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ecccn 于 2024-10-8 09:56 编辑
夏文斌(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深圳实践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讲席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
重要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更加清晰,即从夯实基础、架设四梁八柱的制度再到系统集成,促进制度建设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如面对当前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势,需要立体系统规范地做好监管工作,国家成立金融监管总局并构建“四级垂管”管理架构,金融管理体制得以进一步完善,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增强。
破解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现代化二、三百年时间所走过的路,这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中国改革的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改革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统一,注重从实际出发,坚持先易后难,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进入新时代,一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继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另一方面,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解决,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集成的重要方法,“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当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就更需要坚持系统集成的方法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统筹各种资源,整合各种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包括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等等。很显然,要完成上述“健全”之任务,需要统筹政府与市场全面结合、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补充、国内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有机对接,在系统集成上做好做大文章。
回应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切实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存在,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诉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状态。有部分群众在就业、就医等方面还存在特殊困难;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农村地区的百姓在生产生活和教育文化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生态、社会公平正义、文化等领域成为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很基本,但却牵涉到体制机制改革的诸多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在改革系统集成上下功夫,要将民生的诸多问题纳入大系统中进行闭环研究分析,查找制度短板,注重从就业、增收、教育、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将教育、医疗、就业所涉及体制机制问题加以联动应对,促进相关改革举措相互支撑、相互贯通,形成“1+1>2”的制度改革溢出效应,实现机制体制改革效能最大化。
内涵要义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把握系统集成内涵要义的重要遵循。
运用系统思维,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中,明确将系统思维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等七大思维作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科学思想方法,从系统思维的视角来把握改革系统集成的基本内涵:
第一,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利器,在于其以系统思维把握各要素的存在的联系性,从整体的有机系统来认识和处置各种现实要素及其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和推进改革,这是系统集成的核心要义所在。从哲学意义上看,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认识改革规律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利益诉求的相互博弈,导致一些人对改革的进程和目标的认识不足、认识不清,这就需要有效引导人们从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等角度全面辩证思考改革的深层次问题,集思想之大成、实践之大成来把握改革之全局,以全面联系系统的思维来把握改革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第二,系统集成体现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内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一方面,客观世界是由各种要素、各种部件所集结而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另一方面,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经过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形成的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要实现不断优化升级就必须重视其整体性及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有16个部分、60项具体任务、336项重大举措,体现了系统设计、要素关联、整体发力的特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涉及改革60条,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既有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优化,也有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第三,系统集成是把握和应对复杂问题、防范风险的方法要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及其结果越来越呈现出系统性、变化性,面对“灰犀牛”“黑天鹅”等未知风险。这就需要从系统生成和变化出发,见微知著,整体把控好事物变化的方向和节奏。从总体上来看,改革系统集成的内涵喻示着改革中应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看到改革系统存在的客观性,又要把握如何运用系统思维实现变革的创造性。
运用辩证思维,注重改革的协同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存在和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从相互联系中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坚持改革系统集成,就意味着要协同联动各类主体、各种要素形成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合力,要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一是把握认识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必须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客观自然过程,其中各种要素都在相互联系中发挥着作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交汇所形成的合力构成。恩格斯在论述历史发展动力时就特别强调:“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决定》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来把握协同合力的重要作用。协同的目的是高效,这就需要加强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各类体制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信息畅通、反应迅速、支援有力、运行规范的协同机制,不断提升改革的实践效能。
二是必须把握主次矛盾和改革的重点。唯物辩证法强调,在事物相互的矛盾群中,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诸多事物中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及一个事物中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对于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意味着各项任务齐头并进,而是要做到主次、轻重有别,把握改革的主要矛盾和重点环节,处理好重点论与两点论的关系。当今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的系统集成,需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体制改革联动,协同各种体制机制、各种力量要素向着共同目标迈进。
坚持创新思维,加强改革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动力。系统集成的提出和运用就是以创新思维推动改革创新的实践产物,要将这一重要创新方法论常态化的推进,就需要深刻发挥系统集成在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创新作用,持续激发和保持改革的动能。
第一,从系统集成的视角来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变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创新战略举措,其核心就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及时动态地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创新,整体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这是改革系统集成创新导向的根本遵循,也是评价系统集成创新内涵的重要标准。
第二,从系统集成的视角把握改革的创新性成效。“集成”的要义是集各种创新要素之大成,要善于将各种制度要素、生产要素、交往要素创造性整合,在一个全新系统中形成化学反应,不断形成原创性创新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质生产力何以为“新”,就在于我们党能够审第四次工业革命之时、度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之势,不断设计并推进生产力各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从而使得新质生产力以创新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提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正是体现了系统集成协同创新之要义。
实践要求
改革系统集成意义重大,内涵丰富,需要结合实际的变化,特别是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和任务,不断研究落实好如何坚持系统集成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汇聚改革合力。从哲学意义上讲,系统集成就是一个汇聚能量、促进能量转换的过程,能量是质量的时空分布可能变化程度的度量,接续和增强能量需要有向量引领,改革系统集成要全方位释放最大的社会能量。就必须依靠党的领导这个“向量”引航把舵。《决议》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管方向。改革系统集成既是技术方法问题,也是战略方向问题,需要有大目标、大格局加以引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系统集成协同合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才能为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保证改革总目标一如既往地得以实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管协调。系统集成涉及到资源的重组、利益的重构,涉及到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统一领导、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打通“集成”和“协同”的“堵点”和“卡点”,最大程度地扩大改革受益圈,减少改革的成本,凝聚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向着改革目标迈进。
第三,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系统集成的原则性、政策性特别强,这就需要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从严治党,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以大无畏的政治勇气破除各种利益藩篱。
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若干重大关系。问题是事物矛盾的存在形式,系统集成应解决矛盾而生,解决矛盾的复杂性需要全面把握事物的多维关系,协同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一是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经济是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将是无本之木,必须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重要战略部署;社会发展和稳定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问题特别是诸多民生问题的解决,将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和保障,必须统筹研究和破解两者所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稳定相互协调。
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突出问题,要从改革的历史经验总结和面向未来改革的走向出发,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加强法治监督、维护市场公平的重要作用,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深度结合。
三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方面,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公平原则,只有公平竞争才有可持续的高效率;另一方面,任何公平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效率的提升同向而行的,只有建立能够保障效率提升的公平法则,才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要从两者互为前提、相互贯通的辩证关系出发,从公平前提出发把握效率的产生,坚决打击坑蒙拐骗等影响公平竞争秩序的不法行为,努力从提升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来制定和调整公平法则,坚持从效率要求把握公平的本质,在动态中保持两者相互促进,使高质量效率与高水平公平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实践中。
四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创造性基础上的,思想活力、实践活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是建构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秩序的建构是在不断释放社会活力的前提下得以稳定的,把握好两者的边界关系,活力超过秩序边界,可能会事与愿违;牺牲活力维护秩序稳定,可能适得其反,要辩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避免单打一,及时动态调整相关政策,保持活力与秩序的张力。
五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取得重大历史性进步,随着中国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和平崛起,一些敌对势力在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的和平发展,国家安全问题突出,《决定》强调:“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发展与安全构成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车之两轮,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维护安全的重要基础;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一并规划、统筹推进。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硬骨头越难啃。只有在抓落实上下更大功夫,才能克服种种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第一,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影响改革系统集成的“堵点”和“卡点”,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多向人民、向实践问计问策,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中抓好落实。
第二,必须敢作善为抓落实。系统集成是相对部门壁垒、条块分割而言,要真正做到改革的资源重组、利益整合就需要有一种大无畏的历史主动精神,以壮士断腕勇气和深谋远虑的智慧将事情做成、做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于作为、善于作为、持续作为。要在充分考虑优势和短板的前提下,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来破解历史问题,充分考虑改革过程和改革结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做到提前预判、超前部署,处理好改革力度与人民群众承受度的关系,高度关注并精准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的现实问题,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上文略有删减
选自 |《人民论坛》杂志2024年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