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国债是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债权债务关系向社会发行的债券。它既是一种安全性很强的投资工具,又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更是一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重要政策。国家决定增加发行万亿国债,旨在缓解地方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方面的财政支出压力,同时还可以抑制通缩压力、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提高财政效能,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动能。
增强经济增长韧性,提振实体经济。2023年以来,由于极端气候频发,我国多地遭遇洪涝、干旱、台风、风雹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这次发行国债的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属于解决特殊问题或应对突发事件而发行的特别国债,也是中央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具有明确的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本次增发国债将主要投向基建领域,涉及基础设施、农业、环保、科技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基础设施也是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在于提振实体经济,因此国债的发行和资金使用必须围绕这一任务展开。此次增发国债不仅完成了从社会筹集资金、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也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恢复和持续稳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预防通货紧缩,释放消费潜力。在一般意义上说,超过一定程度或合理限度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目前来看,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成为通货紧缩的重要诱因。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收入结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当前,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特别是三季度以来,整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但内生动力仍不充足,消费需求尚未被充分激发,再加上资本与劳动等传统增长动力减弱而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等新动力尚未成型等因素,一些领域甚至出现归零型消费,社会总需求进一步萎缩。
在百姓消费欲望减弱、购买力不足、社会有效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尽可能地扩大有效需求。增发特别国债是预防通缩的应有之策,它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基建投资,进而扩大社会总需求。不仅如此,通过提前发行国债来刺激消费,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务之急,财政政策要配之于债务货币化的宽松货币刺激措施,防止债务与通缩的压力相互传导,避免出现购买者采取观望态度,压迫商品存货继续增加,进一步拉低物价,反过来又强化消费者的观望心态,以致陷入一个螺旋式的、自我强化的循环过程。
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完善国债治理体系。当前地方债务占比较高,增发特别国债并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既有利于增加地方可支配财政资金,又有利于从总体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激发地方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将增强地方经济的自主性和内生动力,有利于拓展地方经济的开放性和外部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发国债也是创新债务治理方式、提高财政效能的机遇。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反映出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管理艺术。管理机制是国债作用最大化的根本保证,重在管好国债投资方向、国债利用和监督评估。在投资过程中,应加强对投资方向的控制,提高投资效率;在利用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其合理性;在评估过程中,积极构建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使得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安排和管理,谨防发生挪用资金的现象。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切实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投资回报率,避免由资金利用效率低带来的债务负担累积问题,进一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树立安全与效率并重治理理念,建立健全债务监管的协调机制,逐步由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完善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强化政府征信建设,建立有效的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和机制。
经过几十年的市场培育,国债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运用国债政策工具推进宏观经济治理时,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结合研判经济发展状况和债务风险大小等情况,制定有效措施,统筹财政资源,化解债务风险。积极配合到期债务进行适当的置换、展期,降低债务利息成本,平滑和舒缓债务风险,避免造成流动性风险,谨防产生债务扩张带来的信贷扭曲效应,加强国债资金的监管,严格落实各渠道建设资金,切实将此次发行的国债用于补地方经济的“短板”,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