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入会,结交专家名流,享受贵宾待遇,让事业生活双赢。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陈锡文(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 一、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是乡村特有的功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向城市不断聚集,乡村的这个功能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近五倍,这是乡村努力发挥自身特有功能的结果,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不断增加,如果把所有进口的农产品按我国现有生产水平计算,相当于我国在国外利用了10亿亩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我国自有耕地的年播种面积约25亿亩,而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实际上需要35亿亩,因此,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已近30%。我国人多、地少、水缺,要求所有农产品都自给,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但是,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必须有自身的底线,那就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显然,我国乡村在承担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方面,依然任重道远。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什么农产品必须自给,什么农产品可以更多依靠国际市场。
二、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以来,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和行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历史遗留的问题还很突出,生态环境的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镇在国土版图上只占很小比例,因此维护生态安全的主体必然在乡村。111年前,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星大学富兰克林金教授对当时的中国农民和中国农业评价说,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以土,泄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5000年,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分。
但当前我国耕地面临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碱化、东北黑土地退化的挑战,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挥好乡村维护生态屏障和提供生态产品的功能,让国家和民族能够世世代代繁衍发展,责任非常重大。
三、传承国家、民族、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
城市是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地方,城市的文化是融合型、多元化、多样化的。而乡村文化更多地体现民族、地域的历史传统,是一种纯粹的文化。所以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很大的责任在于乡村。文化传承可以分三个层面去理解。
第一个层次是理念。就是做人的道理,待人接物处事的规矩,这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凝练而成的一种民族品格。比如说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理念,比如勤俭持家、敬老爱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等,这些重要的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在农耕文明中相互之间处理人、处理事的一些规矩或说准则。但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人们在表达乡村文化传承方面,经常只是一种表象的描述或者说表象的临摹,每一个仪式、每一个程式,到底要表达什么含义,没有发掘出来。因此,应当发掘乡村文化中重要的理念层面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弘扬。
第二个层次是知识。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文化这个脉络流传下来。例如二十四节气,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中国有大量的古农书,例如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王祯的《农书》等,民间还有大量的农谚,皇家为了“劝农”还颁发了《耕织图》,这些都是关于生产技术的传承。正是因为有这些知识的传承,才能使得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达到一个辉煌的高度。
第三个层次是制度。制度是对机构和人的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约束性规范,有成文法、习惯法,还有乡(村)规民约等。这是巨大的文化宝库,认真挖掘梳理它们,可以为我们解决当下的众多难题提供重要启示。例如,在中国古代,政府通过籴、粜这两个手段来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大清律中对民间借贷的利率的规定等等,这些都可以为解决当下的问题提供借鉴。
回顾人类历史,乡村的变化大概存在三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部分乡村变成了城镇;第二种结果是过度开发导致了荒漠化。这两种结果都是乡村的灭失,但就整体而言,乡村不可能灭失。乡村不灭,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特有的功能,无论对于城镇,还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而言,都不可能灭失。因此,乡村就必然还会有第三种结果,那就是乡村振兴,它的正途是乡村的功能化。中央提出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前三个目标实际讲的就是乡村的功能。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调动乡村居民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就要完善乡村的社会治理,增进乡村居民的福祉。所以,只有很好地发挥乡村特有的功能,才能实现乡村的真正振兴,才能保证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现代化健康发展。
|