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粮智庫

  版块   三农调研   黄俊杰: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返回列表
查看: 31|回复: 0
收起左侧

黄俊杰: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271万

积分

责任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2710937

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4-6-6 09: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24-6-6 09:27 编辑

黄俊杰(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副理事长,湖南五八农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58农服“数字乡村”平台示范样板建设实践

58农服依托多年深耕三农互联网行业经验,以建设全国领先的“数字乡村”平台模式为目标,着力构建以村的档案、组织、人口人才、集体经济、资产资源、产业等信息数字化联网,村民的生产、生活、办事等服务便捷化上网,党员干部的基层治理、密切联系群众等工作可视化用网的数字乡村平台。探索建成信息数字化、建设集约化、体系标准化,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可分析的湖南省数字乡村示范样板。

一、政策背景

2020年9月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专家评审及复核,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确定,公示了全国117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湖南省湘西花垣县、邵阳大祥区、永州双牌县、湘潭韶山市4个县(市、区)成功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湖南省数字乡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作出部署安排,为各地区、各部门科学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明确了2023年与2025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二、现状分析

自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湖南省各级党和政府部门以加快推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着力点,以示范样板、特色鲜明、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新突破,积极推动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打开了良好局面。58农服利用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积极投身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实践探索,在省内多地实践数字乡村建设,并组织开展了系列深入扎实的调研、考察工作。通过示范样板建设、进村入户访民、田间地头交流、座谈意见交换等多种方式掌握一手资料,从痛点难点着手,分析问题谋划规划,促进乡村发展难题的解决,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经汇总分析,湖南省乡村数字化发展面临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1.数字观念待转变。乡村群众、部分基层干部对乡村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够,未能充分理解乡村数字化的重要意义、数字乡村建设的价值。乡村振兴需转变心态,利用数字变革契机,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交易数字化转型,转换致富观念、改变生活方式,让乡村共享数字经济繁荣。

2.有效数据采集难。乡村范围广、青壮年人口流失、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基层干部人数少、各级部门数据报表多、数据掌握不全面、数据统计更新不及时。村一级单位需要引好“上面千条线”,当好“下面一根针”,打破自上而下数据壁垒,建立以村为基本单元的中心数据库,掌握乡村家底、人才、问题、发展四清单。

3.治理效能提升难。乡村干部处于公共治理体系末端,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每天要面临各种治理难题,既要让群众满意,又要面临上级的考核,乡村人口居住分散、群众思想统一难、问题突发处理繁琐、工作压力大,对干部的综合素质、创新治理都提出了新要求。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软硬件,依托现代技术提升管理治理水平。

4.服务精细到位难。服务机构、服务人才、资金、志愿力量、专业知识、社会资源面向农村投入严重不足,群众需求各异,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化严重。利用数字乡村建设,汇集各级各单位惠农便民服务资源,包括各类政务服务应用软件、智慧便民设施,引导各市场主体形成合力,形成政府社会齐参与格局,延伸服务“最后一公里”。

5.产业发展突破难。乡村资源分散、特征不明、分散经营、物流不畅、供需错位,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发展。引入智慧种养、电商直播、供需匹配、专业服务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数字赋能引导产业集聚、盘活村集体经济,引导社会帮扶助农致富。

三、建设思路

鉴于以上乡村五大共性问题,58农服正在湖南省范围内搭建一个以村为基本单位、以村民为用户主体、贴合三农应用场景、具有推示范广效应、兼具前瞻适应未来发展的数字乡村样板。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涵盖生产、生活、服务、交易、治理多元场景服务,通过乡村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基层干部村级数据全面汇聚、村级事务直观可视、村级信息主动掌握、困弱监测动态跟踪、监控盲点治理盲区全面覆盖;帮助村民农业生产、教育、医疗、养老、返乡就业、生活系列服务全域触达。

具体工作包括:

治安应急方面:整合本村范围内的雪亮工程、天网工程、道路交通等安全监控设备,查漏补缺填补重点位置区域,引导村民家庭安全监控设备集成联网,形成防控应急响应监控网,结合村级治安联防、防火防溺水、禁捕禁渔、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提供支持。升级改造“村村响”为智慧广播,应用场景包括行政通知、防疫宣传、防诈骗宣传、国家应急发布、气象预警发布、水情预警发布。丰富电视、手机应急预警渠道,将应急通告、预警讯息、安全须知利用电视终端推送到户,滚动播放,利用手机终端推送到人,重要的消息不再错过。

服务群众方面:建设一站式服务微信小程序,集成提供包括党务服务如党费缴纳、党员教育、组织生活、志愿者活动等;综合治理如纠纷调解;劳动保障如居民医保、老年人生存认证、养老服务、就业服务、失业证办理等;卫生健康如流动人口、准生证代办、独生子女奖励、未婚证明等;民政救急如残疾人服务、低保户认定、廉租房申请、退役军人服务、大病救助服务;教育学习如幼儿教育、留守儿童在线学习、四点半课堂、小初升学政策、周边教育资源、城乡教育一体等;村本级业务如证明开具、政策咨询等。

产业发展方面:充分调研本村资源禀赋,引入智慧种养技术如智慧大棚、智慧果园、智慧养殖等技术,引导村集体经济成立合作社,培训公司化运作能力,将土地流转信息、产供销信息、资金资源信息数字化。挖掘本地优质农特产品,推动农产品商品化,聚集并优化区域内物流、冷链资源,打通农产品出村进村最后一公里,利用电商直播平台推介本村产品,开设一村一店的本村品牌形象店,集中展示本村产品。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将区域内家庭农场、合作社、农家乐信息网上形成信息联盟,打造特殊乡村旅游线路图。为此58农服专门成立58农服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益阳紫薇村,已实施350亩示范基地,建成水肥一体化智慧大棚40余座,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通过自主技术研发,最大限度降低建设成本,致力于推广农民用得起的智慧大棚,同时投资成立“益棵”农资品牌,在湖南全省利用社群团购模式推广厂价直销的肥料,为农民生产降本增效。

乡村文化方面:以信息化手段结合和升级文明实践站,线上开设网上大舞台、开展广场舞、手工制作、乡村美食等评选活动,宣传农村匠人、致富带头人、文明户,弘扬社会正气,宣扬身边好人、先进典型,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打造线上积分超市,推广文明积分制,用积分排名荣誉、兑换生活用品等方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家园清洁行动,激发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意识。

创业创新方面:利用数字乡村平台,打造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模式,通过政策宣传,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吸引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让农村形成致富“新风口”、“创业新高地”。利用数字乡村汇聚的农村资产资源数据,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信息支持;线上开设技能培训专区,通过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开设企业招工专区,汇聚周边企业招聘信息,让村民就近就业。

平台运营方面:58农服致力于提供专业互联网平台运营,推动数字乡村平台建设与运营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依托58集团在资源整合、蓝领招聘、技能培训、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提供公益便民、电商直播、产业孵化、供应链整合、基层干部培训、乡村人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推荐服务、农技知识服务、乡村文旅打造、农村电商培育、新媒体孵化等综合服务,改变传统信息化建设交钥匙模式,采用培训陪跑、协助运营、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交钥匙的同时共同参与平台运营,为基层管理者提供管理培训,为平台应用者如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民提供如直播电商、就业技能培训。让数字乡村平台成为生产经营的

四、整体目标

以村为基本单位,搭建一个集管理服务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将涵盖生产、生活、服务、交易、治理多元场景,实现村的档案、组织、人口、集体经济、资产资源、产业等信息数字化联网,村民的生产、生活、办事等服务便捷化上网,各级党员干部的基层治理、密切联系群众等工作可视化用网。探索建成信息数字化、建设集约化、体系标准化、功能易用化、操作简单化、提示自动化、界面人性化、业务合规化、数据安全化、推广快速化的“十化合一”数字乡村平台样板。(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3年第2期)

粮农智库促进乡村振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收藏:0 | 帖子:2802

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