,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个百分点,高于商品零售额13.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2%、8.3%,9月份,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速较8月份提高11.4个百分点,均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增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6.4%,增速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3.4个百分点,在线旅游服务、在线文娱、直播电商销售额分别增长241.1%、94.4%、60.6%,为消费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从供给端看,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动力强劲,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长6.0%,快于整体工业2个百分点;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长12.1%,快于整体服务业6.1个百分点;绿色相关产业产品生产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3.2%、34.2%和26.7%。在产业升级背景支撑下,出口结构加快优化,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超高速增长。

供给需求互促共进、转型升级动力强劲的格局正在形成,为经济恢复提供了内生动力。

第三,企业效益显著好转,居民收入明显改善。

一是企业利润增长改善。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长降幅比1—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8月份当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转正,企业利润当月增长17.2%。截至8月底,工业企业亏损面较年初下降6.6个百分点,正在从疫情重创中走出来。

二是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是5.3%,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三季度平均调查失业率为5.2%,9月份的调查失业率是5.0%,比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方面逐月好转势头明显。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增长5.9%,高于GDP增长速度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均保持稳定增长,并带动居民消费倾向回升到66.4%,较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改善-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消费增加-生产加快”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第四,市场预期活力持续增强,实体经济活跃度景气度回升。

一是民营经济恢复向好。前三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较1—8月份收窄了0.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长9.1%,比1—8月份加快了0.1个百分点。在全部进出口总额下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占全部进出口的比重提高到53.1%。国家统计局5.9万户小微企业调查显示,小微企业景气度环比回升。

二是消费市场富有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和服务消费数据,今年三季度都在转好。中秋、国庆假期,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消费,还是住宿、餐饮收入数据,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市场活跃度加快提升,彰显了市场消费的潜力和活力。

三是实体经济景气度改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景气区间,PMI为50.2%,改变了前几个月持续收缩的状况。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9%,比8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月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9%,比8月份上升0.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1%。制造业和服务业均表现出预期改善、生产经营更趋活跃的势头。

四是经济循环更为畅通。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是74.8%,比上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三季度每个月工业企业产销率均超过97%。宏观层面,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同比上涨0.4%,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9月份同比下降2.5%,表明国内总的需求稳中向好。

供给和需求、企业和产业、宏观和微观均表现出预期改善和活力增强的良好势头,为经济循环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下一步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趋势:明年政策提前发力的必要性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耀武

【核心观点】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明年政策提前发力的必要性上升。如果逆周期调节政策能够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及时落地见效,将有利于较长时间内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目标的实现。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展望今年四季度和全年经济前景?如何正确看待未来经济运行面临的新趋势?

杨耀武:目前,我国经济处在服务业修复的顺风和全球对制造业产品需求下降的逆风叠加影响的时期。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会议同时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从近期政策变动情况来看,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6月份和8月份连续两次调降;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全国一些核心城市陆续调整优化了房地产政策。随着这些政策调整效果的逐步显现,四季度我国经济有望呈现温和上升态势,预计全年可以实现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从一些经济指标的走势来看,今年年初,由于前期积压的部分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我国消费修复的斜率较为陡峭,二季度消费修复的斜率开始趋缓,进入三季度,消费增长有进一步放缓之势。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近4年同期平均增速为4.3%;二季度,近4年同期平均增速已降至3.7%;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4年平均增速下降至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下降和消费物价变动有一定关系,特别是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近4年同期平均增速回升至4.0%以上,四季度我国消费增速是否能延续回升态势仍需进一步观察。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虽然目前地方专项债发行开始提速,但前几年同期基数也有所抬升,因此累计同比增速可能继续下降;房地产投资全年可能仍将维持负增长,成为拖累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制造业投资虽有一定韧性,但累计同比增速有可能处于稳中有降的状态。

外需方面,受海外需求总体收缩和去年同期基数下降的综合影响,四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可能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负增长,但跌幅有可能收窄。

综合出口、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消费增长可能面临的现实情况,预计2023年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可能实现5.1%左右的增长,下半年GDP增速可能在4.8%左右,全年GDP可能实现5.1%左右增长。

再看物价走势,从国际定价的商品来看,短期内,受石油输出国减产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国际能源价格有所上行,但目前并不存在价格持续上行的基础;国内定价的黑色金属等价格受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影响较大,价格可能会维持基本稳定。因此,四季度我国PPI环比可能会呈现持平或小幅下降状态,在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影响减弱的情况下,PPI同比跌幅可能在3.0%左右,全年PPI同比降幅也可能在3.1%左右。从国内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价格走势来看,受季节等因素影响,四季度鲜菜、鲜果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猪肉价格在经历一段时间快速上涨之后已呈现基本稳定的状态。非食品价格中,受节假日影响,交通通信类价格可能有所上涨,对服务类价格会形成一定支撑。在考虑翘尾因素的情况下,四季度CPI同比可能零增长,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0.3%左右。

展望来年,全球经济复苏仍然较为乏力,海外需求可能难有大的改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可能实现3.0%的增长,2024年增速将降至2.9%,2024年增速较今年7月份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在服务业今年已实现较好修复的基础上,明年服务业继续修复的动能也将趋弱。因此,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明年政策提前发力的必要性上升。如果逆周期调节政策能够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及时落地见效,将有利于较长时间内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目标的实现。

新动能: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琪延

【核心观点】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主要体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时报: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现在哪些方面?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哪些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将加速落地?

王琪延: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接续传统工业化进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道路,而创新是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1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中国新型工业化紧紧把握信息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目前新型工业化的布局领域包括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高技术转化应用等产业领域,锚定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目标,未来的主攻方向为智能制造。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要求,也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容。在此方面,近年来已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注重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李强总理曾指出,“从战略全局高度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此,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进一步强化新动能成长的硬件建设。

第二,实施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伴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休闲时间的增加,我国已经逐渐成为新兴的消费驱动型国家。为此,中央将新一轮扩大内需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我国未来一个阶段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重要驱动力。从实践情况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还未充分显现,内需潜力尚有巨大挖掘空间,国家对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从提升传统消费、扩大如旅游休闲等服务消费、培育如健康美容等新型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部署,消费动能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第三,进一步深化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要素市场方面,提出了不断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要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流动、分享、加工处理中创造的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近年来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减少无效供给,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新动能。

第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能。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从而激发乡村这一广阔市场的潜力与活力,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能。

第五,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试验田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的成就。持续深入推进从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开展,双边多边自贸区推动深化合作共赢,拓展贸易强国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已签署18个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包括RCEP。未来我国要继续发挥“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加强与沿线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经贸合作与对外交流,积极培育全球发展在基础设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新动能。

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但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增强的背景下,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施策。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防范金融风险。如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防范金融风险,加大股市、基金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和反腐力度。

二是持续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将继续完善消费政策、持续办好消费活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

三是综合运用各项财政政策工具,保持基建投资处于较快增长水平。加大对制造业投资的政策倾斜力度,增强制造业投资韧性。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四是进一步落实外资外贸的相关政策。如推行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政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形成贸易和投资结构变化激发“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动能。(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万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