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潘晓娟 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业内专家指出,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齐全的产业门类等,是强化国内大循环的坚实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将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加强劲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雁栖湖论坛上表示,内循环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能够提升我国的经济总量。外循环则带来质的提升,要求我们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当下,要以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带动国内国际的双循环,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我国消费市场具有强大成长性
在李稻葵看来,内循环的内涵是大幅度提升最终需求、建立统一大市场和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其中,城镇化是内循环的根本,要不断提高和加强包括医疗、教育在内的城市基本服务。
“我们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又有一个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这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论坛上表示,从当前来看,扩内需要增加投资,增加投资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应该通过财政资金来带动社会、金融多个方面的资金,大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要把面向2035年的蓝图画好,依据这张蓝图选择好重大工程项目,通过补短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全面提升后,包括重化工、原材料、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的订单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开工水平会显著提高,这个过程会带动企业投资的活跃,会拉动全社会的消费,消费一旦活跃,更多的产业被拉动起来,这个大循环就顺畅了。
张立群分析,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会支持人们的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会持续释放。由此判断,我国的消费市场具有非常强大的成长性。另外,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建立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保体系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投资。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不仅能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也会对世界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拉动。
“在世界经济恢复过程中,我们要有信心通过补短板、激活内需,真正把国内经济的大循环畅通起来,进而带动国际国内经济实现双循环,为世界经济摆脱困难提供支持,也为我国经济全球化掀开新的篇章。”张立群说。
政策环境助推消费变革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论坛上表示,强大的市场是各国博弈的基石,也是底气所在。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形成大规模市场的比较优势,未来要以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起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
“未来要有旺盛的需求和投资,还要有畅通的产业链,来实现供需之间的互动和融通。科技方面也要能够迅速转化为产业、产品,走在世界前列。更重要的,要有健全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尤其要有规则清晰、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王微谈到,强大市场还要具有非常好的全球连通性,强大的市场对全世界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外引效力和引领作用,能够以强大的市场吸引全球的商品、资源、要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支撑,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王微看来,诸如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深圳、广州等城市,将是面向全球竞争的国际消费市场。同时,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在加快推动区域性消费市场建设。伴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的开展,大量的商业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零售业和服务业的重新布局等,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面对国内的消费变革,还需要更好的政策环境来推动。王微表示,面对未来国内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要从扩容提质的角度来促进更高品质的消费和新消费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要从供给政策上加以支持,积极推进制造业、农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在提高人们消费能力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来保障就业,通过制度来为扩大、稳定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比如,可通过消费信贷、普惠性金融来为年轻人释放新型消费潜力提供一定的支持。尤其是,在软环境方面要建立消费者保护制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大的任务是促进市场化改革,促进全社会资源要素的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效率,创造一个更好的消费环境,为形成更强大的市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提供制度基础。
深耕比较优势推动国际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分析说,得益于我国市场规模和容量的扩大,我国经济有望在内循环的带动下率先实现反弹。
在张燕生看来,受到全球化倒退,美国“退群”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外贸和投资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利好之处在于,我国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在扩大和上升。在全球系统性风险上升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要适当收缩以规避风险,并主要深耕东亚和“一带一路”等地区。在内循环的带动下,要推动形成本地需求、本地创新、本地宏观政策协调的新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推动跨境创新网络的建设,形成国际合作的创新新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做好几方面准备:一是创新的准备,形成创新的生态、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创新的跨境网络。二是建立合规性,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现代化,法治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将是未来30年的主题。三是提高产业链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企业只有进入到全球产业的最高端,并且与全球产业对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银河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按照比较优势去全球配置资源,形成全球的产业链,然后互相进行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是最优的,也是最理想的。我国的市场规模是经济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非常看好我国市场未来的走势,希望投资者能够从中抓住发展商机。在阿拉丁控股集团董事长阳仁强看来,互联网时代把社群范围扩大了。无论人类怎么改变,社会关系链一直在永恒发展,高铁、航空、手机通信等科技手段,最终都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链。而社群经济的价值,就是帮助所有的消费制造企业建立起消费者社群,社群能让消费活跃起来,从而挖掘更大的消费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