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份报告的极简版只有700字,两条主线清晰可见。
一条是稳增长,国民经济增长5%左右。另一条是促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等目标完成,两个主线任务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5%,这个目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指导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历来是两会上受到高度关注的焦点。2024年就业压力较大,如何实现1200万的就业指标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也对两个目标的关联性进行了解释。
黄守宏在当日国新办吹风会上说,把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按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经济上大体也需要保持5%左右的增速。
完成两个主线任务,底气在哪?先是宏观政策的合力,很给力。
公共预算支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加,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积极财政是做加减法,该多花的地方更要多花,中央加杠杆,支持国家重大建设的同时扩大有效需求。
该省的地方还要继续省,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同时确保每一笔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让企业和百姓有真切的获得感。
仅有财政政策提振是不够的,货币政策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如何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持续攀升。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总而言之,从支撑条件看,5%的经济增长潜力基本匹配,资源要素条件可支撑,也具备宏观调控政策空间。
钱都花在刀刃上,用在解渴之处,便是为成千上万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唯有稳企业,才能拉动就业需求,唯有促进就业,才能保住百姓饭碗,拉动经济增长,实现良性循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在相对积极的目标面前,直面困难与挑战,新一轮改革被寄予厚望。
为了完成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宏观政策配合协同,更需要谋划长远推动新一轮改革落地见效。
今年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比如,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解决民营经济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企业家权益保护等方面问题。
同时,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激发消费潜能,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减少各类限制性措施,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要一直走下去。(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