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谈到小麦,作为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谷物第一位,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重要性也仅次于水稻。但事实上,在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中,只有小麦不是起源于中国。 小麦大概1万年前起源于西亚地区,目前公认的小麦原产地为肥沃新月地带(Fertile Crescent)。 小麦的原产地(图中绿色区域) 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关于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有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早在距今5000年前后小麦已经传入中国境内,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小麦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 甲骨文中的“麦”字(圆圈处) 图片来源:中国考古网 随后小麦种植很快就得到了普及,到了商周时期小麦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汉代以后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唐代中后期的两税法明确将小麦作为正式征税对象,上升到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后,渐渐取代了粟和黍,由此形成现今我国的“南稻北麦”农业生产格局。 从外来作物到主粮之一,几千年来,小麦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本土化过程,但其“逆袭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在取代粟和黍等本土农作物的过程中,也遇到诸多来自农业生产气候、栽培技术、传统饮食习惯、食物加工技术等条件的制约,自身也在不断地被改造,以适应本土化的需要。 一、农业生产气候与栽培技术 从农业生产气候来看,小麦起源于西亚,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降雨季节在冬春两季,是夏收作物,冬播夏收。春季是生长时期,最需要水,但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属于季风气候,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普遍缺少雨水,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小麦生长期中的拔节和灌浆。而夏季频繁的降雨又影响了小麦的成熟和收获。 所以,要想大规模种植小麦,中国古代先民必须要先解决灌溉问题,灌溉系统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大规模的种植小麦。因此,小麦虽然商周时期就已经被广泛种植,但迟至两汉时期仍然没有取代粟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体农作物。 关于小麦何时取代粟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体农作物,准确时间似乎并未有确切的节点,但这个过程应该发生在宋明之间。根据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明代后期,仅小麦一项已经占当时北方地区民众口粮的半数之多,而剩下一半则由粟与黍、稻、粱等杂粮共享,可见中国的农业生产格局已由传统的“南稻北粟”过渡到“南稻北麦”。 明清时期,小麦的广泛种植推动了井灌技术的发展,而彼时北方地区井灌技术的扩散与普及,也是小麦更进一步扩展之证据。乾隆年间黄可润的《畿辅见闻录》中记载当时畿辅地区的农民:“近河者资河,无河者开井,则硗确外无不可麦之地,无不愿种麦之民”。 小麦等旱地作物的播种 图片来源:《天工开物》 从栽培技术来看,小麦在中国由西北进入到中原地区,其最初的栽培季节和栽培方法和粟一样是春种而秋收,是借用了粟的栽培技术。这正是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说的“三月种、八月熟”的“旋麦”,也即是春麦。 当人们发现小麦的耐寒力强于粟而抗旱力却不及粟时,春季干旱多风的北方并不利于春播小麦的发芽生长,于是发明了秋播夏收的冬麦技术,历史上称为“宿麦”。 冬麦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不过依然还是以春麦为多,只是到东周时冬麦的种植面积才有明显扩大。《礼记•月令》说“季春之月……乃为麦祈实”,“仲秋之月……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这是东周时期小麦秋种夏收技术存在的一个可信的证明。 小麦传入后先是沿袭粟的栽培技术,春种秋收。后来改变为上年秋种而下年夏收,有了这一个变化,小麦才真正开始服了东方水土,也就有了向更大范围传播的重要技术基础。 二、传统饮食习惯与食物加工技术 小麦刚传入中国时,古代先民其实是不知道该如何食用小麦的。这听起来很滑稽,可又确实是事实。中国有很多古代文献都记载小麦是一种“劣等”粮食,比如颜师古的《急就篇》说:“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用小麦蒸的饭,用大豆煮的粥,那都是穷人吃的。那么当时的上等人吃什么呢?吃小米或稻米蒸的饭。 为什么古人就把小麦贬低成这样的呢?那是因为中国古代饮食习惯是粒食传统,不论是南方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小米,都是整粒的煮食或者蒸食。这种粒食传统不仅表现在谷物的加工上,而且也反映在食物烹饪方法上,以及相应的炊器、食具等用具上。 小麦必须要先磨成面粉才能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果将小麦粒整粒蒸或煮着吃,不仅不容易消化,而且口感很差,难以下咽。因此,小麦在中国生根发展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食物加工工具和技术的演变。没有合适的加工工具和食用技术作支撑,就得不到可口的麦食制品,小麦也就不会引起更大范围人群的兴趣。 在历史的初期,谷物是被放在石板上烤熟的。得益于古代烹饪炊器的逐阶进步(▶烹饪之器的演化史),建立了蒸和煮的烹调传统,逐渐发明了“蒸谷为饭,烹谷为粥”的蒸煮食用方式,也是古老粒食传统的见证。小麦的食用在传入的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借用了现成的粒食传统,可是显然小麦粒食的口感远不及稻米和小米,这不仅影响了它的传播速度,也影响了它食用价值的体现。 新石器时代的磨盘与磨棒 图片来源:三河市孟各庄新石器时代遗址 而后,随着碓、碾、磨等粮食加工工具及方法的演变(▶从“原粮”到“粉食”,粮食加工经过了这些演变),古代先民开始把小麦粒碾成碎粒(称为“半粒食”)后蒸煮食用,然后通过石磨等加工工具将小麦粉碎磨成面粉,逐渐过渡到精细的面食阶段。磨的诞生,被认为是制成小麦面食能普及推广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使人们改变了对大豆、小麦粒食的传统吃法,而且促进了小麦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概在两汉之交,中国古代先民才逐渐接受和掌握了磨面粉以及面食加工做法,至此小麦正式成为了中国北方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有趣的是,面食的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又造就了一个新词“饼”,专指磨成面粉后加工成的食物。 面食的名称在开始时并没有太多讲究,以形状、制法为名是最直接的选择,正如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引《杂记》所说,“凡以面为餐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 意思就是说,用火烧烤的称作“烧饼”,汉魏时代西域各族的饮食风俗传入中原,称为胡食。胡食中最重要的面食就是烤制的胡饼,应属当今所说的烧饼;放入沸水中煮的称作“汤饼”,即现在的面条;用蒸笼蒸的称作“炊饼”,也就是现在的馒头。 和西方烘烤的面包传统不同,“东方蒸饼”馒头是几千年传统蒸法在面食上的成功运用,是中国蒸食传统的代表,也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逐渐地,面食成为了古代一种新的食物习惯,这种食物习惯对于小麦本土化的影响,已经将原来的“阻力”转变为“动力”。 近五千年来,小麦作近五千年来,小麦作为外来作物,从引入种植到融入食用再到形成饮食习惯,最终成为耕种面积仅次于水稻的主粮。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麦是与中华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它的传入普及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的主食种类,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观念,在当代中国餐桌上占据重要位置,对我们的生活继续产生影响。(来源:营养健康知识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