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11日发布的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1.0%。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8%。
“3月份,受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有所回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保持温和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道。
CPI、PPI的走势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受访专家表示,从全年来看,在宏观政策提质、扩量、增效、协同的背景下,在经济动能和经营主体内生动力持续恢复改善的条件下,CPI在稳定中逐步温和回升的概率进一步加大,PPI由负转正的路径较为明晰。
受食品服务价格回落影响
物价涨幅放缓
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2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0%。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PI同比和环比增速回落,主要是食品和出行服务价格在节后出现需求季节性回落的表现。其中,在食品中,对节后需求回落敏感度最大的食品烟酒类价格是CPI的主要拖累项。非食品中,七大类别价格除交通通信外同比均实现上涨。
数据显示,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7%,降幅比2月扩大1.8个百分点。食品中,鸡蛋、鲜果、牛肉、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0.4%、8.5%、8.4%、6.0%和1.7%,降幅均有扩大;鲜菜、猪肉价格分别由2月上涨2.9%和0.2%转为下降1.3%和2.4%。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1.1个百分点,主要是出行类服务价格回落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家庭服务、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涨幅均在1.7%左右。工业消费品价格由2月持平转为上涨0.4%,其中能源价格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
为保障物价平稳运行、推动消费需求持续回暖,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关部门和经营主体正在持续发力: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各地掀起“以旧换新”热潮;四川、河北、海口等地密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激发更大消费潜力;各农贸市场和超市商品供应充足,一些商超推出折扣和优惠活动……
展望4月,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翘尾因素对CPI的拖累程度将缓解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鉴于猪肉市场供需相对平衡,食品价格总体持稳,预计4月CPI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0.2%,比3月小幅上涨。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孟庆斌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伴随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核心商品CPI出现好于核心商品PPI的表现,说明终端消费需求正逐步改善,预计本轮CPI上行将持续至二季度。
PPI修复进程弱于预期
未来有望逐步抬升
3月份,随着节后工业生产恢复,工业品供应相对充足,全国P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2月收窄;同比下降2.8%,降幅略有扩大。
调查显示,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降幅比2月均扩大,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3个行业降幅比2月均收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均实现上涨。
“3月国际原油价格上行,但受房地产投资下滑等因素影响,国内主导的钢铁、水泥、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偏弱,当月PPI环比仍维持跌势,同比降幅有所扩大。”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分析称,进入二季度以来,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发力,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的全面推动,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展现出的整体上行趋势,预计4月起PPI同比降幅将重回较快收窄过程,并有望在年中前后转为正增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未来,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应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持续支持。具体来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消费和需求复苏基础;另一方面,要推动供给端结构持续优化,推动部分产能有效压降,促进国内供需趋于平衡与良性循环、物价稳步回升。(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