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到,推进产业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包括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新场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深化。 受访专家表示,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未来,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托数字经济赋能“两业”融合,同时不断完善“两业”融合生态体系。 “两业”融合发展影响深远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加速融合,呈现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以咨询、设计、金融、物流和供应链、研发、云计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等要素形式注入制造业,弥补我国制造业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短板,最大限度地帮助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聂平香还表示,“两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作为被服务的对象,将带动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的巨大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有效牵引,从而推动研发设计、金融保险、供应链物流、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快速发展。” “此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入融合发展还将衍生出新的需求、新的场景、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聂平香进一步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已具备“两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条件。“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正在重新构建信息化发展格局。”王孝松表示,提高“两业”融合的发展活力,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助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补短板夯实融合发展之基 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当前仍面临一些短板。“我国制造业主要从中低端产业起步,近年来虽然在产业规模、经济影响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在高端制造业、核心技术和产业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同时,在现代服务业,特别要加强研发设计、创意和高端品牌建设等。”王孝松说道,此外,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早,但工业软件方面仍较薄弱,因此必须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加强工业软件自主化建设。 王孝松还表示,“两业”融合发展虽然多为经营主体的自主行为,但也需要政府部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过去我国对制造业、服务业实施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划,使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政策措施和管理体制上有所差异。未来在‘两业’融合的实践探索中,要对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进行变革,探索适合推进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在聂平香看来,“两业”融合发展需要消除三方面痛点:一是我国以加工、装配环节的制造业务为主,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品附加值低,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偏低;二是我国服务业特别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少服务业领域的进入门槛较高,市场化程度不够;三是融合生态体系不完善,如“两业”融合发展产生的新业态在企业性质、行业税率、外汇结算等方面会出现新的变化,而现有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外汇政策无法适应融合发展的需要。 基于此,聂平香建议加强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依托数字经济赋能“两业”融合发展,同时完善“两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 在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聂平香表示,要加快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破除各类显性和隐性准入障碍,打破多头管理和条块分割,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此外,要在户籍、社保、医保、职称、科研成果、产权制度等领域进一步改革,推动支撑服务业开放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核心要素自由流动,形成服务大市场。 在依托数字经济赋能“两业”融合发展方面,聂平香说道,如以行业领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逐步构建市场化的、基于行业应用的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生态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延伸,并向服务型制造、高端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智能化“智造”升级。(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