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离不开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让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让我们听听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地形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孕育了绚丽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无论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还是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抑或是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无一不折射出中华农耕文明的文化魅力和生态智慧。
如何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潜在价值、科学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怎样更好地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思考。
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我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主要贡献者。自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入选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稳步发展,并结出丰硕成果。
从2005年起投身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的闵庆文对这些成果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我国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认定与监督管理、政策融合与机制建设、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实践探索与经验推广、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以1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列各国首位;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5批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6个县级行政区域;建立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探索出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相协调的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途径,有效促进了遗产地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然而,与其他类型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价值发掘不够造成社会认可度不高,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说明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依旧任重道远。
因此,如何凝聚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合力,建立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多部门协同管理,就成为当下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是区域发展问题
“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农业产品独特、生物资源丰富、文化特征鲜明、知识与技术体系完善、乡村景观优美,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具有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显著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其实是区域发展问题,而不仅仅是自然遗产或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闵庆文说。
“农业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因此发展是对农业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同时,农业文化遗产还是最具特色的资源,所以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可以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因为优美的景观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一个显著特征,比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江苏兴化垛田等;农业文化遗产地有独特的农业物种资源、生态的农业生产技术、良好的水土资源环境,产出的是“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可谓“农遗出良品”;农业文化遗产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景观、多彩的民族文化还有发展休闲、体验、康养、研学等多种旅游资源,有助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生态与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提高农业附加值,从而带动区域良性发展。
针对今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农民工外出务工受阻的现象,闵庆文建议,应当着力扩大农民工就地就业。“疫情期间,相较于人口密集的地区而言,以劳动密集、小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所受影响更小。”闵庆文认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实现的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基本目标,相对贫困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
发掘保护需要加强多学科、多部门协作
作为一类系统性的“活态”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既包括长期选育的地方性物种资源,还包括适应自然生态条件的农业生产技术或生活知识,维系乡村和谐的民俗文化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与文化景观,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性特点。
闵庆文介绍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五个基本标准:一是经济因素,农业文化遗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保障食物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的物质基础;二是生态因素,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并具有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三是技术因素,农业文化遗产蕴涵着生态友好的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水土资源管理、景观保持等方面的本土知识和适应性技术;四是文化因素,农业文化遗产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在社会组织、精神和艺术等方面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五是景观因素,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生态智慧与景观美学。
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从科学研究角度看,需要农业历史、农业生态、农业民俗、农业经济、农业政策、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乡村治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努力;从保护实践角度看,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不仅是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同时也与文化旅游、水利、林业草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科技、教育以及发改、财政、民族、扶贫等部门的工作多有交叉。然而,当前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和地方管理者,对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认识还停留在某一学科领域、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的层面。这显然不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有效保护和持续发展。”对此,闵庆文曾多次呼吁,要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与活态性特征,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多部门协同保护,整合政策与资金资源,有序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开展。
“从一些遗产地保护实践成效看,越是主要领导重视、多部门通力合作的地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力度就越大,效益也越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地方主要领导真正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的巨大价值,更多学科和部门共同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中来。”闵庆文说。
【两会连线】
中共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国强:
“敖汉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持续造血能力
自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于2012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后,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部门统一行动,全旗人民齐心协力,创造出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敖汉模式”。
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写入旗委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预算1000万元用于遗产保护与利用,成立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先后编制了《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出台了《敖汉旗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标识使用与管理办法》《敖汉小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管理规范》,制定了敖汉小米地方标准,成立了敖汉小米产业协会,组建了内蒙古谷子(小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了敖汉小米研究院,成为全国县级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中国小米之乡、全国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已成为敖汉旗新时代“三农”工作创新驱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敖汉小米产业完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食用、从文化到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完成了从无名到有名再到知名的品牌嬗变过程,塑造了一个区域品牌。探索出农业、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新途径,涌现出一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大学生新农人,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在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焕发出乡风文明新气象。
浙江省湖州市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敏利:
多部门协同保护传承鱼桑文化
2017年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评审,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的保护机制。市科协支持市农业农村局及南浔区有关部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业文化遗产院士工作专家站,为遗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市文旅局在国内外推广宣传本土特色文旅项目时首推桑基鱼塘;南浔区水利局将位于荻港村的桑基鱼塘核心区建立全国水情教育基地等。
同时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复合系统,涉及面广,遗产保护需要多个部门一起努力,也需要让孩子们了解、热爱遗产。
在市教育局和文旅局大力支持下,荻港渔庄成立了湖州鱼桑文化研学院,并派专家指导培训工作。培养桑基鱼塘小传人,让孩子们从小就对传统农耕文化心存自豪;教他们认识遗产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共生的生态意义,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利用遗产地中的自然原料制作各类文创产品,如蚕茧灯、蚕丝纸、蚌壳画、湖笔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性;通过抓鱼比赛、步行砚壳路、划菱桶等传统农耕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潜能,培育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农业的思想;创建农业文化遗产主题书,邀请专家举办讲座,让孩子们有机会学习更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及保护知识。研学活动效果很好,仅2019年就接待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数万人,让孩子们从小在心里就种下了珍视、保护、传承桑基鱼塘这一古老农耕文明的种子。(来源:农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