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连平(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未来我国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加快推进,势必会对实体经济相关产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拓展中长期产业投资机遇。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凸显七大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内容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尽管均有所提及,但侧重点不同。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等论述,强调重点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表明当时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尚处于初始阶段。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但将重点放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阶段性进展和挑战。而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目标,则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表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当务之急是提质增效、巩固优化、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备要素和驱动因素。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在巩固我国优势产业地位的基础上,加快重大重点技术攻关,构建新的产业增长引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化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建设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我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能否有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进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推动国有资本、民营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加快发展,有助于加快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也能倒逼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提档增速,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物质基础。二十大设定了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等目标。而这一切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就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些重要产业链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广大居民可以更好地享受现代化服务业、数字经济、交通基础设施等带来的各种安全和便利。
在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引下,未来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七大领域将具备广阔成长空间。
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未来国家将持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重点聚焦国内空白技术领域,聚焦重点领域、薄弱领域、产业链缺失环节,尤其是工作母机、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攻克高端芯片、光刻机、工业软件、重型燃气轮机等“卡脖子”技术;同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二是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同时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围绕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部署了实施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工程,构建稳定开放的资源保障体系。
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具体的产业集群包括: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壮大生物产业;加大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产业中的新能源生产比重;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稀土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实施材料基因工程,加快建设材料强国;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技术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形成分布式、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新型高端装备发展模式;加快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航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等技术研发,完善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遥感、通信、导航等卫星应用,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提升大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发展智能船舶、特种船舶等高技术船舶和各类海洋工程平台、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储运等高端设备,构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数字文化内容创作等创意产业。
四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金融、科技、旅游、文化创意、分享经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会展服务、商务服务、农村电商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家政、医疗、健康、养老、托幼等服务领域的“领跑者”企业,推动服务专业化、品质化水平大幅提升,有效改善国内营商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
五是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各类商品市场,支持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构建现代商贸体系;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推进城乡多层级商圈建设;支持大型商超等实体商业上线上云上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创新规范发展;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等构筑“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推广集约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新模式。在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方面,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网络,补齐城乡交通网络短板。
六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要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扩大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等在线服务覆盖面,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二十大强调,未来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表明国家对于数字经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
七是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全面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和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设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建设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等。 二、乡村振兴聚焦三大重要方向
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十八大“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比,在政策的广度和深度上无疑更进了一步,将推动我国从发展现代农业逐步走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是未来较长时间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命题,自然包括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首先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粮食安全面临考验。耕地质量退化面积较大,育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繁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强。其次是农村发展存在短板弱项。制约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依然存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有明显薄弱环节,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弱项。再次是缩小城乡差距需要攻坚克难。从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减弱,新动能亟待培育。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来系统性地解决。
未来总体的应对思路是: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二十大提出,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在巩固和完善原有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
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未来三个领域很可能将获得政策大力支持,并有望获得优先发展。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要发展,基建先行,二十大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农村道路、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仅能改变“脏乱差”的传统面貌,同时对未来发展农村新经济、延伸产业链、吸引更多外部资本投入都有很大的好处。自十九大以来,金融领域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支农贷款规模逐步增加。到2022年二季度末,全国金融机构支农再贷款余额达到5404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了2840亿元,累计增幅超过110%。
二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粮食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未来我国将继续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在水土资源适宜地区有序新建一批大型灌区。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业起步较晚,处于追赶阶段。2021年,中央深改委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2021年底,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鸡问世,打破了此前该品种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畜牧业未来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我国将猪肉产能将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实施牛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稳步发展家禽业,建设现代化饲草产业体系,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
三是显著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制造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现代化。二十大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当前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是产业问题,还是科技问题,同时需要团队合力和资源共享。例如全球农业巨头公司德国拜耳,其总部科研人员超过千人,运用强大的现代科技资源和团队技术共享融合,在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国家将强化高水平农业科研院校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领军企业,优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建设。展望未来,农业方面的科研投入将会逐步加大力度,农业机械化未来也将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走上新的高度。
未来新型农村经济将进一步壮大,并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引入电商和农村物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产品效益;更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也将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养老等产业提供有利条件。总的来看,乡村振兴相关产业在二十大之后将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三、区域协调发展关注三大新热点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十八大报告中并无专篇论述,相关内容分散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等部分。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二十大报告立足于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清晰阐述了四大发展战略,包括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首先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土空间均衡布局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需要”。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浙江建设我国首个“共同富裕示范区”,就是要以浙江的先行探索经验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子、提供新经验。其次是扩大内需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要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将有助于国内统一大市场和经济内循环的加快形成,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再次是国家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需要。当前,我国制造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有助于提升和优化产业链韧性并提高产业发展安全水平。2022年初,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对制造业“转什么”“谁承接”“如何承接”等作出部署,提出了制造业转移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和保障措施。到2025年,国内产业转移政策环境更加完善,中西部、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升。
二十大报告中,与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三个新增长点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这表明东部地区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率先向现代化迈进。所谓现代化城市,指的是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其建设要点:首先是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人口持续流向东部沿海重点省份和城市是大势所趋,住房制度将以更加丰富的供给侧政策来满足相应的住房需求,因此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其次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毫无疑问这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应用区域,未来将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可以预计的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最后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二十大明确提出,将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其中,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工作重点之一,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支持供水、排水、道路、无障碍等与小区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养老、托育、停车、便民服务等小区及周边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是进一步深化区域一体化(协同)战略。二十大提出,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以京津冀为例,未来将布局一批重大科技企业在京津冀协同产业园深耕,夯实战略科技力量的主体支撑,提升科技产品成果转化能力,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助力。长三角则将进一步发挥地区产业融合的优势,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七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成渝两市人口净流入达到900万,这些增量人口不仅来自四川省相对较小级别的城市,还包括云贵、广东、湖北和江浙地区。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在成渝经济圈有一定基础。
三是加快发展“都市圈”和县城新型城镇化。二十大在“城市群”概念的基础上,首提“都市圈”概念,并强调“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当前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的城镇格局已经基本构建完成,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尤其是重点城市群的都市圈建设将吸引更多人口流入,这将推动都市圈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都市圈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将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包括将加快规划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将逐步形成,到 2025 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 3000 公里,基本实现主要城市间 2 小时通达。“十四五”期间还将加快县城“补短板”的进程,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未来,在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域经济也有很大发展空间,有机会承接部分中心城区流出的产业,包括一般制造业、区域性物流仓储基地、农产品加工等。 四、绿色和能源产业四面开花
相较于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在绿色和能源领域的创新点体现在:首先是更加系统地强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其次新增了“双碳”相关内容,系统地阐述了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再次是立足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明确提出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最后是将十九大的“打赢蓝天保卫战”拓展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绿色转型引领,能源安全护航,将助力我国经济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首先,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社会经济的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2021年11月,中央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其次,绿色环保产业是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将产业与绿色相融合,推动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在释放巨大的内需的同时,绿色技术体系还将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驱动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再次,能源产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一环。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党审时度势做出的重要部署,大力发展新能源,提升能源独立性,加大国内煤炭生产,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储备设施建设,都将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安全的环境。
近年来,围绕绿色转型、能源安全、“双碳”战略与污染防治,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在绿色转型方面,中央及各部委就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方面,相继出台多项专项治理措施。在能源安全方面,中央统筹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全球能源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国内能源转型现实需要,制定了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完善多轮驱动的能源供给体系,要求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在“双碳”战略方面,中央制定了“1+N”政策体系,确立了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的总方针,有力地推动了煤炭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以及工业重点领域有序达峰等各项工作。在循环经济方面,国家顶层设计方案与“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相继落地,就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要目标与任务做了部署,各地也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在污染防治方面,中央及生态环境部出台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措施,工信部制定了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提升污染防治的环保设备保障能力。
在二十大报告的指引和推动下,下一步我国绿色和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有望带动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为投资者带来广阔的投资机遇。
一是传统能源固本强基作用凸显。在能源安全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在未来向新能源体系转型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作用将更加突出。立足资源禀赋,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将持续显现;在补短板方面,油气资源勘探力度将大幅提升,页岩油、页岩气及煤层气迎来新机遇,地下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快。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可再生能源规模持续扩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双碳”背景下推动能源体系向新型能源体系变革的必然要求。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0%的任务要求,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10亿吨标准煤,年复合增速8%,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在全社会用电增量中占比超50%,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复合增速需要维持在8.4%以上。立足我国风、光资源禀赋较好的现实,下一步,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开发,推进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开发将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外,核电、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补充;而新型现代化能源体系,还将带动抽水储能电站、电化学储能、梯级电站、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配套设施的大规模建设。
三是循环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二十大强调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相关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宗固废、再生资源等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空间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型废旧产品大幅增加,新的产业机会不断涌现。按照规划目标,2025年,循环型生产将全面推行,资源综合利用率将较2020年提升20%,资源循环利用总产值将达5万亿元,其中大宗固废、建筑垃圾、废纸、再生金属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四是与污染治理相关的环保设备产业蓬勃发展。二十大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立了实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的目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整治。到2025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根据二十大提出的污染治理要求,未来环境监测、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脱硫脱硝设备、土壤修复等环保设备制造等产业的需求将显著提升。 (报告撰写团队:罗奂劼、马泓、王洪盾、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