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块   人才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
返回列表
查看: 34|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68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686988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5-17 09: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范巧,男,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2023年第19期发表重要文章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若干重大关系。这对以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现代化关键阶段的新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首要目标,区域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在区域板块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涵盖了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新发展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语义与语境下探讨区域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思路与方法的统一、理念与行动的统一。所谓区域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在区域经济板块上的缩微和体现,是对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顾全两个大局”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回应,侧重于在区域经济板块上,尤其是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之间实现全域富裕、全面富裕与共建共享富裕。20236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情况的报告》,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动区域共同富裕实现新发展,必然意味着区域板块之间的高效协同和高质量协调。然而,中国区域经济板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对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形成了较大的阻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迎接数字时代……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奠定了新的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动能。以数字经济的新发展加快地区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地区间数字互联互通互享共建、推动地区间数字创新与产城发展新融合、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区域协调与生态保护、促成数字助力地区对内对外新发展,将是区域共同富裕深入推进的重要手段。这也必然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予新要求、新特征和新要义,提供新手段,拓展新方法。目前,关于共同富裕的研究涉及到其发展历史和理论脉络领域,研究范畴延展到了区域共同富裕领域,从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谈及了区域共同富裕的特征,也对数字经济与区域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为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不过相关研究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区域共同富裕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域共同富裕产生了哪些新特征?衍生了哪些新的发展要义?数字经济与区域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新变动?以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区域共同富裕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机理或新路径问题?这些都亟待在理论研究中加以重点关注和积极推进。本文对科学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与区域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做出探索性尝试,以期为精准把脉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新发展的理论机理与科学路径问题贡献理论智慧和学者力量。
一、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区域共同富裕的语义阐释
1.区域共同富裕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困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缩微及反馈到区域经济板块,就形成了对区域共同富裕的重要要求。中国共产党推进区域共同富裕的历史,是与推进区域经济板块发展息息相关的,也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发展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生产导向的服务革命发展阶段、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阶段、梯度导向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全局导向的协调发展阶段以及多元导向的“新协调”发展阶段。在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不同阶段,区域共同富裕体现了不同的特征。公平导向的均衡发展阶段强调低水平的区域间共同富裕,梯度导向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强调效率优先的部分地区先富,全局导向的协调发展阶段与多元导向的“新协调”发展阶段则强调兼顾公平的区域间共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发展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不断推动区域共同富裕的奋斗史。党的二十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将推进区域共同富裕的奋斗进程推向了高潮,强调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以及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等,实现新时代区域板块之间的高质量协调发展,这使得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逐步打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烙印。然而,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各区域经济板块推进区域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内在动力也不尽相同。从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GDP数据的Dagum空间基尼系数测度分解来看,19782022年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等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发展差异仍然十分明显,且主要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的总体态势,其中上升趋势主要体现在2006年之前以及2014年之后两个阶段。从19782022年中国四大经济板块的Dagum基尼系数分解来看,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差异贡献最大,区域经济板块内部的差异贡献与超变密度贡献则相对较小。在中国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且在2018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有扩大化态势。这些都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2.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区域共同富裕的新要求、新特征与新要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别具一格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辟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高度概括,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当前推进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并在高质量发展中落实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五大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在新常态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六重新发展关系,来助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新发展阶段中,处理好新发展关系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并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全过程。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处理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关系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将为区域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出新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共同富裕会显现出新的特征,产生新的发展要义。第一,对区域共同富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明确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这必然要求实现区域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为区域共同富裕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维度:一是创新维度。地区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这不仅是决定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距的重要原因。由此,在推进区域共同富裕中破解区域经济差距,必须完善地区发展的激励机制,深化区域行政管理、财税政策、区域划分、投资融资、环保合作等体制改革,允许和鼓励地区创新发展,从而实现产业、资金、劳动力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二是协调维度。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协调发展理念在区域板块的重要体现,是区域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就是要在区域之间实现共富,这必须建立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是要通过鼓励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和协同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促进地区间信息、人力、资本等要素互联互通。三是绿色维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推动地区之间实现绿色共富,既强调先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污染物质排放的减少,也强调后富地区以绿色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目的是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的全域好转。四是开放维度。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与区域共同富裕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意味着地区之间要实现以开放为手段的共富,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利用好“两个市场”的力量,也要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以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数据等要素流动促成地区之间携手共富。五是共享维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落实到地区上就是要实现所有地区、所有人的共同富裕。这意味着推进区域共同富裕走深走实,必须要确保所有地区、所有人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必须确保不同区域经济板块能够在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的情况下仍能够共享发展红利,尤其是确保老少边穷及其他特殊困难地区能够共享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果实。第二,为区域共同富裕注入新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体现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要求的融合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为区域共同富裕注入了新的发展特征。区域共同富裕的传统定义是针对区域经济板块的共同富裕,尤其体现在东、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之间如何有效地处理先富和共富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区域共同富裕被嵌入了许多新的特征。一是保留了全域富裕的传统要求。基于区域共同富裕的传统定义,主要体现为中国四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及其各级行政区之间的共同富裕,这将建立在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发展都要顺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在科学处理内循环与外循环关系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区域优质势能,助推东、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实现全域共同富裕。二是从单一的物质富裕延展到全面富裕。传统定义下的区域共同富裕强调先富地区对后富地区的带动作用,尤其侧重于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不仅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要科学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以及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这使得区域共同富裕的推进,不仅需要回应物质共富中效率与公平问题,而且需要回应精神共富中守正与创新的问题,更需要回应人居环境共富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活力与秩序问题。这也使得区域共同富裕的内涵从单一的物质共富,延展到了涵盖物质、精神、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富裕的新尺度。三是从各自为营的地区富裕延展到了区域之间的共建共享富裕。传统定义下的区域共同富裕强调东部地区率先富起来,以东部地区的先富带动中、西部及东北部地区实现共富,这种共富是建立在东、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板块相对独立基础之上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无论是东、中、西部地区,还是东北地区,只要有利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只要有利于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均将在富裕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当然,这种共建共享富裕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激活要素潜能以及特定地区积极融入共建共享共荣共富浪潮等。第三,为区域共同富裕衍生出新发展要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区域共同富裕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特性,还为新时代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衍生出新的发展要义。一是新时代区域共同富裕是具有开创性的区域共同富裕。区域共同富裕与人群共同富裕、行业共同富裕、城乡共同富裕一起构成了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区域共同富裕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区域板块充分利用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等分配制度体系的优势,在社会财富蛋糕做大与切好之间做好科学平衡的社会尝试,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建构新发展格局和落实新发展要求的创造性实践。二是要坚持多元化推进新时代区域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区域共同富裕,不仅是不同区域经济板块的全域富裕,还是不同区域经济板块上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的综合,涵盖了不同区域经济板块上人民对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以及优质人居环境的渴求。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区域共同富裕,不仅强调各种地区之间的共建共享,尤其是老少边穷及特定地区的共建共享,而且强调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要素潜能的充分挖掘。这意味着新时代的区域共同富裕推进将必然具备全域富裕、全面富裕及共建共享富裕的多元要求。三是要分阶段推进新时代区域共同富裕。从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包括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阶段性特征也意味着在新时代要分阶段推进区域共同富裕。在基本建成中国式现代化阶段,区域共同富裕推进的重心在于补短板,着重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短板区域和短板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阶段,区域共同富裕推进的重心在于扬长板,即要充分发挥先富地区的长板效应,更充分地挖掘共富地区的长板潜力。四是要推进新时代区域共同富裕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要求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探索,这一探索过程必然存在许多未知领域。这意味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探讨区域共同富裕的发展要义也必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这些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将必然面临着诸多困难,近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化问题就是其中的困难之一。有鉴于此,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务必要在正义的秩序下做好守正创新,以充分发挥体制和制度的活力为基础,以科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为准绳,以正确应用战略和策略为手段,坚决完成推进区域共同富裕走深、走实这一艰巨任务。
二、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内在机理
1.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区域共同富裕要建立在地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为弥合区域发展差距、促成区域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机遇。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41.5%,同比增长10.3%,增长速度已经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第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目前,我国在数字战略规划、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建设布局、数据存力等方面均有显著进展。其中,20172022年,我国数据存力投资增长率约为48.2%,高于同期国际水平。第三,数字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显著。目前,中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普及,5G技术与工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5G信息数据终端与工业融合终端不断涌现,5G芯片模组价格大幅下降,数字产业应用也得以不断深化。第四,数字治理建设逐渐完善。目前,我国政府以数字治理为特征的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与服务效能均大幅提升,数字孪生也成为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动力,将不断助力孪生城市运行空间打造,增强城市大脑基础能力,实现全域时空数据融合。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数字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数字治理的日臻完善,为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不过也应该看到,数字经济发展中仍存在数字布局有待持续优化、数字能耗有待持续降低、数据存力有待持续扩容、数字安全能力有待持续提升等压力,需要在长期的发展中加以重点关注。2.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培育新动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是发展新阶段推动区域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随着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持续突破,地区传统产业将实现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转型升级和发展优化,这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将引领地区经济朝着新方向发展,驱动地区经济发展告别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地区发展方式的革故鼎新和转型升级中,数字经济的出现促进地区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增强地区发展动能,从而在助力区域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赋予了区域共同富裕新的发展要求、发展特征和发展要义,也将在数字经济的助力下为共同富裕发展营造特有的发展逻辑和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主要包括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及新发展要求等,这些重要内涵建立在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引领和指导的基础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和语义下,数字经济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赋能区域共同富裕,如图1中编号①至编号⑥所示。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充分架构以普惠发展效应、创新促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为特征的经济生态,从而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由此促进地区之间实现全域、全面及共建共享富裕。第一,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普惠发展效应。数字信息技术嵌入教育、公共卫生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使老少边穷及特殊困难地区能够充分享受基于“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从而使不同地区的社会群体能平等地享受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福利,这种普惠性特性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公共服务体系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第二,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创新促进效应。数字技术的嵌入有助于通过改变要素投入,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数字产业发展将充分优化产业结构及产业空间结构,从而保证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及持续向好。这种经济增长的创新促进效应及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创新优化,将充分解决区域发展中的不充分问题,从而为区域共同富裕充分赋能。第三,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化建设有利于提高货物通关查验速度、降低通关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一是使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跨越空间限制实现在区域之间的传递,充分满足各地区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建设与数字市场的充分架构,将加速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高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将转变欠发达地区生产、交换、流通及消费方式,从而充分激发各阶段、各环节潜能,助力欠发达地区实现赶超发展,甚至是弯道超车,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实现。从微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关键逻辑是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实现数字经济与地区产业、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形成兼具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供需匹配效应的产业和企业发展范式,从而助力地区之间实现全域富裕、全面富裕及共建共享富裕。第一,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规模经济效应。数字经济与地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会极大降低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推广成本,产品研发过程中能充分使用各种在线资源和在线人才,从而降低研发成本,这将使地区之间能共享近乎相似的推广成本与研发成本。同时,产业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也将深度整合地区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并提高其利用效率,还将高度优化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不同环节与关键节点,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这种规模经济效应将在欠发达地区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而缩短与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差距,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实现。
11
图1  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机理梳理与路径匹配
第二,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范围经济效应。数字经济与地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会降低产业发展中的研发成本及推广成本,也会带来更加细化的产业分工及专业化生产,这种更加广泛的专业化分工,必然会带来除原有产业、产品和环节之外的伴生利润,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环节的多元化以及企业生产产品的多元化,并获得地区产业发展中的范围经济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类似,这种范围经济效应的发挥,也将更利于欠发达地区及老少边穷特等地区实现加速发展,从而助力全域富裕和共建共享富裕。第三,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供需匹配效应。数字经济对区域共同富裕产生的微观助力,不仅体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还体现在供需匹配上。这种供需匹配效应的发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融入产业和企业发展,将促成资源和要素的在线化供给和调配,从而确保生产要素的供需匹配。二是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市场交易环节,将使得市场交易环境更加公开透明,有利于完善价格发现机制,从而确保交易价格的供需匹配。三是数字平台的打造和加持,会使市场交易信息更加充分,使产业产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更加充分地掌握交易信息,从而确保交易产品的供需匹配。事实上,这种生产要素及交易产品供需匹配效应的发挥也更有利于弱势地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3.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从前述分析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数字技术嵌入、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共享与数字产业化发展等方式,充分发挥其普惠发展、创新促进、空间溢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供需匹配等六个方面的重要效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赋能区域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区域共同富裕有了新的发展要求、发展特征及发展要义,这些新要求、新特征和新要义要求数字经济必须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赋能区域共同富裕。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数字经济发展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也必然形成一些新的发展机理。从微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数据要素转化到数字生产的全过程,数据要素投入和数字生产发展助力不同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充分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供需匹配效应,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一是在创新发展维度,数据要素作为一种生产过程的创新要素投入,必将与数字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实现协同,形成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实现。二是在协调发展维度,在数字生产过程中,将基于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与原料、能源、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等匹配,形成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供需匹配效应,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发展。三是在绿色发展维度,数据要素在生产过程的投入增加,将不断降低资本、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份额,促成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中的绿色化转型,从而在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形成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并助力区域共同富裕深入推进。四是在开放发展维度,基于“两种资源”的国际、国内数据要素使用以及基于“两个市场”的数字生产,必将在国际、国内更加广阔的市场上实现供需匹配,在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形成更加广阔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更加多元的范围经济效应,从而助力地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形成对区域共同富裕的强大助力。五是在共享维度上,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所区别,数据要素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使用过程的边际成本相对较低,甚至近乎为零,数据要素的使用将降低地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生产成本,助力形成地区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助力区域共同富裕。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通过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化建设、数字平台的高效搭建、数字资源的协同共享、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高能融合等,实现数字生产过程到数字经济发展的转化和升华,以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发展中普惠发展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的产生,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一是在创新发展维度。数字经济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依赖于数字创新的生产过程,必然促成不同区域形成良好的创新发展效应,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实现。二是在协调发展维度。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数字平台的搭建,离不开区域之间的协调;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融合,离不开区域之间在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的互嵌与协调。这些互嵌与协调既能强化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又能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强大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实现。三是在绿色发展维度。数字技术本身就是绿色技术,产业数字化过程也推动着不同的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区域发展中也体现出绿色发展的重要特征,必然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重要福利,从而强化数字经济的普惠发展效应,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四是在开放发展维度。数字基础设施的国际互联与数字平台的国际共建,国际贸易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外贸数字化进入新阶段,助力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调整,这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普惠发展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五是在共享发展维度。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数字平台和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互嵌,本身就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共享将充分激发数字经济发展的普惠发展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从而助力区域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
三、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共同富裕的路径解析
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区域共同富裕有了新的发展要求,具备了新的发展特征,涵盖了新的发展要义。在这些新发展要求、新发展特征及新发展要义指导下,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深入推进,必须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普惠发展效应、创新促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以及供需匹配效应,尤其是要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上,充分解析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路径,着力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着重加快数字平台的共建和数字资源的共享,重点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助推数字生产要素向数字化生产过程快速转化,加速数字化生产向数字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从而在深入推进区域共同富裕中充分发挥助力作用。有鉴于此,应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等五维理念出发,架构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发展的政策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与语义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共同富裕和形成新质动力的重要作用。1.以数字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首先,构建独树一帜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充分营造有利于数字技术创新的环境与氛围,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以及数字研发工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健全知识转化的收益分配机制,以数字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投入和数字基础研发激励基金设立等引导各类主体主动开展数字技术创新。其次,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数字产业集群,强化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数字化产业的转移承接,尤其是推动整价值链、整产业链的数字化产业承接与落地建设,以产业空间结构优化促成数字经济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最后,推动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立足于新型工业化推进和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以重大专项、重点示范工程、重点资金扶持等形式,加快推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数字知识密集型转型。2.以数字技术赋能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在新发展格局国际循环中的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东部地区依托信息技术优势,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数字经济示范区、试验区等的建设工作,增强其空间溢出效应及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加快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国内循环的进度,提升其融入国际国内循环的水平,以数字技术充分嵌入市场、产业和企业等方式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资源或禀赋比较优势,推动数字技术深度根植和融入产业、城市发展,加速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产业数字化与城市数字化发展进程。最后,以数字技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走深走实,强化两大区域重大战略的联动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江河战略联动,助推中国南北方实现区域共同富裕。3.以数字协同推进区域间生态保护机制构建首先,促成数字经济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区域之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协同,加快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效架构数字镜像的生态环境在线监测体系,促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其次,加快构建基于数字经济的区域生态价值评估与补偿机制。建设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数字化体系,强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保护价值核算,在线监测国土空间中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损失,形成地区生态补偿的科学智能评估,由此构建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的清偿和支付机制。最后,强化流域经济发展中风险评估及灾害预警的数字化建设,鼓励区域之间围绕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要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建设灾害的数字化监测和预警体系以及生态风险智能化评估体系,架构区域间生态协同保护新机制。4.以数字“丝路”建设推进协同开放首先,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积极融入世界贸易组织、G20、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的数字领域合作平台,积极参与数字“丝路”的多边贸易规则制定,积极架构多国参与、共享共赢的国际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其次,鼓励和支持东中部地区协同搭建数字领域开放合作平台,强化数字资源所有权、数字跨境贸易交付流程、数字产品交付的支付手段、数字跨境贸易的海关监管流程等规范化建设,推动数据跨境高效流动和数字贸易高效发展。最后,鼓励和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融入开放共赢的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格局,加快建立多层面、多平台、多主体的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体系,以数字基础设施援建、数字产业园共同建设、数字城市协同打造、数字电商平台共同建设等,进一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的高质量共建。5.以数字互联推动构建区域共享发展新机制首先,推进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综合性与信息化进程,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让不同地区民众能够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其次,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平台与物联网协同建设,以“互联网+”与“物联网+”夯实数字经济“最后一公里”,让欠发达地区能够共享数字经济平台的普惠发展效应。最后,进一步推动老少边穷特地区政府公共服务的数字技术嵌入,强化转移支付及社会求助等的在线监测、在线调节与在线资源调配,充分解决区域间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让基于数字技术嵌入的公共服务能更好地惠及偏远地区与弱势群体。
编辑:刘一
文章见《中州学刊》2024年第4期“经济理论与实践栏目“区域共同富裕研究”专题,因篇幅所限,注释、参考文献省略。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1943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