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胡继亮 于奕杉 高敏(华中师范大学) 村级债务化解是农村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切实关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保障。眼下,我国村级债务问题突显,既弱化农村组织职能,又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对湖北省村级化债工作表现突出的县级市展开实地调研,分析调研地区债务情况,针对债务化解途径中的困难和经验,提出村级债务化解的合理路径和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目标。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化解村级债务困难重重,部分农户不理解政策、不愿意偿债,甚至不认可债务,使村集体清收历欠的工作难以推进。但在上级政府的引领下,不少村干部积极克服,使得化债效果显著,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村级债务因债务主体不一,化解情况不同。其中,村集体欠农户债务基本完全化解,农户欠村集体、村集体欠上级政府、村集体欠金融机构等类型债务没有化解完成。
二是历史债务化解情况改善,且新增债务数额不高。在市镇两级的控制下,村集体加强了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开源节流,积极创收。新债债务量较小,尽管进行了道路修建、村委会返修等公益建设,基本可以负担起工程费用。部分债务已化解,尚未化解的债务中部分因为质保金未到期等客观因素,仍处于偿债期。
三是村级债务化解,农户评价很高,对政府信心提升。村集体欠农户的债务已全部化解完成,农户作为债权方,满意度很高。部分农户对化债工作不满,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部分债权数额较大的农户不满意村集体“只还本金、不还利息”的行为;二是由于债务历史久远,导致债权债务关系不明晰所产生的争议;三是以劳务的方式形成债务的农户没有有效凭据,从而未化解。
四是村级债务化解方法多元化,化解成效显著。化解村级债务方式有财政投入、村增加收入还款、财务结算转债、申请帮扶减债、加强管理控债等方式。村集体欠农户债务主要化解方式是财政投入与村增加收入还款。
村级债务成因复杂,涵盖历史、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还债过程困难重重,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应积极稳妥、多措并举地来推进化债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创收“造血”化债务。从内部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村集体需要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创新发展思路,盘活自身资产,利用资产创收,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潜力、发挥比较优势,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寻求出路。从外部资源利用的情况来看,村集体需要积极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争取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和资金扶持,可持续性发展村集体经济。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村干部与农户的思想认识,营造村级债务化解的良好氛围。第一步需要市镇两级政府给村干部做充分的政策宣传,提高村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的完成,需要村级干部的积极配合,他们是基层工作的领头羊。第二步需要加大对农户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偿还欠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农户形成“权利义务对等”的思想认识。
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债务清偿系统。通过宣传、张榜公布、上门做思想工作等方式查清债权债务的时间、类别、数额、来源、去向,理顺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债权关系。对村级债权情况要进行单独公开,不仅要公开债务债权总额,还要公开债务债权的构成和用途。进入偿债阶段后,要及时公开偿债方案、还款计划和资金来源等。清欠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实际承受能力,区别不同情况,对有还款意愿但存在实际困难的要暂缓清收。
四是建立政绩考核制度,积极收取村集体债权,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村级债务问题,需要上下一条心,不仅要在村干部层面积极鼓动,上级政府更要严加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民众监督制度、债务审计制度、新债动态监测制度、干部离职责任制度。将村干部化债绩效列入政绩考核,提高化解村级债务的积极性。
五是捆绑涉农政策,平衡农户权利义务关系,加大村级债务化解强度和力度。可利用农户对涉农政策的重视,将涉农政策与偿债挂钩,约束农户行为,督促农户偿还拖欠村集体的债款,牵制农户不偿债的心理。
六是强化财务管理,开源节流,严控新债。第一,强化财务管理。制定严苛的财务运作标准,建立公正透明的财务报告监督体系,并坚决依照标准执行,聘用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人员。第二,开源节流。开源,即利用并积极拓展该村的优势项目,吸引投资人员前来投资。节流,即合理缩减该村发展的成本,针对村集体的设施建设,应以实用为目标,严打铺张浪费的“面子工程”。第三,严控新债。千万不能拆东墙补西墙,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自身的发展,以债抵债这种方法是根本无法持续的。
七是合理解决“利息”问题,维护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利益。历史遗留的村级债务受通货膨胀影响严重,需要合理解决“利息”问题。有约定利息的债务必须遵守,对于债务形成时未约定利息的债务,应根据债务持续年限、通货膨胀率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利息,维护债权人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