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湛中林(江苏省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 江苏省南京市家庭农场发展同全国一样,正式起步于党的十八大以后。经过一段时期发展,已初显规模。但家庭农场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从家庭农场自身看,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质量不高、带动能力不强;从政府管理角度看,面临政策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国家层面要求推进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如何适应家庭农场发展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南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六美五策八行动”,“六美”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标准,“五策”是基础扶持政策,“八行动”是年度具体举措。通过实施“六美五策八行动”,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实现了质量数量双提升。
“六美”引领打造金字招牌
全市家庭农场坚持走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以“规划理念美、产业特色美、生产模式美、经营业态美、绿色生态美、创业故事美”为引领,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涌现了一批“六美”家庭农场典型,打造了“南京最美家庭农场”金字招牌。
第一,规划理念美。开展规模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必须规划在先。家庭农场规划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按照“以质量和效益论英雄”要求,遵循南京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定位,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采用现代制度与科学技术,创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生态化、绿色化生产经营模式,统筹山水田林湖草空间布局,彰显都市现代农场特色。
第二,产业特色美。家庭农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一场一品”,形成农场特色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质量好、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第三,生产模式美。家庭农场有较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农机装备,采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农业的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较高。
第四,经营业态美。家庭农场农产品营销模式多样化,通过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对接超市和社区、电商平台、订单销售等多种业态,不断扩大销售渠道。
第五,绿色生态美。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较强。场容场貌整洁,实行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优美,田园气息浓厚,四季风光美丽。
第六,创业故事美。农场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彰显新时代职业农民形象。
“六美”各部分内容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形成我市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一是全要素高质量要求,着眼规划布局、产业产品、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绿色品牌、人才培养等家庭农场的核心要素,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全程高质量管理,着眼产业链上耕、种、防、收、储、运、销和价值链上产品、品牌、绿色生态、产加销、三产融合等等各重要环节,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三是全域高质量规划,三五亩的家庭承包经营可以不要规划,但三五百亩的家庭农场经营必须要有规划,从功能定位、统筹山水田林湖草、生产附属配套设施等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家庭农场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循序发展、适度留白。
“五策”并举强化基础保障
通过“政策扶持、规模培育、规范管理、示范创建、创新发展”五策并举,健全政策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强化政策扶持。强化土地扶持,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流转,按每亩300元的标准给原承包户发放地方耕地保护补贴,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得到保障,同时获得相对便宜的流转地;出台农业设施用地管理办法,尽可能满足家庭农场合理用地需求;市级设立600多亩“三产融合”建设用地指标,对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点状供地。强化财政扶持,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在家庭农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产业项目申报、质量认证、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新评上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分别给予3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强化信贷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可享受50—8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的银行授信贷款额度,财政对实际发生贷款给予40%的贴息。强化人才扶持,鼓励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农民工、科技人员等人才创办家庭农场,对毕业后5年内在南京连续3年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学生报销其大学学费。
(二)实施规模培育。坚持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家庭农场主要是“夫妻农场”。聚集农业生产主业,倡导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三产融合。注重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坚持因地而异、因业而异,因人而异,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一般鼓励在100亩—300亩左右为宜。
(三)规范管理服务。规范名录管理,把全市认定的家庭农场全部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确保质量。规范“三簿”管理,推进家庭农场实行“生产销售记录薄、财务收支记录簿、培训登记簿”等“三簿”制度全覆盖。规范指导服务,在部分区试点建立家庭农场辅导员制度。
(四)聚力示范创建。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 、逐级审核,动态管理”原则,每年开展省、市、区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和监测。按照“六美”标准,在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中,组织开展全市“最美家庭农场”评选活动。依托本市域内江宁休闲旅游、浦口苗木、六合蔬菜、溧水林果、高淳水产、栖霞果蔬等地方特色产业,开展家庭农场示范集聚区创建。选择整区试点创建,承担全省家庭农场培育发展改革试验任务,打造全省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先行区。
(五)聚力创新发展。将"创新"贯穿于家庭农场发展培育的始终。推动理念创新,树立宣传动员优先思维,不搞"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农民发展家庭农场。推动技术创新,支持家庭农场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强化面向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全市家庭农场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80% 以上。推动业态创新,在抓好传统种养殖主业的基础上,支持家庭农场发展观光农场、创意农场等现代农场。推动组织创新,启动全市家庭农场联盟创建工作,引导家庭农场抱团发展。
“八行动”促进落地生效
实施“八个一”行动计划,把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基础政策变成可操作的行动,落到实处。
一是出台一个政策扶持文件。贯彻中央、省有关家庭农场培育发展文件精神,出台了全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4条具体政策举措,全面加快南京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
二是组织一场南京最美家庭农场评选活动。以 “六美”为标准,采取自荐、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议等形式,在全市组织开展“南京最美家庭农场”评选活动,挖掘推介一批家庭农场优秀典型,彰显“南京最美家庭农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璀璨珍珠”形象。
三是实施一次家庭农场大扩容行动。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把符合条件的规模农业经营户纳入家庭农场范围”的工作要求,在全市各区组织开展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管理专项行动,将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录入到“农业农村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确保应纳尽纳、应录尽录、尽快录入。
四是选择一个区试点家庭农场整区创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江宁区,承担全省家庭农场培育发展改革试验任务,推动江宁区在家庭农场规范管理、组织形式、发展机制、扶持政策等方面创新,着重探索组建家庭农场联盟、创建家庭农场集聚区、建立辅导员指导制度、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等,为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五是组建一个南京市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在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推动下,由24家“最美家庭农场”候选单位和紫金农商业银行、中邮南京市分公司、金陵瞭望杂志社(紫风文化传媒)、人保南京分公司、“滴滴农机”等企业参与,共同成立南京市家庭农场服务联盟。联盟采取“政府引导、家庭农场主主办、企业参与、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方式,为家庭农场成员单位提供“金融+保险+营销+物流+农机服务+信息”等方面服务。
六是开展一系列家庭农场宣传活动。结合扶持文件出台、最美家庭农场评选、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成立等活动,在全市组织系列家庭农场宣传推广活动,制作完成南京市家庭农场发展宣传片和“南京最美家庭农场”宣传画册。在各类、各级媒体开展南京最美家庭农场宣传。
七是开展一次家庭农场发展监测。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家庭农场运营监测的工作要求,委托南京林业大学开展全市家庭农场运行情况监测工作,掌握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和运行质态,为完善政府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八是组织一次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公布南京市家庭农场发展监测报告;组织获奖最美家庭农场主代表发言,交流发展“六美”家庭农场的新鲜经验;邀请有关专家做主旨报告,分析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家庭农场实现“四提升”
经过努力,全市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植入了“六美”内涵,家庭农场数量较快增长,质量日益提升。家庭农场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闪光点。
(一)数量提升。全市累计纳入目录管理家庭农场10460家,新增录入6898家,家庭农场总数由去年底的3562家增长到10460家,增长1.9倍。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160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超过40%;单个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约150亩,最大经营面积达7300亩。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超80%,家庭农场越来越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二)质量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生态化、绿色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全市累计创建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36家,其中省级示范191家、市级示范124家、区级示范321家;创“六美”家庭农场24家,示范创建率位居全省前列。家庭农场主中涌现出一批985、211等高校毕业的优秀大学生,也不乏劳模、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他们作为新型农民,传承农业、发展农业,实现成功创业的梦想。
(三)效益提升。以全市评选出的24个“六美”家庭农场为例,经营总面积11485亩,预计2020年经营总收入11101万元、经营净收入3749万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经营面积478.5亩,平均总收入462.5万元,平均净收入156.2万元,其中60%的家庭农场净收入在50万元以上,三分之一的家庭农场收入在100万元以上,最低的家庭农场收入26万元,最高的家庭农场收入1971万元。高淳区禾田坊谷物种植家庭农场是预计年收入最高的家庭农场,其令人羡慕的收益主要得益于其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稻油轮作生产,采用多样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实行稻米、菜油初加工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绿色有机“特”、“优”、“精”品牌等。
(四)服务提升。目前各区家庭农场服务联盟陆续成立,正在形成市、区、镇家庭农场联盟体系。联盟通过引入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形成“松散联合、紧密服务、市场运作、可续发展”的机制。其中,合作银行提供农场融资服务,金陵惠农贷累计贷款金额10.8亿元,惠及2875个家庭农场;合作保险公司提供惠农保险服务,全年灾害共处理茶叶、设施大棚、螃蟹、水稻等受灾案件5286件,共支付理赔款1.12亿元,受惠农场达1.77万户次;嘀嘀农机上线试运行2个月,注册农机近千台,作业面积近万亩;合作邮政公司提供销售和物流服务,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开展直播带货,将农产品引入邮乐网等邮政线上销售平台,仅帮助邵贤豹家庭农场就销售甜瓜4000箱,销售收入40多万元。家庭农场“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保险难、服务难”等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